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十二):再見塘福】

2018/06/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獄(十二)】

2017年10月23號早上,我帶著一大袋個人物品走上了二百級「天梯」,由睡倉走到指模房。在指摸房坐下等待高級長官召見時,我想起了光叔(化名)。光叔在指摸房的期數工作,每次我要等待公務探訪或律師時,都會遇到他在指摸房工作。較空閒的時候,他就會坐過來和我一起看看報紙,聊聊天。光叔頭髮花白,個子不高,但雙眼炯炯有神,潛藏著精準犀利的觀察力。然而他待人非常親和,他從來不向我講述他的政治立場,但對我非常友善,一路都很關心我在塘福的生活,是否適應到這個與日常全然不同的異世界。
第一次在指摸房見到光叔,他腋下挾著一本David Harvey撰寫的《資本主義的17個矛盾》英文原版,坐在長木條凳上閉眼休息。熟稔後,慢慢知道他博覽群書,最喜歡鑽研老子、道家思想:他說,假如他要挑選一本書在世界末日後流通,他會選擇「道德經」。適應到監獄內的生活,找到一個無甚壓力、兩袖清風的位置,其實都可以將苦難轉化為自己的修煉,在這個鐵皮監獄內靜心思考,過清心寡慾的生活。
由於我在一大清早就被安排前往指摸房,光叔尚未值班,懲教就快馬加鞭的把我運出了塘福。在指摸房打點好一切時,慢慢步出走廊,路過相熟的柳記面前,他們都說「出咗去就唔好返嚟」。我當然明白他們的好心,但這些說話的含意也是遠超好心。我是個敏感人物,聽聞當我來到塘福後都被24小時監控,確保我的安全,或是確保我看不見監獄內發生的大問題,破壞他們約定俗成的「安全」。秉公辦理,卻又隱隱的在我身邊建築了一道透明的牆壁,清空在我視線範圍的潛規則,正是他們半點差錯都出不得的任務。我的離開,對他們而言,也是象徵著一個麻煩的消失。
然而,我心內苦笑:難道這一切,我又真的有選擇嗎?當日早上,我與其他囚友輾轉乘車到荔枝角收押所,之後的事,大家都清楚。這一別,與塘福監獄,是長時間的訣別。
從塘福再穿梭到鬧市中的荔枝角,我再次看到移動的車輛、掛在高樓大廈外的廣告牌、形形式式的行人,像是重新進入一個熟悉的世界。那時,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坐在車上,慢慢等重要的時候來臨。我的內心自我安撫著,要平和,坦然面對一切災厄,對得住自己,一時三刻的自由和挫折,又何足掛齒。
 
人和社會都是具歷史和線性的,重要的當下是由無數個過去組成,當下亦延伸出無數個可能的未來:但未來只有一個,取決於你現在的決定,以及所有的過去。一次舉世無雙的運動,可能是無數的小行動以及歷史事件所誘發,也可能是很多教室中的教誨孕育而成。由此出發,感受自己在世界和時間中零丁又豐富位置,自然謙卑,自然坦然。
塘福駛出荔枝角的多是市區的平路,但我是跨過了大嶼山高低錯落的顛簸。哪兒是終點,誰,又能知道。
獄 — 全章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冠聰
    羅冠聰
    羅冠聰,24歲,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學聯前秘書長、常委,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歷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當選人。幾年在學運和民主運動的累積,成為了一個有獨特故事和感悟的人。 政治是走鋼索的技藝,步步為營,風愈猛烈、肩膀的負擔愈重,每一步就更要分外小心。沉穩、堅忍、專注,是我們在這個不安世代向前的不二法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