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白話文運動

法律白話文運動

155 位追蹤者
專注於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新媒體,以獨立及專業的精神,在紛擾的年代傳播法律知識與評論。
由新到舊
法律白話文運動|江湖在走、避雷要懂——影音創作必讀的著作權大補帖!本文由 vocus 成長學院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撰寫。在自媒體時代,影音與圖文都是主流,要考慮的眉眉角角也不少,因此成長學院特別邀請法白分享:在創作影音時哪些基本知識要有、哪些地雷不要碰,才能盡情發揮創意的同時,尊重他人著作權益也避免觸法。
Thumbnail
2023-04-26
37
王鼎棫|回顧2019,關於民主法治的十個重大事件與判決(下)承上篇,這次我們會談到另外五大事件。隨著電影「小丑」的熱度,劇情多少觸動我們生命經驗的共鳴,其翩然起舞的姿態,反映了如果問題本身沒有徹底改善,是否形同默許不義改用不同形式,在大城市裡繼續蔓延?正因如此,以下就針對十個民主法治的重大事件,一起透過相關背景爬梳與爭點討論,展望明年吧!
Thumbnail
2020-01-27
2
王鼎棫|回顧2019,關於民主法治的十個重大事件與判決(上)民主法治是否能承接所有有需要的人?隨著電影「小丑」的熱度,劇情多少觸動我們生命經驗的共鳴,其翩然起舞的姿態,反映了如果問題本身沒有徹底改善,是否形同默許不義改用不同形式,在大城市裡繼續蔓延?正因如此,以下就針對十個民主法治的重大事件,一起透過相關背景爬梳與爭點討論,展望明年吧!
Thumbnail
2020-01-20
4
江鎬佑|能投票就是民主嗎——香港區議會選舉落幕,給了台灣什麼提醒?反送中運動歷經數波行動的升級,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高達七成有投票權的港民,用選票為這場運動標上重要的逗點。結果來看似乎「泛民大勝」,但若從得票率來看,事實上僅是維持了泛民 v. 建制約6:4的比例。這是否算運動成功,恐怕仍須商榷;且若觀察香港本身的體制,這場比賽本就是一場先天不公平的賽局。
Thumbnail
2019-12-09
3
黃哲融|國家執法的界線在哪裡──香港警民對峙中的警察暴力與「酷刑」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沒有因特首撤回《逃犯條例》而平息。在一連串國際特赦組織公布的調查報告中,不得不承認港警也處於失序狀態。香港作為《禁止酷刑公約》適用方,其行為多已違反規定。因此,本文將從國際人權法的觀點出發,以香港事件作為借鏡,著重說明禁止酷刑的重要性和國家禁止酷刑的義務。
Thumbnail
2019-11-20
3
李柏翰|台灣的特殊處境與國際人權規範在地化台灣連續數年未收到世衛邀請函,政府與民間團體年年向國際社會抗議:台灣人民的健康人權被政治綁架而遭漠視。當然不只世衛,事實上整個聯合國人權制度都將台灣拒於門外。面臨如此困境,台灣人還是發展出了一套具有台灣特色的人權規範監督機制。就此,本文將介紹台灣如何自成一格獨創國際人權法之實踐方法。
Thumbnail
2019-09-25
7
李柏翰|未完成的去殖民——不完整的模里西斯與回不了家的查戈斯島民今年在英國除脫歐外,還有另一件國際法事件——國際法院於2019年2月作出諮詢意見,認為英國1965年把查戈斯群島和當時仍是英殖民地的模里西斯分開,違反查戈斯人的自決權,而當時模里西斯的去殖民程序不完全符合國際法。因此英國今日對「英屬印度洋領地」(BIOT,即查戈斯群島)的持續管轄是一個國際不法行為,
Thumbnail
2019-08-21
3
黃建智|長榮罷工訴求中的「勞工董事」是什麼?其他國家的制度又如何?年初長榮航空的勞資糾紛持續延燒,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今年6月4日走上街頭捍衛勞工權益,主張諸多訴求希望資方聽取採納。多項罷工訴求中,令人矚目的大概是「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此主張引起社會關注,更使得法界開始討論勞工董事的設置必要性。但到底什麼是勞工董事呢?有前例可循嗎?
