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中人》

2024/04/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張曼娟,五年級生,是四、五、六年級的文學偶像。她的散文、小說都有獨特的魅力。現今已出版約五十部作品,口碑與銷量屢創佳績。她也是位真誠的作家,用創作不斷思索人生,探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年過半百,中途而已」,不失赤子之心,依然充滿好奇、懷抱夢想、樂於付出,這就是她所定義的「我輩中人」的美好生活。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2018)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2018)

這部作品記述了曼娟老師年過半百後的心情和思考,不得不佩服曼娟老師底蘊深厚的文筆,書中文句平順易讀,卻不失文學美感和造詣;字句溫柔,打在心上卻是鏗鏘有力,一筆一劃勾出中年人內心裡無法張揚的掙扎和苦澀。

筆者相信不論是幾年級生,都能在這本書中獲得不同的體悟。對於八年級生的我來說,雖然離半百還有些年歲,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未來的生命輪廓若現於紙上,開始意識到自己正走在什麼樣的道路上;對於已經是中人的讀者來說,曼娟老師就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知心好友,共患著人生的坑疤,同時也共享著歲月豁然的欣慰。

五十歲以後,我常用這樣的話勉勵自己:「年過半百,中途而已。」路還要繼續向前走。此刻的我,有著前所未有的篤定與自信。

大人的想像

年輕時候的我們,總認為要獲得別人的認同,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日子因此過得汲汲營營、戰戰兢兢,在比較之中不斷提升追求的層級。就這樣不假思索地走到人生中途,才發現自己被卡住了 — 卡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卡在上司與下屬之間、卡在夢想和現實之間。但是,也正是因為卡在這個不上不下的狀態,才形成了一個可以暫時喘息的空間,停下腳步,好好思考自己在家庭、職場或是人際關係之中所扮演的各式角色,慢慢重整步伐,邁向成為大人的路上。

疾駛過青春,擺渡到中人,而後的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作者從她認識的許多大人身上,獲得了很大的啟發:

我認識的許多 70 歲上下的「大人」,保養得宜,體態優雅,容光煥發。嬰兒潮的第一代,沒經歷過戰爭,無匱乏與恐懼感,生長在由貧而富的時代,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在學界或商界大放異彩,如今雖然退休了,活動力依然旺盛,對世界仍充滿好奇。具有個人的審美品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輕易妥協,也不再患得患失。

成為大人,並不單純是由年齡所界定,而是一個「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必委曲求全,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的人生階段。對作者來說,她期願自己能成為一個閃閃發亮的大人 — 睿智、慈悲、且雋永,並對一切都能包容以對。

換作是你,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

不要變圓滑,要變成星星。

責任

中人同時背負著照顧上一代與下一代的責任。雖然社會上普遍認為,小時候父母無怨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年老時我們也應該無悔地照顧他們無微不至,但是這兩種責任其實有本質上的差異。照顧小孩,是在父母的秩序下過生活;照顧父母,仍是在父母的意志下過生活 — 明知有種種偏執、不合理,卻只能順從、說服或妥協。

作者長期獨力照顧著年老的父母,對於身為照顧者的心情描寫,赤裸入骨:

有過照顧經驗的人都知道,最煎熬的部分並不是病痛,而是情緒,老人家年老體衰,感覺到死亡的威脅,於是性格中的陰鷙、貪婪、怨毒、恐懼、懊悔、佔據了身心,也波及到身邊的人。照顧者靠得最近,糾結最深,就像衝進火宅救火的人,被火舌席捲,遍體鱗傷。而我們思想底層的孝道倫理,讓我們只能隱忍,偶爾透露了艱苦心情,又怕背負上不孝的罪名,照顧者於是緘默了。

很多人為了照顧家人,失去了工作、取消了休閒、犧牲了家庭、斷送了人際關係;一旦被照顧者離世之後,失落、空虛、悲痛情緒鋪天蓋地襲來,甚至對自己產生愧疚感 — 如果當初再多做一點、再多犧牲一些,情況會不會不同?這些感受和想法,如影隨形,崩潰了照顧者往後的人生。

照顧年長的家人,不管傾盡多少心力,他們都不會變「好」,因為他們只是「老」了,而且越來越老 — 這是一場與時間對抗的戰爭,而且永遠沒有勝利者。家人的離去是必然的結果,並不是照顧者的錯,只要努力付出過,就不要對自己感到愧疚了,因為愧疚是比悲傷、比恐懼更負面、更傷害身心的情緒。

當我們能夠接納這些身為中人的責任,或許我們就可以像作者一樣,用正向的心態面對這一切:

當我們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地承擔下來,也就有了會預習未來的人生,看清楚老年是怎樣的狀態,甚至直面死亡,才能認真思考活著的意義,這也是份難得的生命禮物啊。

覺醒

中人最該做的事,是對自己的清算與和解。

年輕時為了討人喜歡,追求表現,總是不太會拒絕別人的請求;唯有將事情辦好,獲得了他人的肯定,才能量秤出自己生命的重量。步入中年後,回頭一看,才會開始意識到,許多自己想做的事、想說的話、想愛的人,都因為其他人的事情而延宕了。

學會拒絕,才能慢慢將生活的掌控權收回到自己身上。如果無法拒絕那些不想做的事,就沒有時間和心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才是生命的浪費。或許多少心裡還是會擔心被別人貼上自私的標籤,但是只要能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並且照顧好那些無法切割的責任,不造成他人的負擔,這已經是最值得稱頌的美德了。

中人位於人生上下半場的交界,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下半場道路,上半場愛過的人,或是迷過的路,都不枉費,都有價值。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 心理學大師榮格

在這本書中,筆者特別喜歡曼娟老師在聊她從古典詩作和小說讀出的體悟。譬如橫跨盛唐和中唐的詩人韋應物,在中年時寫下了兩首詩:「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一肩扛起中人的責任,雖然一身病痛想歸隱故鄉,但是看到還有很多老百姓無法安居樂業,自己必須堅持下去;以及「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描寫中人安適的心理狀態,始能看見那些細微而珍貴的事物,對所有的生命力感到愛憐與敬意。

最後,想分享曼娟老師在書中提到的一段際遇。曼娟老師曾在臉書上貼文分享自己照顧失智母親的生活,雖然母親已經記不得很多事情,卻沒有忘記愛她的情感,那一刻心裡暖暖的:

昨晚我在寫稿,媽媽到房間門口跟我說她要睡覺了,我跟她說晚安,順口問她:「有沒有什麼事跟我說呀?」
她說:「我愛你喔!」
我說:「喔耶!我也愛妳。」
然後我送她上床睡覺。

在這篇貼文底下,卻有一則令人揪心的留言:

曼娟老師幸福,媽媽還愛妳。
我媽媽雖沒失智,可是她不愛我們。

延伸閱讀

  • 《海水正藍》(1985)by 張曼娟
    • 張曼娟以這部作品崛起文壇,締造了五十萬本以上的銷售佳績,許多讀者受這部作品影響至深。
18會員
34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