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心理說的話

聽聽心理說的話

279 位追蹤者
臨床心理師。 專長為憂鬱、焦慮、強迫症、成癮、創傷治療、催眠、人智學等。 期盼將治療中,擲地有聲的力量,轉換為文字,透過心理學知識、治療的遇見及書籍分享,療癒閱讀者。若想進一步合作(ex.諮詢、演講、邀稿),歡迎寄信至 [email protected]
1.2K會員
165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由新到舊
療癒創傷:星空消融與太陽形塑的界線平衡(2) – 不健康的界線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8
7
正念打開創傷潘朵拉盒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10
13
《他不再是他,她也不再是她》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2024-05-05
9
創傷,它迷失了自己?門檻守護者存在於創傷的邊緣,是心靈世界中的投射和存在。透過對門檻守護者的冥想和理解,我們可以整合內在虛假的自我,並使內在精神的光芒閃耀。瞭解門檻守護者的本質,在精神和物質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門檻守護者的存在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在矛盾,引領我們通過涵納和理解,獲得生命中穩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4-22
11
業力業力入骨, 血液成了侍者, 繁星照看一切。 回頭是一片荒蕪。 〈講 創傷/業力〉2023.10.16
Thumbnail
2024-04-21
7
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療:治療室裡的一幅畫 – 米迦勒與龍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身體長期疼痛的狀況,並深入探究這些疼痛背後的心理層面。通過與一個被餵養成邪惡的龍的對話,揭示瞭如何通過整合並不抵抗來克服內心的痛苦。文章中還通過聖經以及象徵物品的討論,將情感治療的過程與米迦勒與龍的關係進行了聯繫。
Thumbnail
2024-04-21
7
悲傷失落此刻的記憶, 像是風化的岩石, 看著逝者的臉龐剝落。 復原居所裡的記憶, 像是水晶恆常存在, 拿起逝者的過往塑形。 潛意識進入兩個記憶間的隙縫, 這是我們能夠觸碰潛意識的唯一時刻, 捧起感受,再放回心中某一處壇城,淬鍊出意義。 〈講 悲傷〉2023.08.26
Thumbnail
2024-04-19
10
強迫症:你意識不到的情緒搔癢著身體強迫症(OCD)患者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情緒禁錮是導致強迫行為的關鍵。文章探討強迫症患者的情緒與語言表達,以及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的大腦功能異常。此外,介紹了強迫症患者常見的四種情緒:焦慮、憤怒、悲傷和羞愧,以及痛苦耐受性和焦慮敏感性。提供了將情緒融入治療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2024-04-12
11
創傷的燐火生命的感覺,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Thumbnail
2024-03-19
10
慢慢地在時間的堆疊裡, 找到縫隙, 陪伴當下真實的彼此。 〈講關係/陪伴〉2021.11.27
Thumbnail
2024-03-18
10
說書人身體, 就像說書人, 姿勢、疤痕、動作、疾病、體型, 都在訴說你的生命。 〈講創傷/身體〉2021.06.16
Thumbnail
2024-03-18
9
強迫症:大腦神經迴路與治療方向強迫症 (OCD) 患者經常會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例如焦慮、恐懼和厭惡。這篇文章介紹了與強迫症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並探討了形成強迫症的方式。內容包括多個神經迴路模型以及實際例子,以期能提供對強迫症的更深入理解。
Thumbnail
2024-02-22
10
我被接住了這是關於孩子和麵包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2-19