Thumbnail
2019-07-19
2
曾柏彰|最陌生的熟悉人:台灣長期照顧政策中的外籍家庭看護工2018年據內政部公告,在台灣每7人中便有1人是高齡人口。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亦即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之20%。作為亞洲高齡化速率最快的國家,台灣將不能再依賴其他地區之經驗,而須積極尋找屬於自己未來的長期照顧出路;也因此我們應該正視此領域中最重要的第一線人力:外籍家庭看護工。
Thumbnail
2019-06-27
3
李濬勳|國際法下,國家「履行的意義」2019年伊波拉再次爆發,一發不可收拾。無力監控伊波拉病毒的剛果既是WHO會員國,也是國際衛生條例締約國,導致伊波拉在非洲大爆發,我們該譴責剛果怠於履行國際義務嗎?一個國家加入國際條約,但礙於科技能力沒辦法履行國際義務,這時我們應如何處置?此時國際法怎麼做,才能讓各國的「履行」與「不履行」有意義呢?
Thumbnail
2019-05-27
3
宋湘庭|RCA案上訴審中的金堡旋風:法庭內的敘事手法由RCA受害員工組成的員工關懷協會於2015年在台北地院獲得勝訴。然而賠償金額不足以支付員工罹癌後所需的醫藥費,甚至許多罹病員工無法獲得賠償。面對不願意負責的母公司,關懷協會提起上訴,高等法院經兩年審理,宣判RCA等四家公司須連帶賠486人,金額增加到7億1840萬。
Thumbnail
2019-05-06
2
吳宗翰|烏克蘭總統大選——喜劇演員即將入主班柯夫街?!就在英國脫歐鬧得紛紛擾擾之際,在歐陸東邊有另一件重要大事也如火如荼進行。2019年3月31日烏克蘭舉行第七屆總統大選。本屆選舉最為引發關注的焦點在於現任總統Petro Poroshenko能否能順利連任?如果不能,新的班科夫街主政者會對現行基輔的親歐抗俄路線做出調整?調整幅度多大?
Thumbnail
2019-04-12
2
林大鈞|淺談公營事業中「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法規適用問題「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是公營事業從業人員中的主力,同時具備公務員的公法色彩與勞工的私法元素在賦予其運用上彈性的同時亦造成其適用法規上的不安定性,本文試簡述公營事業中「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之性質,並以勞基法第84條為中心,探討此類人員如何適用公務員以及勞工法令以最大限度保障其權益。
Thumbnail
2019-03-10
1
謝孟珊|金融科技的浪潮襲來——機器人投顧的法制議題分析機器人投顧(robo-adviser)依其服務內容,須適用傳統投資顧問法制,並向主管申請取得經營執照。但以美國和台灣為例,對於機器人投顧應該如何滿足這些義務,都還沒提出強制的規範,顯見這個議題仍在發展之中。本文介紹美國近期在機器人投顧的法制議題發展,繼而說明我國法的狀況,最後提出對本議題的展望。
Thumbnail
2019-02-19
3
郭榮彥|市場變小了?如何促進律師產業的創新動能近年隨著律師人數增加,許多報導開始出現「流浪律師」這個名詞,市場上也開始有律師金飯碗失靈的耳語。未來律師只會持續增加,筆者長期關注律師產業發展,與不同類型的律師交流,認為擴大市場規模絕對是現在律師產業的當務之急,而修改不合時宜的規範,讓整個環境可以孕育出充分的創新動能,則是拓展市場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19-01-28
2
法白VIP專屬優惠購物區法白新書《召喚法力》上市了、紙膠帶用完了、筆記本寫完了、想買《江湖在走》送親朋好友...但法白VIP的專屬優惠購物區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19-01-08
1
劉立耕|什麼是亮票?法律應該禁止亮票嗎?選舉投票是台灣民主實踐的重要方式,而這個實踐的程序則是依照憲法與許多法律規定而來;它們都揭示著,選舉應該遵循著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原則。本文將梳理法律禁止亮票的規定及其目的,其中分為人民直選與代議士選議長兩部分,分別來看看這些規定是否合理,有沒有需要我們反思的地方。
Thumbnail
2019-01-02
1
陳冠瑋|大法官釋憲與公投效力的基礎介紹1124的大選與公投沸沸揚揚落幕了,通過的第10、12案與大法官在2017年作成的「釋字第748號解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效力如何?這是很多人目前的疑問。由於,這牽涉到對於大法官釋憲制度和公投制度的基本了解,本文嘗試透過對這兩個制度的基本介紹,協助閱讀者在觀察後續發展或形成個人意見時,有一點基本
Thumbnail
2018-12-07
6
張陳弘|GDPR適用與否?——「誰」的「什麼行為」受到規範呢?今年早些時候有個熱鬧消息,各網站都大動作要求訂閱戶重新確認授權個資分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是基於保護個資,並為有效因應新興科技,歐盟於2016年通過「一般性個資保護規則」(GDPR)——全面取代1995年通過的個資保護指令。但新規定到底說了什麼呢,誰受規範呢?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吧!
