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遠去 再無大師】寫在五四運動 一百零五週年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終於趕在過年前看完這《南渡 北歸》三部曲 ~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以及那對可愛的民國璧人 ~ 梁思成 & 林徽因。

這群知識分子在歷史分野的十字路口上,何去何從的抉擇,以及隨後走上不同的道路,各自曲折的際遇。


年輕時讀《未央歌》,讀的是戰火下青年學子們的青春歲月,卻甚少提及抗戰時期西南聯大辦學的艱辛。


七七事變後,為了幫中華民族保留讀書的種子與文化的香火,大批知識分子隨著中央研究院、北京、清華、燕京、南開大學千里遷徙至大後方。

在重慶 & 昆明先後復校並進而組成”西南聯大”,自此山村裡傳出了讀書聲,在艱苦的環境下,弦歌不輟的繼續著學術報國。


抗戰辦學時期,西南聯大在學術上不僅培育出了楊振寧 & 李政道,這兩位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爭自由民主的學潮,也如同當年五四運動推翻了北洋軍閥,累積的能量於戰後間接促成國民黨的潰守與中共政權的興起。


單看《南渡》&《北歸》前兩部,如同觀看中國學術菁英版的”出埃及記”;可惜苦熬到抗戰結束,命運並沒有將這群知識分子帶領到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中國共產黨,當然是五四思潮的實際收割者 ~


沒有當年五四運動的自由、民主、理性與救國這四支鐵犁,翻鬆過千年冰封的大地。

與馬列主義等一同東來的所有西方思潮,就不可能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百花齊放、生根結果。


從五四到中共建國,整三十年的時間 ~

中國經歷了軍閥割據、日本侵華;終於在自由民主反戰的人心下,歷史完成了選擇,把中國的命運交到了中國共產黨手裡。


從中共建國到文革,才十七年的光景!

文化大革命一把火又焚毀了自由理性的土壤,中國人身上又長回了奴性,讓共和國淪為沒有人格、靈魂、溫情,人間最大的奴隸集中營。


隨著陳寅恪、葉企孫、梁思成等,1949年解放時選擇留在祖國的第一屆中研院士,在經歷多次反右運動的整肅、鬥爭,並在文革浩劫中全數死於非命。


這些大師們的思想啟迪推動了時代的巨輪,但其靈魂與身軀卻也注定要碾壓進歷史悲劇的齒輪縫裡,支離破碎、血肉模糊。


「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閒,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當年太史公所發出的這句千古之嘆,不正是歷代知識分子們的寫照!

在中國千年的皇權治術下,知識分子注定只能成為盛世太平時的擺飾,以及改朝換代時的陪葬品。

寄期待於統治政權,卻空談治世抱負與大義氣節,沒有槍桿子的理想,誰聽?


《韓非子》五蠹篇:「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


早在兩千年前的法家帝王秘笈中,流氓與讀書人,平等的被統治者視為蠹害國家的五支害蟲之列。

在當年中共眼中,能與胡適、傅斯年....等這些"自絕於人民"的公敵,提升到同一個位階,杜月笙先生地下有知,相信也能感到一絲欣慰。


可嘆啊!這幫爭民主的,終不得民主;捍自由的,反失去自由?


悲,一個荒謬的時代

哀,一群悲愴的靈魂


下次去青島出差,一定要多留個週末,好好探訪這個五四運動的發源地;

也去看看那個青島東邊外海上,傅斯年晚年所題 ~「歸骨於田橫之島」!!


#南渡北歸傷別離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raw-image


2會員
18內容數
旅行,才是閱讀的實踐 當你翻閱一本書,你心靈的旅行即已開始 而能夠旅行到故事的發生地 才算是完成了,自己與這個緣定之地 註定的相遇~~ 白天,是逐單追貨的竹科死業務 晚上,是書海遨遊的歷史通靈人 帶天命的古今說書客 有好多好多的故事,都想說給你聽 !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