13
安全感的源頭 – 了解 神經覺 的運作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2024-02-19
12
強迫症是因為習慣了嗎?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想法與行為,長期下來,逐漸演變成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2-18
13
療癒創傷:星空消融與太陽形塑的界線平衡(1)界線的初始,在子宮內像星空般,黑暗、擴張且融合。 在寧靜中,哭聲劃了第一道裂縫,透出太陽光,逐漸形塑了我與世界的線。 界線是什麼? 界線的樣貌,可以一窺我們過去的關係經驗。如過度緊縮的界線,可能有著不斷被否定的過去;過度侵犯,可能有著被忽略的過去等,但緊縮或侵犯,沒有一定是什麼樣子的過去,但可以
Thumbnail
2023-12-02
18
情緒療癒系列:連結焦慮,找出微光。解決焦慮的方式是不去解決它。 不去解決它,難道它就會自動消失嗎? 答案:是的。
Thumbnail
2023-11-30
13
留給孩子「無用」的東西這天如往常有時會因為發生一些事,不得以在夜晚漫無目的地走路,心裡浮現一些感受...... 出現孩子爬上攀爬繩的畫面。 驚訝地看到孩子在公園抓著繩子往上爬,沒有退縮。幾個月前,對於攀爬繩還感到害怕,只敢抓著不敢往上爬,即使在下面扶著,他也只能往上幾步就說:「不要了。」 想著當陪伴孩子時,一不注意
Thumbnail
2023-11-24
14
時代的不確定,我們需要奇美拉。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我們需要怪獸。這頭怪獸,稱之「奇美拉 Chimera」。 奇美拉是母性的混種怪獸,荷馬在《伊利亞德》中描述了奇美拉:「身體前面是獅子,尾巴是蛇,中間是山羊。」 神話、文化與世代,都可以看見牠的蹤跡,甚至現代科學研究人與動物的基因結合。而現代「奇美拉」一詞,形容任何神話或虛構的生
Thumbnail
2023-11-06
18
潘洛斯倆人哼唱著, 提起同樣步伐一起走在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原點亦是終點。 隨著靜默、怒吼、憤怒、焦慮、悲傷、失落......, 倆人慢慢有著不同步伐, 直到手再也牽不起來, 有時你快,有時我慢, 僅剩殘存的愛意與苦澀陪伴。 我們都在一場名為愛的潘洛斯循環著,即使想離場,也找
Thumbnail
2023-10-21
15
失去感覺生命的感覺, 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漸漸地, 只聽見不規律的呼吸聲、 只看見浮游閃逝的燐火、 只感覺到僵硬冰冷的身體, 蜷縮在角落,動彈不得, 不時感到羞愧、無力,孤獨。 顫抖的手, 劃了數根微微潮濕的火柴, 只為了
Thumbnail
2023-10-18
17
療癒創傷:找回生命的感覺 – 談背側迷走神經創傷停留在神經系統,主要為自律神經系統。創傷發生時,神經為了保護我們,會將過高激動的能量束縛在一個神經系統裡,同時切斷與其他神經的連結。這被束縛的神經系統,就成了我們經常使用或容易被激發的神經路徑,像是我們多少有存在已久的地雷。 我們常常會因意識到自身能量的強度和潛在的侵略而感到恐懼,並且自動化抵禦
Thumbnail
2023-10-15
24
療癒,出現在日常的每一刻當我與你坐在河邊, 看著溪水緩緩流淌著, 碰撞岩石濺起朵朵水花。看見樹葉, 好奇地跟隨著水帶他去哪? 聽見鳥叫,消失在前方的樹林裡, 清新濕潤的空氣滋潤著你的喉嚨。 你述說著過往的不堪, 輕撫微風吹過的臉頰, 雙腳不停在溪水裡上下擺動, 時而觸碰溪水,時而離開水面。 您感到有股從
Thumbnail
2023-10-12
13
療癒創傷:多重迷走神經的溫暖與冷漠安全與危險都是需要的,曾感覺到危險,才知道安全是什麼感覺。如同我們必須感覺痛,才能感覺到健康或舒服是什麼。感覺生命的低潮,才能知道生命是有不同層次,才能知道原來過去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生命就是不斷地尋找參照點,堆疊生命,來看見自己的狀態。
Thumbnail
2023-10-08
15
南無觀世音菩薩,是痛的吶喊。媽媽,來到這個家,仰頭看著樹葉飄落,她不再抵抗,承接這一切,一切入骨,但她的血液似乎只是侍者,看著、陪著奉獻,在神明祖先前,拿起香點燃,甩了幾下,最後仍要交給父親。 小時候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長大後,才發現母親這個角色是一個不值得的存在。每次她在準備拜拜要用的食材、香、蠟燭,閉眼祈禱念著南無觀世音菩
