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甄

陳禹甄

40 位追蹤者
學習怎麼與自己相處,擁抱孤獨。 也學習如何在做自己的同時,圓融於這個世界。
由新到舊
編輯志工二三事「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2023-03-26
4
大華薙刀社助教手記協助帶國中生練習薙刀的一些心得記錄。
Thumbnail
2023-03-22
4
東海修課心得:社工系 心理學一堂讓我認識到助人工作者專業與態度的課。
Thumbnail
2023-02-23
9
臺北文學季特展志工隨記站在策展人與觀展民眾之間。
Thumbnail
2022-06-21
10
特殊選才個人經驗分享關於如何不考試就進到一間中文系就讀,會提到中文系特殊選才的普遍門檻、各校中文系重視的點、個人經驗分享,以及最後正取了如何選校,作為紀錄,以及當初參考眾多大神文章的回報。
Thumbnail
2022-01-14
14
無限迴圈的雙人舞——《童女之舞》中的觀看與映照有一天這個世界裝得下你、裝得下我,裝得下你和我。
Thumbnail
2022-01-07
10
把自己安放進世界的夾縫——關於臺南美術館特展「不適者生存」「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2021-04-26
11
桌子兩端的交互作用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源於我參加2/28成大單車節的感想,單車節主要分成科系博覽會與未來教育展兩大主題,其下還有不同的活動、工作坊與論壇等等。作為參加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2021-03-01
7
未竟的愛與未完成的自由——讀《傷心咖啡店之歌》「所以妳愛海安。」 「愛在這裡就好了。」素園摘下一株酢漿草,把它放在自己心臟的位置,「我早就學會了,珍惜一個人的方式,就是一丁點也不要擁有,只要從旁邊陪陪他,做一種溫柔的襯色。只有這樣子,才不會失去他。」——《傷心咖啡店之歌》 自由與愛,有時如一體兩面,有時又相互繾綣,卻總脫離不了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2021-02-07
19
【雜記】記一把再次擁有的提琴從演奏者的角度看大提琴大概就是這樣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
Thumbnail
2021-01-12
11
歷史的體溫靠什麼維持——從余秋雨《新文化苦旅》看歷史的學習這篇文章從余秋雨先生的《新文化苦旅》〈歷史的母本〉中,對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描述與分析,引申到我們對於歷史的學習方式,有時容易淪為名詞記憶,卻忽略連結那些大事件的脈絡以及切身經歷這些事件的「人」。接著探討為何我們常說「文史不分家」,以及文學如何與歷史結合、甚至賦予歷史溫度。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一觀。
Thumbnail
2020-12-30
10
有一種旅行叫神遊——讀〈岳陽樓記〉〈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把美景與旅人心境相結合,甚至凝煉出不同人生境界。最特別的是,他其實並未到過岳陽樓,而只憑友人(滕子京,與范仲淹同期被貶)信件上的描述及一幅〈洞庭秋晚圖〉,和幾首詩詞即寫就了這篇文章。光憑「神遊」要如何寫出名篇?就讓這篇文章帶各位讀者一起觀摩范仲淹的手筆。
Thumbnail
2020-12-15
13
種樹之道看教育——讀〈種樹郭橐駝傳〉〈種樹郭橐駝傳〉是柳宗元宣明其政治理念的其中一篇寓言,然而筆者覺得套用在教育的思考上也很恰當。這篇文章虛構出一位駝背的種樹達人「郭橐駝」,他種的樹都長得高大茂盛、結實纍纍,即使是從他處移植過來的樹存活率也高達百分之百。有人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這個駝背的大叔便以他一貫親切且舒緩的口氣回答……
Thumbnail
2020-12-11
13
「找到你心中的民主生活」共學活動心得從七月開始,參與政大實驗教育師培的學員發起了民主教育的組課共學,想要以民主生活為主題在台東舉辦兩天兩夜的活動,因緣際會下我也一同參與籌備。這篇文章寫我在活動中的open space所吸收到關於民主學校辦學的分享,以及這兩天中我思考的一些事情,做為一個小小的紀錄。
Thumbnail
2020-11-23
8
學習一項技藝能帶給我們的——讀《線,畫出的我》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看完砥上裕將的新作《線,畫出的我》的感想。在紛雜的現代社會,能夠潛心於研究一項技藝其實非常難能可貴,而在用心學習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體會到的都會是生命珍貴的禮物。這本書描述主角與水墨畫大師的邂逅、以及主角如何透過水墨解開自己的心結,重新面對自己過往的傷痛。文字簡單樸實、觸動人心。
