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清

皓清

51 位追蹤者
對於故事中的人事物我習慣蒐集更詳細的資料,有些幫助我更瞭解故事本身,有些為我開啟新的人生視角。也歡迎跟我分享在同樣的故事裡,你的角度看出了甚麼觀點。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陪我一起挑戰既有思維,學習擴展視野、多方理解。 https://linkby.tw/novelplugin
由新到舊
《烏鴉女孩》北國烏鴉捎來的悲報《烏鴉女孩》中有些場景是為了測試出版商的底線,雖然最後出版商照單全收,但隨著奧地利爆出一起駭人聽聞的監禁案,約瑟夫·弗里茨監禁了自己的女兒長達24年,並在長年的性侵中受害人伊麗莎白·弗里茨產下7子的荒誕悲劇下,《烏鴉女孩》劇情中就沒有什麼部分是太過於離譜過份了。
Thumbnail
2023-08-03
7
《國際浮書譚》當讀書心得演變成扼殺出版自由的工具本來讓人引頸期盼能帶來改變的Amazon收購案發生之後,Goodreads在書籍評論、管理及社交方面卻始終沒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改變,而更糟的是,由於疏於管理及維護,這個曾是愛書人天堂的網站,現在卻變成讓作者畏懼淪為被害人的犯罪溫床......
Thumbnail
2023-07-27
7
你這傢伙會不會笑啊?《能面檢察官》由於設定太過單純,我中途開始擔心故事可讀性,因為深度不足的角色只會讓類似的衝突重複發生,進而讓讀者感到疲倦,就在這時,中山七里有段場景的安排讓我印象深刻......
Thumbnail
2023-05-19
4
《人骨拼圖》主角越痛苦、故事越迷人美國犯罪小說家米奇·斯皮蘭說:「讀者不是為了半途而廢而閱讀,而是為了讀完一個故事。(People don’t read books to get to the middle. They read to get to the end.)」
Thumbnail
2023-02-08
6
血緣僅承諾羈絆,我們卻誤解為永恆-宮部美幸《誰?》提到家人,你會說自己「認識」或者「知道」對方?或者這不重要,對你來說,家人只是一個「存在」?
Thumbnail
2023-01-12
10
因包袱而缺了痛快的搖滾-《下北澤搖滾推理事件簿》希望如果這系列還有延續,可以往更多職人的路線發展,否則就浪費音樂雜誌編輯的設定,也就失去這系列的特色了。
Thumbnail
2022-04-30
6
用最壞打算看待人性的老嫗神探—珍.瑪波我不記得自己何時、何地、為何又如何挑出新角色珍.瑪波的,可見當時並沒有要發展這角色的打算,甚至不知道有一天她會和白羅分庭抗禮。
Thumbnail
2022-04-13
6
國際浮書譚之玖—美國譯者消失之謎翻譯書在美國市場可說是寥寥無幾,連帶譯者都彷彿消失在這多元社會裡,到底翻譯本出了甚麼問題?還是追根究柢,我們根本不需要翻譯書?
Thumbnail
2022-03-09
3
國際浮書譚之捌—那天槌下,沒死的蜘蛛反倒歷史留名我的想像力就是因此而萌芽。 也為此被扼殺。 我們常常遺忘一件事,世界不僅僅只有一個共識,而是眾多共識交集、碰撞而成。
Thumbnail
2022-02-17
9
國際浮書譚之柒—校園禁書目錄(下)保衛圖書多元性的守護者聯盟圖書館員為何在審查制度成為第一線違反法令的族群?閱讀自由到底該讓誰擁有決定權?當被剝奪閱讀選擇時,有一群人默默的開始吹起反攻的號角......
Thumbnail
2022-01-13
5
國際浮書譚之柒—校園禁書目錄(上)當書籍被用來撕裂國家近期,美國部分州例如維吉尼亞、德克薩斯等,都出現了對於圖書政策不滿的聲音,有些民眾認為特定關於種族、平等及性的書籍,不應該在校園圖書館中提供給學生閱讀,而州政府也開始紛紛宣布要制訂相關審查的法案。
Thumbnail
2022-01-07
8
最終,謊言會自己站起來/《布拉格墓園》西莫尼尼原先只想展現自己的技藝,以假亂真的偽造手段只是為了追求財富和地位,但沒想到作品卻活了過來,開始往未曾預料的境界發展,而到了最後,現實和作品間已然沒有該分隔兩者的界線......
Thumbnail
2022-01-03
9
將塵世砂土化成無暇琉璃/《塵埃與灰燼》神有沒有名字?我們都一樣敬畏上帝,也享受著上帝的關愛,然而為何要互相殘殺來證明自己值得主的垂憐?又為何祂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民受苦,而不施捨甘霖?而我們要用一輩子去追尋一個答案,值不值得放棄愛她來證明愛祂.....
Thumbnail
2021-12-13
5
國際浮書譚之陸—世界最強男人榮獲年度最古怪書名獎年度最古怪書名?這是甚麼古怪的獎項?而今年獲獎的竟然是世界上最強的男人,他到底有甚麼魅力,在六位競爭者裡奪取了半數以上的選票?