Thumbnail
2023-09-28
13
伴隨原來我一直快樂不起來, 不是沒有快樂, 而是它跟著傷痛, 一直都在。 〈講 創傷/麻木〉2021.03.17
Thumbnail
2023-09-08
16
脆弱引領我們生命前進的, 從來不是堅強, 而是「脆弱」。 〈講 CPTSD/創傷〉2020.05.27
Thumbnail
2023-09-07
12
《舞動人生 Billy Elliot》電影 ─ 心理解析背景音樂的停止,就像家停滯在世代傳承的意識、習性中,我們承接並認同該意識,但我們也需要獨立於意識,才可能過著與原生家庭不同的命運。我們就擺盪於原生家庭的窠臼意識的認同與獨立間成長。 Billy用身體舞動說服父親,沒有語言,只有在體育館裡的踏步聲,宣示.. 屋外與屋內的聲音 筆者發現,每當Bi
Thumbnail
2023-09-07
7
情緒療癒系列:悲傷的河流在沒有形式與佔有的愛之後,碰觸到悲傷。 最近心理師友人寫了一句話,「人群像一條河流」,是從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Mary-Frances O’Connor)所著的《悲傷的大腦》裡擷取的一句話。 「人群像一條河流」:這條生命之流,匯聚了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的出生與死亡,我們都是這條長河的一份子。
Thumbnail
2023-08-26
16
愛,《在咖啡冷掉之前》 電影解析傷,在咖啡冷掉之前。 愛,亦在咖啡冷掉之前。 在城市的一個角落,有一間咖啡店「纜車之行」。 這是一間能回到過去的咖啡店,如同店名,纜車,載往我們到某一處。因為地形、距離的困難,有了纜車幫助我們前往。 坐在這家咖啡店的某個位子上,就能回到過去。只是想回到過去,有一些規則,若未遵守,就會永遠停留在那個
Thumbnail
2023-08-11
15
情緒療癒系列:黃昏的那抹焦慮,藏著喜悅。我們對情緒的涵納,是轉化為愛與慈悲的根基。因此,焦慮的背後可能帶著更大的喜悅。 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8-07
15
療鬱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2023-08-05
11
死皮死,就沒有痛了, 還有皮囊活著。 〈講 創傷〉2023.07.10 源自: 直到現在,我才有餘裕看見生活的影子。
Thumbnail
2023-08-03
10
過了許久直到現在 我才有餘裕 看見生活的影子 〈講 創傷〉
Thumbnail
2023-08-01
10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讓我不舒服?不舒服來自哪裡? 又是如何不舒服? 為什麼只有對自己孩子是這樣?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難以言喻,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但就是有很多情緒。當孩子無法馬上停止行為或情緒,我們只希望一切都能靜止下來時,只好讓孩子陷在聽不見其他聲音的轟隆轟隆聲裡,陷在看不見周遭環境的強烈揮動的手,就像自己...
Thumbnail
2023-08-01
7
雙手緊握雙手交織緊握, 不願放開, 如同她生命的樣貌。 不是不願意,而是她沒辦法。 〈講 CPTSD/創傷〉2020.04.26
Thumbnail
2023-07-30
11
直到現在,我才有餘裕看見生活的影子。直到現在,我還不屬於任何地方,但我漸漸能看見生活的影子。 回想那幾年的生活,又或是從躲在門後的那個小男孩開始,我就不屬於任何地方、任何人了,我只是把那些放在我身上,好似我們同在,好似我不孤單,好似......我屬於這裡。 人們劃著假想線的土地,從小在名為家的土地上打滾...
Thumbnail
2023-07-30
13
人智學觀點看憂鬱與器官的關係心是火元素、溫暖,是黑暗傾向器官。肺是土元素、寒冷乾燥,是光傾向器官。在橫隔膜下方,是另一對極性器官,即腎和肝。腎臟,風元素,星芒體,與光的連接更多。肝臟,更多地與液體,乙太,與黑暗相連。器官存在於人體的位置,人體活動於器官之間,即光與暗之間,星芒與乙太之間。因此,涉及該器官的憂鬱,有其獨特的圖像。
Thumbnail
2023-07-13
13
血緣心理治療流著文學的血, 擁有自我意識的血液, 脈動著治療突然的停滯。 細膩的文字轉換為影像時, 如同來談者說著故事, 看到的不再僅是故事本身, 而是故事裡隱微的, 說不出的感受。 〈講 治療關係〉 2022.03.29
Thumbnail
2023-07-01
10
