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邊形視傳觀點-流量時代,滿街跑的課程廣告,是投資還是陷阱?

2024/04/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筆者開頭就直說好了,流量是這個時代認為的致富密碼之一,附帶著行銷的性質,而台灣的行銷手法不乏劣質的成份在,並不完全是正向的。

以前老一輩的人總說資歷到了就會出師,變成老師,變成匠人,那是一種值得被尊敬的存在,但到了現代,已經不完全是這個樣子了,有一些平台掛名講師的,筆者觀繪畫底子並不怎樣,居然就有不少人買單了,好學的人買課程,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更好,變更強,拓展自己的視野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好,但你跟隨的人,視野如果就一般般,雖然以你的底子來說,可能就覺得該課程很不錯了,但到了以後,看了更多學習資源,就會發現自己受騙了,回過頭來,那筆錢值得更好的投資,存起來還可以遇上更好的資源。


為什麼現在課程會滿街跑?這也是這時代的致富密碼,在衝動購課之前,不妨先暫緩一下想想,這個講師的背景是什麼?他真的做了那些成就嗎?他這麼有成就,那麼現在在做什麼?


第一,觀察這位講師目前在做什麼

例如為什麼他脫離了業界後開課?他現在在那裡?他為什麼不是在台灣?

不在台灣這點請特別注意,他說不定人在美國,那麼你得想想這件事代表的意義,表示台灣的待遇品質出了問題,所以他才往海外發展,那麼你有打算想往國外發展嗎?如果你現況能承擔的風險能力薄到不行,稍微跌倒一下就會出局,導致那條路根本遠遠還看不到,那麼請先評估自己的情況,再決定這是不是值得一賭。


不管是什麼事情,一定要先觀察,釐清一下講師的背景,如果真的得出結論,這個課程廣告是被包裝過的,那麼有可能就只是因為太缺錢,被現實逼迫出來討個生活而已,你從他身上不會再獲得新的致富密碼,也許可以獲得新的知識,但得先打個預防針,告訴自己不會因此富有,你想得到的不過是單純學習的快樂,別期望這個課程帶來投資報酬率,那就可以安心享受這個學習過程,不會有任何的後悔感。


第二,觀察有多少重複的課程

從不同的課程平台上觀察,或者是任何社群平台,如果發現同樣性質的課程開很多,而這些課程總是告訴"學了這些,就可以入行什麼行業,甚至是能因此賺大錢"在衝動掏出荷包購買前,請先用理智的韁繩套住自己。

這代表著市場已經逐漸飽和,甚至已經到了擠不進去的程度了,賺不到更多錢了,所以才來開課,來收割還沒長大,卻很想要爬上去的人,你不只沒有得到財富密碼,還變成他們的財富來源。


第三,釐清自己想從課程中得到什麼

買課程的理由,可以很多種,是單純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是有什麼目的,這些都要搞清楚,說不定有免費的課程資源還比花錢購課更好,花錢的意義是為了省下時間嗎?還是根本沒有省到還白花?

如果可以接受外文資源,用英文搜尋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現在翻譯越來越方便,台灣不需要翻牆是很大的優勢,端看你覺得哪個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第四,是投資還是賭博

如果你不是抱持著"只是想學習並增加廣度"的心態,而是想要投資,想讓這個知識在未來能得到有所回饋,有些課程的學費很高,在投入時間與金錢前,一定要確保自己能承受什麼樣的損失範圍,這個跟投資理財常說的觀點是一樣的,先有壞的打算,才能減少未來的損失,投資是控管風險下的闖蕩,賭博是用低成本博大收益,前者失敗了,也就笑笑,後者失敗了,錢與時間皆俱失。


第五,經驗無法複製

不管是講座也好,還是書籍也好,任何經驗都是無法百分百複製的, 每個人抽出來的手牌不一樣,他可以湊出來的組合,你湊不出來,手上的牌不同,結果就會不同,這只要是懂任何戰鬥牌組玩法的人應該都能理解這個意思。

他手上有A+B並且在C的時局、D的時間遇上E時發揮出效果

你手上只有A,除此之外什麼都不一樣,你怎麼能期望能複製一樣的人生路線?

以老一點的說法來講,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第六,學習方法不只一種

筆者算是買了很多課程過來的(汗顏),補習班去過,外國資源碰過,兩岸的各種課程也碰過,深感台灣跟中國之間的課程文化差異頗大,雖然都有機率碰上妖魔鬼怪,但中國的付費課程會較著重於能讓學生真的有進入業界的能力,而他們的市場真的有位置可以闖闖看,可能闖失敗,但有機會一試。

台灣的市場小,所以反映出來的狀況,就較接近充實自己的生活品質,而背後隱含的意義反映的是市場缺額少,當你看一個企業選擇與學校合作,以獲取源源不絕的畢業生,或是該企業瘋狂開免費課,你其實可以觀察到該產業已經出現斷層,所以他們正在試圖拓展人力資源。

在流量時代,在這個數位課程滿街跑的時代,每天被強制推播各種資訊,自然需要建立更強大的資訊判讀能力,解析其背後原理,用知識讓自己遠離更多陷阱。



1會員
5內容數
白話探討生活與設計,隨著科技演變,當設計工具變成傻瓜相機的存在時,配著雞排與文青咖啡思索人生苦短,它不是不見了,只是變成了你不認識的形狀!?不用砸錢,不用打扮,用真實的自己觀察世界運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