Thumbnail
2020-11-16
7
【雜記】讀哲學入門的一天前兩天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平台看到苑舉正老師開設的「活用哲學」,點進去想聽聽看。但後來發現,由於會考後就沒讀世界歷史地理,對哲學的一些基礎常識又有點缺乏,聽講顯得有些吃力,因此決定先關掉影片,找幾本入門的書來看看,有一些概念後再上課。
Thumbnail
2020-11-07
7
【月記】限制之下的無所限制廣闊無垠的大海很需要一座燈塔。這篇記錄開學一個月以來對自己狀態的反思,以及下一步該如何。 「我必須說,當我開始焦慮於一些枝微末節或不必要的事情,當我感到痛苦惘然不知所措,其實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忘記了自己訂下的原則,有點像是遺忘了初心,所以同樣的狀況會不斷發生,讓我筋疲力竭。」
Thumbnail
2020-10-01
6
關於,從表演者到音樂會主持人我從小一開始跟著我的啟蒙老師——曾老師開始學琴,一路到國一才轉給另一位老師教導,然而與曾老師始終保持亦師亦友的感情。為了給學生一個表現自己的舞台,曾老師每兩年會舉辦一次音樂發表會。這篇文章記錄我從一位表演者,到第一次擔任主持人的過程與心得,以及音樂會上的感動與感想。
Thumbnail
2020-09-15
4
關於,直覺x職掘暑期營隊(下)正式上營這一篇會接續上一篇,繼續分享我第一次帶營隊的心得與學習,包含批改學員手冊、撰寫觀察紀錄,以及與職掘團隊一起帶活動的感想。原來想當老師不只要有專業,也要有處理各種雜事、應對各種狀況的能力。並且最重要的是,要找一群有同樣熱忱的人一起努力!
Thumbnail
2020-08-10
4
關於,直覺x職掘暑期營隊 (中)正式上營經過志工培訓後,台中場三天的營隊在暑假中間熱烈展開,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在營隊中擔任助教(年紀最輕)及生輔(行政工作)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個人覺得,對於一個夢想能當老師的人而言,帶營隊真的是必須先經歷過的體驗,因為我終於親身體會到導師們陪吃陪睡、改聯絡簿、還要寫評語的辛苦了
Thumbnail
2020-08-04
4
關於,直覺×職掘暑期營隊 (上)志工培訓直覺x職掘是一個專為國中生舉辦的職業探索活動,我在今年報名擔任他們暑期營隊的志工,在正式活動前,志工們必須參加為期兩天的培訓營。這篇文章便是記錄我在培訓營中的一些過程及心得反思,歡迎大家進來看看~
Thumbnail
2020-07-06
6
交會時,互放的光亮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2020-06-28
9
有一天終會明朗下個星期就要滿十六歲了,方格子的個人簡介可能也要換了(笑),但應該不會只改動年齡,畢竟經過一年,人的改變不會只有這具軀殼在地球上存在的年份。 坦白說我有點慌張。面對這個明明已經訂好日期等在那裏、卻又突如其來般的十六歲生日。和去年的心境完全不一樣,去年是經過一年奮鬥後躊躇滿志迎
Thumbnail
2020-06-16
4
當同樣的標籤裝進不同的容器這是一篇短短的感想文。有關於「翻滾海貍工作室」在今年均優學習論壇的線上分享。讓我思考了什麼是標籤、以及自己的初衷。
Thumbnail
2020-06-14
2
關於,那三天的文藝營這篇文章記錄我參加2020全國高中生文藝營的一些雜感,主要聚焦在營隊的「社會觀察」活動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來看看。非業配,不過滿推薦這個營隊的。講師群都很有料,活動也算不錯。
Thumbnail
2020-06-09
5
【哲學課】是人?非人?教育不該是自我異化的過程,人也不是存放套裝知識的機器。專業分工是趨勢、也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造成每個人都漸漸麻木,如機器般了無生氣,失去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與獨特性。
Thumbnail
2020-05-17
6
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今年度會考的作文題目是「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去年才剛考過會考、被當年題目「青銀共居」折騰得七葷八素的筆者決定也來寫一下。也許文章本身會有點過度偏激,但請點開看卻越來越不舒服的讀者們千萬要看到最後的後記,那才是我批判背後真正想表達的本意XD
Thumbnail