症狀指向渴望理解症狀後的痛苦與渴望, 而非質疑症狀帶來的矛盾。 〈講 思覺失調症〉 2020.12.11
Thumbnail
2023-06-23
9
故事如何被說出舞台上, 表演者與席地而坐觀眾間, 這樣的距離, 讓我們得以, 看見對方,看見全貌。 這樣的距離, 可以乘載被禁錮的語言, 讓對話得以流動。 〈講 思覺失調症〉 2020.12.11
Thumbnail
2023-06-16
13
妄想是假的?身邊的人總是說:都是假的。 而他也不斷說服自己。 那句話藏著來自妄想的不安, 也許更多的是, 我被這世界拋棄的不安。 〈講 思覺失調症〉 2022.01.09
Thumbnail
2023-06-09
12
搖搖欲墜站在鋼索上,張開雙手, 原來是妳撐不下去的選擇, 多麼渴望右手無力啊! 外界如棉花般沉重「生的訊息」, 無法拒絕地塞進, 毫無支撐,看似腐壞, 「死的皮囊」裡。 停滯的生的氣息填滿成直立的樣子, 越像個人越令我難以靠近。 人的樣子,成為我用來欺騙自己, 「妳活著」的假象。 因為我, 無法承接住妳,強
Thumbnail
2023-06-08
8
微光前見微光之前, 在黑暗的房間, 不知已過了多久。 前後擺動的搖椅, 微壯又脆弱的手臂, 空白帶著黑色裂痕的水泥牆, 張眼的恐懼, 閉眼的微笑, 埋葬著什麼? 所有我愛的人都在房間裡, 像是被封印在房間的水泥牆裡, 空蕩蕩一直迴響著。 〈講 產後憂鬱〉 2022.10.03
Thumbnail
2023-06-01
12
生機互動農法是什麼?Rudolf Steiner 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有機體,並認為化學肥料,有毒農藥的耕作方法正在造成破壞。他想幫助治癒地球的想法受到他在奧地利農村的早年生活的影響,他在農村中長大,他們遵循自然的節奏,依靠草藥來治療。 西元1924年6月由Rudolf Steiner博士在東歐舉辦的一系列八次農業講座中
Thumbnail
2023-05-31
7
拉扯站在時間鋼索上, 過去,將我拉向一個方向, 現在,將我拉向另一個方向。 我停在原地, 身體歪斜地看不清是誰。 〈講 創傷〉 2023.04.15
Thumbnail
2023-05-30
9
困住我被帶到十字路口, 慢速快門的車流軌跡, 妄想在閃爍中若隱若現, 此刻路口都是紅燈。 〈講 思覺失調症〉 2022.01.09
Thumbnail
2023-05-26
11
渴望活著活著不被理解, 用死亡來喚醒對活著的理解。 〈講 自殺〉2023.04.09
Thumbnail
2023-05-25
16
被埋葬的強迫強迫想法像黑夜中的塵埃, 與過去有深深的連結, 陽光下, 它被埋葬在強迫的儀式裡。 〈講 強迫症〉 2022.10.15
Thumbnail
2023-05-22
11
界線強迫症乙太, 充滿整個空間。 乙太能捕捉到, 從隙縫飄進的每個星辰。 〈講 強迫症/界線〉 2021.12.04
Thumbnail
2023-05-21
14
灰色若有一個顏色指向我, 那會是灰色。 不黑也不白, 在某些人的故事裡我是好人, 在某些人的故事裡我是壞人, 而在一個故事裡越久, 就越看不清在故事裡的樣貌。 〈講 創傷/關係〉 2022.10.09
Thumbnail
2023-05-19
10
船錨在那一刻, 你暗自決定不再感受。 硬生生地, 將你的靈魂, 置放在港口破舊的棧道旁, 已沒有勇氣出航, 也無力回家。 〈講 創傷〉 2022.05.11
Thumbnail
2023-05-17
14
沖洗相片於暗房微光中, 重複地沖洗負片, 就像重訪舊往。 在虛實間搖晃著, 對自身存在的觸碰, 使傾聽者容易看見, 在某一刻,仰望樹梢間, 看見陽光的溫柔與理解。 〈講 創傷/知情見證者〉2022.10.13
Thumbnail
2023-05-16
12
記憶去了哪?記憶夾縫裡, 長滿了綠黃的雜草, 偶爾會看見一點泥, 沾附在草上, 拼命想找出雜草的分界, 卻陷進雜草的混亂裡, 越想理出頭緒, 越難相信, 那生鏽許久的記憶。 〈講 強迫症/記憶缺陷?〉 2021.11.26
Thumbnail
2023-05-15
12
變形「曾經」如白色火山灰, 向下蔓延, 輕輕地落在每一處碧綠, 最終,森林僅存一絲呼吸。 雨打在海燕鷗的翅膀, 黏濕的混濁裡有著沉重刺痛感。 低頭數到七, 手也停不下來地, 撿拾樹上一團一團的灰塊, 何時才看得見樹的斑駁? 〈講 強迫症/信念〉 2021.11.22
Thumbnail
2023-05-14
10
壓力下的身心調適建議我們原本就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病毒感染危機、政治動盪,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等、狀況都令人擔憂。大多數人對世界持續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感到不安。 當各類型媒體,24小時不斷提供資訊。無論正確與否,對於特別是原本就容易焦慮的人更加困難適應。