Thumbnail
2021-12-10
10
燃燒吧!燃燒吧!教堂~~/《上帝之柱》建築工湯姆想要蓋一座大教堂、但受迫於環境與寒冬,他面臨出售工具歡取溫飽的困境;修士菲利普為了整治王橋修道院,讓神之處恢復昔日榮光,他只能跳下世俗泥沼玩起權力遊戲;郡主艾蓮娜有著治理父親領地的自信,人生卻面臨家庭崩解、淪落街頭受人詆毀的困境......
Thumbnail
2021-12-03
7
國際浮書譚之伍—BDS運動是甚麼?作家淌入以巴渾水!而是因為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槓上以色列,還被該國政府指責是反猶太人士?!到底發生甚麼事,讓她被扣上這頂大帽子?
Thumbnail
2021-12-03
4
國際浮書譚之肆—只聞其聲不見其書的諾貝爾文學獎2021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坦桑尼亞出生的英國小說家阿卜杜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然而市面上竟為何找無書?是誰從中作梗掐住了讀者的殷殷期盼?
Thumbnail
2021-11-26
4
國際浮書譚之參—藏於書背的佚失中古英雄詩歌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裡,倫敦瑪麗王后學院的塔瑪拉·阿特金博士正進行著16世紀時書籍回收在利用的研究,然而一件轟動文壇的事卻在她翻閱古書時,悄悄發生了......
Thumbnail
2021-11-20
9
國際浮書譚之貳—狂暴企鵝的誕生美國五大出版商之一企鵝藍燈書屋的母集團博德曼公司即將收購CBS旗下的出版商西蒙與舒斯特,此一收購案引起美國司法部的注意,並決議提起訴訟案以試圖中斷進行中的收購程序,到底美國司法部看到了甚麼問題?而出版商處心積慮壯大自己,是否真能在市場中取得與亞馬遜一站的實力?
Thumbnail
2021-11-12
3
壹之浮書譚—推薦書單風波/站到歌利亞肩上的大衛參考推薦書單來作為選書依據很常見,但這些書為什麼會被選上,而又是誰具備選書的資格?獨立書店在現今世上越來越難生存,尤其電商帶來的通路及價格優勢更是難以匹敵,但大衛卻殺出一條罕為人知的險路⋯⋯
Thumbnail
2021-10-11
4
經典卻評價正負兩極的創世作—《殺人十角館》1950年代的日本推理文壇盛行著社會派的作品,被社會議題束縛的角色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然而作為推理的根本–論述及推導–卻逐漸凋零且看似沒有活路了,《殺人十角館》是如何救起這個世代?卻又被時代所淘汰的?
Thumbnail
2021-09-21
5
寫到我分不清楚是1948還是1984-《一九八四》當政府主宰一切時會發展成怎樣的未來?在英國長大的歐威爾歷經印度、緬甸及西班牙等國際歷練後,培養出自己的政治觀點,並應用在作品裡,但孰料自己的作品竟成了美國打擊異己的政治工具.......
Thumbnail
2021-09-06
2
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找到自己 - 《成為真正的人》鄉土文學被用來指涉成階級鬥爭的工具?風聲鶴唳的年代,文人們可能一夜間成階下囚。為什麼要把書名訂為成為真正的人,甘耀明想傳達的是甚麼意思?
Thumbnail
2021-08-18
7
In consiliis nostris fatum nostrum est-羊男的迷宮吉勒摩.戴托羅靠著和墨西哥提名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成名,更因此得到與好萊塢合作的機會。然而這次的經驗卻差點成為他最後一次與美國合作,甚至在日後受訪時他還承認比起父親被綁架,這合作更令他頭痛.....
Thumbnail
2021-07-27
2
來過、活過、愛過,已足夠 - 《楚留香新傳》如果說金庸架構了武林,古龍就是那為其中人物添增血肉的功臣。楚留香不是如傳言中的多情種子,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對不起的將是古龍筆下那些堅毅、自信又負責任心的俠女,你怎麼能把她們視為香帥的附屬品呢?
Thumbnail
2021-07-13
6
有了陰影還會是完整愛情嗎?—《被埋葬的記憶》失去美好往事有多可惜,我們都想找回往昔的悸動。但對於遺忘是不是也適用於不願回首的曾經?當攪亂一池清水試圖撈出沉澱已久的淬鍊結晶時,也應該知道只要觸動些許湖底淤泥就會染濁所有可見的麗景......
Thumbnail
2021-07-03
4
日本呼喚我,美國需要我,偵探很忙的 -《福爾摩斯與第五心》消失在眾人目光前的福爾摩斯這次受託來到美國調查一件可疑的自殺案,英國作家亨利詹姆斯被拖進這場漩渦,整件事最可疑的莫過於福爾摩斯竟懷疑自己只是小說人物?而他自白捏造的莫里亞蒂,又怎麼會遊蕩在華盛頓街頭?