2020-05-17
4
終究不是個認份的孩子看來該放的資料都有放 這是一篇屬於喃喃自語性質的短文。短短的。畢竟我已經對自己碎念八、九個月了。 幾天前把自學申請書上傳了。即便如此,每天打從睜開眼睛到闔眼的那段期間,心裡仍舊有時空落落的,有時被無奈、掙扎、甚至無力給填滿,也許我在拖延,或者處於轉換的痛苦期,又這樣過了一天。彷彿在原先的陽關大道與荒
Thumbnail
2020-05-05
3
是夜,更定矣沒有星光 但有路燈的夜 差不多對於白天的紛亂擾攘感到有點厭倦了。有時候我會想,對於現代人而言,夜晚的意義是什麼? 夾在兩片艷彩中的一抹空白嗎?似乎是。白天總要過得充實精彩,最好忙到倒上床闔眼的前一刻。這麼說起來,夜晚是個休整的功能。艷彩太濃密固然看起來精彩紛呈,但也會使人喘不過氣,尤其是,我們必須爭
Thumbnail
2020-04-23
1
牽繩 還是被繩牽著走那一天風有點大…… 那一天和一個很好的朋友去圓滿劇場帶她的狗散步,朋友說以前她養狗時也不怎麼牽繩,但現在好像都需要這樣了。白色的瑪爾濟斯,很乖,眼睛黑溜溜的又大又圓很可愛,也非常黏主人。 聊到我們的近況。我和她說,總覺得自己好像被什麼莫名其妙的繩子綁住一樣,在學校時雖然聽課也蠻有趣的,但就沒有什麼動
Thumbnail
2020-04-14
4
關於,自學線上諮詢和騎車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騎車上山去心之芳庭 昨天晚上,8:00到9:00之間,我參加了Last Friday舉辦的自學線上諮詢,這也是我第一次用Google Meet,不過後來我選擇把自己隱身起來了。 在螢幕上第一次看到人稱「自學教父」陳爸的尊容,原本蠻期待會聽到很多經驗分享等等,但後來發現這次諮詢主要好像
Thumbnail
2020-04-11
2
不知所以的「碰撞學說」?這個世界是360°環景。但是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件事。 今天大概又是平凡無奇的一天,也沒有什麼「念書」。不過上化學的路易斯電子點式時,看老師演繹各個元素間丟電子之類搞笑又逼真的劇情,像是硫想要電子,就去敲氟的門但看到氟穿著吊嘎叼著菸刺龍刺鳳的樣子立馬落荒而逃,原來氟是自然界中最愛電子的元素,老大當然不爽
Thumbnail
2020-04-07
4
身在體制內的教育體制思考這也許是最讓人掙扎到底要不要離開的地方了? 2020.4.6  如果說今天在台灣歷史的時間軸上會被畫上小圈圈做個註記或什麼的話,我好像也只能想到清明連假剛結束,明明已經籠罩在新冠肺炎的恐慌下一堆人還在放假到處趴趴走以至於大家更恐慌、政府不斷發細胞簡訊提醒自主健康管理、新聞聳動的強調接下來又創新一波疫
Thumbnail
2020-04-06
7
申請自學自白書前情提要:這是一篇週記,就是要作業抽查的那種。雖然快要遲交了,但我不想浪費可以好好表達想法的機會,所以在學校不知不覺就手寫了這麼多…… 偉大中的渺小奔跑 正文 這學期已過了近三分之一。 每天清晨起身,到夜晚闔眼的這漫長時間,最近我都一直在思考著,這世界,這個社會的許多價值觀及意義。 其實生活是可以沒
Thumbnail
2020-04-03
2
光亮那一天晚上,惠來路的停車場。 夜色黑得很乾淨,冰冰涼涼的風拂過我的臉頰與脖子,我攏了攏羽絨外套,妳下車看著我:「把拉鍊拉起來吧,風灌進去會冷到。」 這是一座立體停車場的一樓,有點冷清,妳原本往外走的步伐突然一頓,轉頭問我:「要不要上去頂樓看看?」我點頭。 老舊的電梯搖搖晃晃上升,這裡的頂樓是四樓,一
Thumbnail
2020-03-27
1
【雜記】午後訪益品書屋寒假某天下午,受朋友之約一起去了位在南屯的益品書屋。 位在文心森林公園對面,這間由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先生規劃的閱讀空間,一走進去便讓人感到裝潢的用心及質感。但我沒有想在這篇文章中詳盡介紹這間書屋,只想分享我第一次去的感受。 沿著樓梯上去,樓梯間擺放的都是介紹美食、各國旅遊的書籍。上到閱讀區,朋友拿
Thumbnail
2020-01-28
1
【雜談】言情小說最近因為無聊,就和家母討了一本講穿越的言情小說《天配良緣:商君》看,對於劇情的安排其實並沒有太大感觸,可能因為看過滿多本言情,大概懂得了言情(特別是古風)的模式,只是覺得又看完了一個人的故事吧。即使是虛構的。 (因為家母喜好,我從小接觸的言情小說多以中國大陸的為主,還勿見怪。) 記得小學時看瓊瑤《還
2020-01-27
1
活著 只是為了活著高一上學期快過去了。這代表我似乎,也在原地徘徊了四個多月。 感覺自己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動腦筋,不過想的都不是這題數學怎麼解、明天要考英文這種似乎我現在更該去處理的事。有時也覺得很好笑,當初國三拚了三百天考上第一志願,甫進去卻直接開始混。這也是從小到大第一次我上課不聽課、作業遲交甚至直接不交,考試填
2020-01-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