Thumbnail
2023-05-13
14
不滅想到的,看到的,聽到的, 都沉浸在, 一塵不染的房間, 擺放整齊的物品, 無法對眼的親密, 離開身邊的焦慮, 大聲喝斥的習慣, 彎腰下跪的姿態, 東說西說的遊走, 逐漸浮出水面。 〈講 創傷〉 2023.05.05
Thumbnail
2023-05-11
12
遊走沉睡時,像在暗裡,意識搖晃, 那是一處模糊,擴展的空間。 我們看不見卻也看得見, 從觳觫到成為什麼。 ↑↓ 清醒時,像在光裡,意識喚醒, 那是一處型塑,剪影的空間。 我們看得見卻也看不見, 從存在到迷離。 〈講 創傷/榮格〉
Thumbnail
2023-05-09
13
寧靜也是一種孤獨與失去從叛逆到溫柔, 從無聲到為己發聲, 從 啊 到 ____ 。 無論如何,我們依然是當初那個純真的女孩。 – 致每個女孩、母親 –
Thumbnail
2023-05-07
18
覺察與乙太、星芒體在《人為什麼會生病:人智醫學中的健康與疾病》中,提到感冒與細菌沒有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振引發。 當體內出現感冒的廢物時,使得頭部中心器官無法得到正常的養分,會出現像洋蔥、大蒜的味道。鼻子敏銳的人便能嗅出感冒病人散發出的味道,如同我們會模仿刺耳嘈雜的說話聲,我們體內也會加入感冒病人發散出來的東西,
Thumbnail
2023-05-06
7
用力砥礪躺在床上, 動彈不得的身體, 分不清是想像還是真實。 四肢需要更多力量才能移動, 遍尋不著重物來自哪裡。 如微風般感覺身體的重量, 我用了全身的力量去抵抗, 也砥礪了自己。 〈講 憂鬱〉 2023.05.04
Thumbnail
2023-05-05
13
饗宴耳朵沉浸在海底泡泡間, 眼睛定格在鏡頭方框前, 身體奮力在密室機關裡, 我厭食所有的感官, 這是一場不吃就得死的饗宴。 〈講 憂鬱〉 2023.05.04
Thumbnail
2023-05-05
7
靈魂的重量22克的靈魂, 趁精油滴入前,流瀉出來。 但他有思考,停在髮際下。 趁親密來臨前,流瀉出來。 但他有情感,趴在胸口上。 趁黃昏消失前,流瀉出來。 但他有意志,攀在腳踝邊。 他說他只有11克, 但偷跑出來時,像11噸。 在黑夜透光時,溜進指甲縫裡, 不著痕跡,只有我看得見他。 〈講 憂鬱〉 2023.
Thumbnail
2023-05-04
17
神,缺席了祈禱的前一刻, 神,缺席了。 不偏不倚地走在磁磚線上, 努力看世界是水平不偏移, 讓水流經日出日落的身體, 一字不漏地低語掩蓋了褻瀆, 不得超過數字13的入眠時間, 神,終於回來了。 但祂,隨時會離開。 〈講 強迫症〉
Thumbnail
2023-04-13
20
從〈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看親職化創傷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幫助我們探索與覺察: 狀態:追蹤身心狀態。關注此刻情緒與身體感覺..... 看見:看見感受(覺)。看見情緒感受與身體感覺,並表達出來,再回頭看看感覺。 改變:情緒或身體感覺出現變化。變化的發生是自由釋放,能被自己允許的過程。給予自己多一點耐心與等待,觀察身體或情緒的變化。
Thumbnail
2023-04-09
15
柔軟之身投身地球後,遺留靈性世界的殘餘, 擁有柔軟之身,靈魂來去他者之中, 沙漏疲累地翻轉著, 變成堅硬之身,靈魂活在軀殼之中。 如樹痕的傷痛,刻畫了幾百回, 受傷的靈魂,碰撞軀殼數千回, 每一回碰撞,消融了界限, 讓靈魂得以釋放與躲藏, 軀殼便失去直立的力量。 〈講 解離〉
Thumbnail
2023-04-08
9
戴上耳機我終於學會了戴上耳機。 看出去,是滿到令人窒息的方框世界。 聽進來,是水滴沉入深邃海洋的聲音。 蝴蝶振翅離開指間的輕柔,離開即將焚燒的39度。 拿下耳機,那傷痛成了稻草人。 〈講 創傷〉 聲音來自 Four Dimensions
Thumbnail
2023-04-04
9
童年創傷倖存者:我身在何處? 談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1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可能來自於以下經驗: 1. 童年時與家長或照顧者的關係中,充滿畏懼與不確定性,甚至可能令人崩潰。 2. 曾持續或一再感覺自己被忽視或曾遭受生理、言語、性方面的虐待。成長過程曾處於家庭暴力中。 3. 由處於成癮狀態或有心理疾病但未受治療的照顧者帶大。 4....
