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之餘如何保持與追尋自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後來有發現為何現在我需要大量閱讀,我以為是閱讀需要我, 結果原來是我自己需要閱讀。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不是嗎?


常常是我與他人對話才有核心感觸,尤其是賴裡面撇除任何身份,不需要逢場作戲的對話,是做我自己,才能看見自己。所以,需要有雙向刺激與交流,才能演繹出來的文字,常常是我跟你或誰誰誰聊完就很自然生出一篇文章,當然,尚不敢說這是文采。我需要與人對話,畢竟如果是我自己隱形世界聊,沒有反饋只有鏡像自我投射,那僅是空洞的喃喃自語。


我得承認自己藝術家性格,雖然本人不是藝術家。但是我感性豐沛的靈感來時需要立即寫下,那個ai 沒血沒淚沒感情,我需要真人互動。就算設定AI命令他變成尼采、變成卡夫卡、變成榮格,那也僅是就是模仿,無法有作者個性,更遑論靈魂。


所以,縱使我自己文章有菱有角,但是至少有我自己的一屢幽魂存在,純粹的靈魂。正因為服務業裡需要左右逢源會情感透支, 所以會需要保有自己透過閱讀行動與文字撰寫行為,不然會迷失。


從本來寫客人故事到回過頭來反思我自己,應該說我成長了。可是你問我為何還要去這個環境上班,因為我需要靈感,我可以孤獨甚至享受孤獨。可是我也需要有一個紅塵俗世的修道場,畢竟我還是需要應付生活,我不能巍然眾生。


於是,閱讀變成我的精神信仰。我把柴米油鹽與金銀細軟都放在生活裡,但是我把風花雪月情感,放在字裡行間裡。人性就是在追求不同的體驗,我在微觀面看自己,在宏觀面看眾生,我也在閱讀書海尋找自我。或說,這是雙向支撐與雙向循環,無論是上班還是閱讀還是生活,然後支撐起這一個我吧。

13會員
31內容數
文字記錄如是我聞亦如我所見,也許是風花雪月的悸動或許是你我她柴米油鹽湯湯水水人生故事,寫作文寫感觸就請不要問真假,這是世界本來就是真假難辨。你喜歡我就請按讚鼓勵,感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動心動幡動 的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