白話美術與設計-非設計者該理解的基礎LOGO概念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起設計學院的老師曾提過:「一個成功的LOGO,它不一定是好看的。」

比起主觀上的好看與否,LOGO最重要的是識別性,也就是它是否容易讓人以最快的速度去理解它,你花越多的時間去理解,那就表示在識別性上很差,它是一個不標準的商業LOGO,先不說如果是個人畫爽或其它不需考量基本商業的用途,一個標準的基本商業LOGO就是要極短時間內去反應它是代表誰、公司、品牌。


除此之外,LOGO還得具備縮小後還可辨識的程度,一般在瀏覽網頁時,分頁不總是有個小圖標,你想,如果縮到那麼小,結果精美的圖案糊掉了,根本看不出是什麼,那還能有辨識度嗎?就連選色都要節制,保險是2~3種顏色就已經很多了。

縮小後,放在各種產品、包裝上,也糊掉了,那就只能把LOGO放大以增加可辨識程度,如果覺得沒差,能接受LOGO放大,甚至忽視其它延展設計的可能,比如說把LOGO直接變成產品一部分,這些都不要了,那當然就是視需求變化,選擇降低應用性,增加複雜度當然可以,所有設計觀念都是架構在基本準則上,然後才去延伸。


其實LOGO跟資訊設計脫不了關係,資訊設計其實就是開頭一直在強調的概念,它就是一種簡化資料能讓人能越快理解的手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表相關,常見的懶人包就是資訊設計的應用案例,只是LOGO是透過簡化圖像去傳達,讓你一眼就可看出這代表什麼意思,這就是成功的標準LOGO。

一個成功LOGO須花費許多時間去構思,從精細的圖案不斷去簡化,最後才成為我們看到的LOGO,絕對不是隨便一撇就跑出來的圖案,如果遇上的人物真的是隨便撇給你,還是用AI算出來的,那就問對方設計理念是什麼?有沒有其它原案?過程?相信一下子就破功,再怎麼精簡,即便只有一條線,也會有設計過程。

在設計學院,若遇上的是個理想老師會讓學生設計商業識別手冊,包含了LOGO、字型設計、可應用產品等,有經歷過的人會比較好理解,這一切都是有過程的,不可能直接跳到結果。


AI可以是發想跟輔助工具,但它絕對不是結果,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加快設計速度,有人幫你出一堆主意,難道那就是你會想要的?還是得透過篩選與構思的階段才能成形。


在路上經常看見各種奇怪LOGO,像是吉祥物圖案直接就當成LOGO,硬要說那就是LOGO,那不是不行,真的覺得爽就好,只是以設計規則來說,就不是一個成功案例,它能夠延伸套用新產品的空間就很低,識別性降低,尤其是在一個資訊爆炸時代,越複雜的圖案越難被記住,你要反向操作,也得要理解視覺資訊的傳達是怎麼運作的。


可以把LOGO想成是經過壓縮的圖案,它的整合性是很強烈的、密不可分,它只能是代表一個圖案,而不是多種圖案的拼裝結合,拆掉一個結構,那個圖案的意義就會馬上崩毀,原有設計理念、品牌識別將一去不復返


以LOGO這四個英文字舉例來說好了,L+O+G+O 以正確的設計流程假設會變成於一個像O的圖案,另外一個人設計的是四個英文字擺個上下左右微調就定案的圖,哪個圖案整合性最強烈?一個是密不可分的單一個體,一個是拼裝結構,可拆可不拆,答案可想而知,不管你如何選擇想要的LOGO,要複雜或簡單,最重要的就是它所傳達的意義與成效如何,是否有合乎需求。


設計的流程是一套從感性→理性,複雜→精簡的過程,只要跟商業識別有關,大多脫不了這個概念,而很多設計作品的延伸,基本上還是架構在這些設計知識上,先有架構,才去跳脫,沒有無中生有這回事,那是AI在做的事,人類的創作成品必定有過程。


很多人常會說,設計是主觀的,美是主觀的。

其實設計一點都不主觀,所謂的主觀是建立在我就爽的概念上,才不管什麼邏輯,那才是主觀,設計是理性的,與藝術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光譜。

如果設計是主觀的,所有設計、美術學院相關都是在學些什麼呢?正因為有規則,所以才要去學習,所以,千萬別再說,設計是主觀了。













1會員
5內容數
白話探討生活與設計,隨著科技演變,當設計工具變成傻瓜相機的存在時,配著雞排與文青咖啡思索人生苦短,它不是不見了,只是變成了你不認識的形狀!?不用砸錢,不用打扮,用真實的自己觀察世界運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