Thumbnail
2023-04-04
13
怪物,你的名字是什麼?怪物, 咀嚼著回憶, 在吞與吐間, 存在與消失間, 不斷散發著, 惡臭。 〈講 創傷〉 來自 怪物,你的名字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4-03
9
金繼得如同金継ぎ (kintsugi),重組一段突如其來的破碎, 不是撿拾覆蓋,而是將裂痕與修復放進生命裡。 散落一地的生漆,修補裂縫的美, 逐漸涵納、承載痕跡的不可抹滅。 生漆,是活的。 傷痛,亦是活的,影像、情緒,攪進記憶裡, 描繪新的 意義 在裂痕上。 〈講 創傷〉
Thumbnail
2023-04-02
7
我,身在何處身體的不適感, 如失焦的鏡頭, 看見、聽見、觸碰、移動、直立都在鏡頭的斑爛炫目裡。 自我的清晰感, 如對焦的鏡頭, 下一秒成了散景。 循著模糊的軌跡,尋找前一刻的拍攝者。 〈講 創傷〉
Thumbnail
2023-03-30
10
創傷帶來的身體凍結與關閉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Thumbnail
2023-02-10
14
瓶中信妳悄悄地把書信放進玻璃瓶裡, 漂流在 沉睡的月亮、 孤獨的繁星、 哭泣的海洋裡。 迷霧中,隨潮汐而來。 我走在破碎的貝殼混雜石頭的沙灘上。 泛黃的紙張,暗紅的字跡,沒有署名的收信人。
2023-01-25
12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觀後感 ─ 嗷嗷待哺著愛,被淹沒在轟隆聲裡。行李箱/列車,是移動不安的冷冽,孩子是讓我們穩定寄託的溫暖。影片中,畫面經常是兩者一起出現,從一開始溫暖躲在冷冽裡(小雪、茂躲在行李箱裡),最後溫暖依然在冷冽裡(明、坐在電車裡),但最後的溫暖創造了有著窗戶的空間,亦有了陪伴,雖然是在傷痛之後。 當然中間也曾在尋找母親出現,從那時候,列車逐漸取代..
Thumbnail
2023-01-16
10
當我們能感覺心跳時,都在提醒著我們仍有愛與被愛的能力。血液是乙太,是生命力的流動展現,在代表生命的心臟出現前,我們已充滿生命力。而心臟的成熟,是情感的初始,透過這股動力,使得我們的生命力擴展全身,使得我們能夠行動與他人連結。心臟透過胚胎時期前彎的力量,來到自身存在的地方,也許我們與他人連結亦是如此,形成一個像是漩渦的循環,給予與接受......
Thumbnail
2023-01-02
19
讓神隱少女成為愛的銘印也許可以讓這隻貓及音樂,在某天成為憶起愛的象徵。 孩子們,有一天妳們終會離開這個家到遙遠的地方,希望當妳們按下播放鍵,能再次感受睡前的愛(還有爸爸碎念著快點睡)。 孩子們已經習慣在睡前要去摸摸這隻伸懶腰樣的木製貓音樂盒,手握著發條說:轉轉轉。神隱少女的音樂與爸爸的碎念聲,陪著他們躺在床上,睡睡(念
Thumbnail
2022-11-15
15
Somatic Experiencing 訓練結束亦開始SE課程結束後,也過了一陣子,「感覺」仍隨著《起風了》,吹過高山、吹過海洋、吹過草原、吹過湖泊、吹過曾經一宿的木屋、吹過我的臉頰,這一拂,是否也曾短暫地停留在祂的臉龐? 結束前,邁向開始,同時也正步入結束,如同樹葉飄落大地,再成為大樹的養份循環著。 結束了三年的課程,在結束前早已邁向開始.....