Thumbnail
2021-07-02
2
我們所見聞的一切都是假想現實-《姑獲鳥之夏》 古老的久遠寺家傳出令人恐懼的謠言,懷胎二十個月的婦女、失蹤一年半的丈夫、蛙臉嬰兒的詛咒還有那謠傳已久疏髮童子的附身家系,京極夏彥如何從日本和中國的妖怪文化來解構這樣令人前所未聞的詛咒?
Thumbnail
2021-06-17
5
我守護人類生命的聖潔與價值—《完美殘骸》為甚麼會發生連續棄嬰案?如果是不被需要的存在,那墮胎為何會是不能接受的答案?台灣和蘇格蘭在人工流產的議題上有甚麼相似處?台灣現在要面臨的問題,竟然已經開始影響家庭的穩定性.....
Thumbnail
2021-06-10
3
人生有歡樂,但痛苦並不少於歡樂-《奇風歲月》《奇風歲月》揉合了少年成長、謀殺、南方哥德和種族隔離等議題,是一部無法分類的傑作,但作者羅伯麥肯曼卻在這樣的人生巔峰之際,選擇告別文壇近十年之久,會是甚麼原因讓他不情願地做出急流勇退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2021-05-21
1
姻緣如四季輪轉的國度 - 《這個世界的春天》 日本江戶時代的緣分如季節交替,因心魔而被逼宮的藩主無法當面與妻子訣別,為求尋回正常的自我,他在眾家臣的幫助下直面自身的黑暗,卻意外發現家族的過往竟早已被邪靈給詛咒......
Thumbnail
2021-05-05
2
全體都要一起共赴黃泉的話,玉碎作戰就會成功-《全員玉碎》漫畫大師水木茂在執筆27年後,推出一本以戰爭題材為主的漫畫,用黑色幽默描寫惡劣環境的衝突、告訴世界用一隻手的代價換回生命有多值得,卻又多可笑。然而最大的諷刺卻遠在書本結尾之後,讓人憤怒且哭笑不得...
Thumbnail
2021-04-25
7
人家返鄉想人生,我卻只想的到飲料和雞排-《鬼地方》「我們的文學,對歐洲人來說,是很不合理、很異常的東西。但是那不只是為了衝擊才故意製造的衝擊。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本身就是一種衝擊。」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Angel Asturias)1967年
Thumbnail
2021-04-08
4
如果結局客戶就是不爽住,那就是本神作 -《北光》仔細想想,家庭最初的組成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所組成的,而中間串連的是沒有邏輯的情感,正常來說我們不會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未來,但家庭卻是需要兩個陌生人的犧牲才能撐起來,也因此我們都要更關注對方做出的奉獻,否則只會因為自怨自艾而僵化了應該保持彈性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3-27
3
《達文西密碼》-代理上帝的染血話語權作為一部書籍改編電影,「達文西密碼」完美的呈現了影視化的優點和缺點,從優點上來說,在透過模擬歷史場景及機械細部運作動畫與演員場景間的穿插,可以讓讀者立體並真實化自己原有的想像,文字不再是硬板板的筆劃。
Thumbnail
2021-03-16
3
《魔笛》讀後-童話就是要不斷地殺人 陳浩基先生在《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一書裡,分別以、和等三篇故事為主軸,在符合當時歐洲的時空背景下,以實證方式推導出符合邏輯的現實情形。
Thumbnail
2021-03-03
1
《楚留香傳奇》讀後-盜帥夜留香,銷魂不知在何方(上)在我印象中的楚留香已經完全是宇峻科技所給的意象了,屢屢回讀這部作品,總是會把遊戲中的腳色再拉出來演繹一番,好像他們是活生生的人,莫名又燃起一種老友重逢的感覺。
Thumbnail
2021-02-21
4
春節看甚麼?來本萬聖節馬戲團吧!你發現有個燈光範圍外的地方暗不見物,但你偏偏好像看到影子一晃而過,不確定是街燈閃了一下還是真有甚麼在黑暗中爬竄......
Thumbnail
2021-02-07
2
《歷史學家》讀後感,主的僕人變成主的敵人我親愛而不幸的朋友: 吸血鬼已經成了一種具影響力的流行文化 讀完伊麗莎白.柯斯托娃(Elizabeth Kostova)的《歷史學家》一書,如果你沒有對本文的開場白有感,那顯然你是讀到昏頭了......
Thumbnail
2021-01-28
2
《播磨丸》讀後,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衝突 這本台灣歷史小說出自一位執筆時已68歲的資深編輯李旺台,我喜歡這樣帶著親切感的名字。這本書在2016年首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獲得佳作,而當時首獎從缺。在這小說獎能獲得佳作已是難能可貴,至今所辦理的4屆中只有柯宗明先生的《陳澄波密碼》獲得過首獎,其餘都是從缺。
Thumbnail
2021-01-08
7
《花葬》讀後-如花落的大正時代連城三紀彥(れんじょう みきひこ,1948年1月11日-2013年10月19日 )是推理與愛情小說雙棲的作家,寫作風格著重文藝性,在幻影城先以推理小說出道,接著轉為創作戀愛小說,也創作出知名的作品「情書」。花葬被視為他在推理小說的經典集,其中的短篇故事裡多以男女之情為主。
Thumbnail
2021-01-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