2022-10-18
9
為荒唐留下一封信很謝謝,一個固定會見面的朋友分享了這首歌。 我們帶著不安、好奇,手持著批信,試著探索過往歷史。 每個情緒都來自過往的某一刻,也在那一刻,那個自己成了長不大的孩子。 這些情緒成了歷史,也成了當下,唯有帶著批信,回到過去的那些時刻,無論多糟,都為荒唐留下一封信吧! 這首歌剛好跟這次談話的結尾有了呼應。
2022-10-16
10
獵人 X 具現化系 X 強迫想法有時候,強迫想法並非獨立個體,而是跟自己的過去有深深的連結,只是它被隱藏在強迫的變形裡。如同獵人裡的酷拉皮卡,童年時居於與世隔絕的窟盧塔族,身負著族人被全數殲滅的創傷,最後具象成鎖鏈。 因而強迫想法或行為成了象徵或是代罪羔羊......
Thumbnail
2022-10-15
4
從負片看見對創傷的療癒創傷帶來感覺的遺落,而這也成為資源, 使我們得以於暗滲透時擴展,於光透出時型塑, 在擴展與型塑中,成為我。 暗與光,這是將自身揉捏或繪製成創傷容器的過程。在型塑時,混亂、對抗、防衛、凍結不斷地滲進容器裡,也成為容器本身,而我們形塑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重複在容器的背景裡揉捏塗抹。
Thumbnail
2022-10-13
5
灰色若有一個顏色指向我,那會是灰色。 不黑也不白, 在某些人的故事裡我是好人,在某些人的故事裡我是壞人, 而在一個故事越久,就越看不清楚在故事裡的樣貌。
Thumbnail
2022-10-09
14
怪物,你的名字是什麼?『感覺(看似)遺失了,其實底下有個東西正驅使著沒有感覺(的感覺)。』 有個可怕的怪物,會一直把記憶吃掉,慢慢地吃掉。 讓你不知不覺地,某一天回想時,懷疑自己的故事。 怪物拿起話筒,按著號碼,當你接起的時候,回憶就會慢慢地被吃掉, 可是你並不知道,怪物還趁機加了想要的調味料取代你的故事。嗯!美味
Thumbnail
2022-10-08
9
創傷凝結的樣子創傷的凝結 就像一個沒有子彈的狙擊手 平靜地 刻意掩蓋的呼吸聲 被刻畫的手臂姿勢 腳踝垂掛著鉛塊 唯一鬧哄哄的是腦袋 每個眼神、每句話、每個臉部肌肉、身體的移動 都是努力注意的範圍
Thumbnail
2022-10-06
12
為了「成為母親」騰出空間研究顯示懷孕婦女的大腦灰質有減少趨勢,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灰質減少可能是為了認知、社交、情感的發展需求。灰質的喪失,反而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加強並反應母親對新生兒的需求或較警覺環境中的風險,即增加對孩子的關注與感受。但在分娩嬰兒的兩年內,若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母親的大腦會重新恢復。
Thumbnail
2022-10-05
11
手拿著臍帶的大人,必須與他人接合,才能感覺存在。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對待世界的基礎。 每個人都有創傷,創傷使得某部分的我們停留在那,這樣的停留會使我們無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模式(親子關係),雖然看似不適應,因我們潛意識總想修復過童年的傷,通常,長大的親密關係正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若我們對此無意識,則會一直落入負向的關係樣態......
Thumbnail
2022-09-20
12
人智學觀點的失智症 - 遠離精神生活的疾病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Thumbnail
2022-09-19
6
創傷藏在乙太的記憶之流裡,顯現於十二感官中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
Thumbnail
2022-09-17
8
做了一場關於夢的夢我們是一群會做夢的原始族群,夢是過去心靈的儲藏所,也是未來的芽苗。 當我們開始覺得一般人的夢毫無意義,只有酋長、巫醫的夢才有意義,我們便將夢的意義託付給他們,因為部落的存在,要依靠他們,因此我們不再做夢,即使作夢也認為是無意義的。 某一天,酋長、巫醫卻說,他們不再做有意義的夢了。
Thumbnail
2022-08-12
10
綠野仙蹤為我們述說發不出聲的內在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前行,以尋求自我實現,殊不知可能因為否認生命本能、直覺與我們內在男性女性的自我,逐漸走向自我分裂的狀態。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也都有狗狗托托、稻草人、樵夫與獅子,在生命的旅途中,經歷受傷與復原的循環。然而越能與內心的稻草人、錫樵夫、獅子的相遇,越能讓身心逐漸一致。
Thumbnail
2022-07-08
9
你的溝通姿態可能帶著未完的創傷我們傾向於在生命的早期學習這些溝通方式,隨著成長,也許會逐漸發現溝通姿態的不適應而進行調整,但是當我們處在壓力下或再次經歷過往類似受傷情境時,我們可能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回到這些早期的防禦溝通模式,其是為了消除或避免再次經驗到,因曾經受傷而長出的羞愧、恐懼、麻木、罪惡感......等等,被拒絕....
Thumbnail
2022-06-22
18
如何創造心理治療的慵懶氛圍你的身體、你的聲音、你的情緒、你的話語、你的眼神、你的呼吸......都在這裡,他透過感官與語言,時而靠近你,時而靠近自己,在這來回過程中,使雙方都能感受到身心受到調節的片刻。在這過程中,其實正使用著共同調節的互動,藉此來讓彼此身心穩定及對安全感的連結......
Thumbnail
2022-06-12
8
渴望被理解,使得生命如此不安。往往在面對生命中,關係的困境時,她總會對自己說: 「真的是我的錯嗎?」 「為什麼我總是焦慮、易怒、不安?」。 看起來她是真實地表達自己,但其實在她的話語裡,選擇了一個看似安全,卻不小心遭來傷害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2022-06-04
14
錨定「冷漠」的最後一塊拼圖─暗自決定(薩提爾學習經驗)在那一刻,你暗自下決定不再感受,創傷如船錨般,硬生生地將你的成長置放在港口破舊的棧道旁,已沒有勇氣出航,也無力回家。
Thumbnail
2022-05-11
9
竊聽的夢境在緊繃神秘的氛圍,我穿著武士服跟隨一名穿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女性,在日本古代的房子裡,我們好像有什麼樣的需求,去找一名穿著和服的男子,那男子帶我們到一個房間。 房間略顯昏暗,一個靠近窗戶的木製衣櫃,看起來老舊斑駁,上層是推拉的兩扇門,下層是抽屜式的。我們三人坐進上層衣櫃並將門關上,突然衣櫃緩緩下降。
Thumbnail
2022-05-06
9
沉溺關係的癮我逃離了妳,卻也困住了我 只剩顫抖的雙手,看著離去的妳 拿起唯一的火柴盒,點了快樂 卻總是遺留燙手的痛苦 不知道要丟下多少根火柴 才願意面對逃了多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5-02
7
在三元、四體的架構下,建構六極性與十二感官(1)多數我們在華德福學校會用四氣質看孩子,當我們僅是理解氣質後,會讓我們停留在那裡。如孩子的星辰身有較強優勢,是風向特質。當理解孩子的表徵行為,會嘗試平衡孩子狀態並讓其自然發展。 平衡帶來危險,因為可能是療癒的表象,若僅看見脆弱,卻可能落入疾病化的思考路徑。因此,療癒需要具備平衡與治療兩個要素。
Thumbnail
2022-04-09
11
握起手,為強迫症建立連結─純粹強迫想法的治療方向對她來說,強迫想法像是一道好不容易築起的城牆,抵擋那不願意出現或恐懼的想法進到城牆內。 只要疑似會破壞城牆的任何行為與想法,都會被她拒絕在外。因此,她拒絕服藥,因為擔心吃藥會摧毀城牆,即強迫想法減少。
Thumbnail
2022-04-06
8
在Podcast 聆聽的故事 ─ 【黃宗潔書評】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千里凝視》那是雪花隱喻著阿茲海默症的腦內斑塊,既美麗又悲傷的畫面,那畫面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智症母親清醒時的哀傷與低鳴。而身為照顧者的子女,也許就如井上靖說:「我沒有權利要求母親回憶過往」,甚至記得當下。也因為這層理解與不捨,如泥作般刮除了些許疲累與咆嘯,使我們得以無盡地照顧下去。
Thumbnail
2022-03-28
8
在Podcast 聆聽的故事 ─ 【黃宗潔書評】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千里凝視》那是雪花隱喻著阿茲海默症的腦內斑塊,既美麗又悲傷的畫面,那畫面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智症母親清醒時的哀傷與低鳴。而身為照顧者的子女,也許就如井上靖說:「我沒有權利要求母親回憶過往」,甚至記得當下。也因為這層理解與不捨,如泥作般刮除了些許疲累與咆嘯,使我們得以無盡地照顧下去。
Thumbnail
2022-03-28
3
4種情感依附風格的輪廓與自助解方我們的傷害不會在孤立的狀態中發生,所以治療也不能在無他人存在下發生。我們的傷害與脆弱需要人際連結的修復,我們無法獨自療癒。 ─ Arielle Schwartz
Thumbnail
2022-03-2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