Thumbnail
2018-11-06
3
陳志寧|給個存款簿而已,怎麼就變詐欺幫助犯又涉嫌洗錢了?在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人民不堪其擾,但你知道「傻傻被騙」本身也可能會涉及幫助詐欺兼洗錢嗎?2016年12月28日洗錢防制法修法擴大打擊範圍,其實不算新聞了,但似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本文就來告訴你立法者跟法官是怎麼想的。
Thumbnail
2018-10-18
5
吳子毅|台北城司法之路去過法院嗎?國家權力的重心集中在台北城內,司法權亦然。以台北城為基準,小小城內有司法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北地方法院,從憲法解釋到普通審理一應俱全。為什麼法院會如此集中於一地?今天我們來回顧歷史,找尋台北城內司法之路——綜觀法院建築演進過程,台北城司法之路,實為台灣司法轉變的縮
Thumbnail
2018-09-20
6
劉珞亦|大法官,那些戒嚴時代的「威權守護者」大法官理論上是「憲法的守護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時保護人民避免受國家侵害,但當我們回到戒嚴時候的台灣,這群人恐怕只是威權體制的守護者。透過本文作者想探究:司法的轉型正義在哪?自1945年以來,從二二八事件到一連串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我們有好多好多受害者,可是加害者呢?誰該為這些事情負起最大的責任?
Thumbnail
2018-08-20
7
顏聚享|分裂或分離?從東西德與南北韓的案例看台灣所謂的「國家分裂」不易與傳統的「分離獨立」區隔,近代只有兩德能作為代表案例。而由於中華民國或台灣人民並不如此主張,這種地位也無法套用在台海關係上。台灣地位的提升,仍有賴台灣住民對於自身地位的明確表述。
Thumbnail
2018-08-02
8
陳冠仁|自文化部審査中國書籍爭議兼論我國文化行政法之困境台灣似乎已離報禁、禁歌與禁書的時代遠矣,但近日文化部因函告要求出版社將於台出版之中國書籍「補件」送審,觸動了人民的敏感神經。本文認為國家應扶助多元文化,以符憲法對於國家的期待,而非以內容事前審査之機制干涉,致人民無法近用。否則不只有可能有侵害人民基本自由的疑慮,亦對邁進文化國的路上蒙上一層灰。
Thumbnail
2018-07-12
3
曾韋綸|區塊鏈如魔戒,你能抗拒它的誘惑嗎?日前各國都有消息指出政府要開始管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技術的發展。不過,到底什麼是比特幣,什麼是虛擬貨幣,什麼是區塊鏈?這些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去中心化的技術是否真創造出一個「無法地帶」?區塊鏈有如魔戒——投資時,只有完全理解它的風險和內容,才能真的戒慎恐懼,否則也只是在賭博。
Thumbnail
2018-06-21
5
葉明叡、劉珞亦|民主國家有辦法讓宗教歸宗教、苓膏龜苓膏、傑尼龜傑尼嗎?台灣不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沒有獨大的宗教,政府也不該獨厚特定宗教。總之我們的生活經驗中,不用依照某特定宗教的教義規範來互動等。作為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台灣島上實施的憲法對於宗教自由仍有明文保障。不過憲法中所有的權利都不是絕對的,權利之間需要互相權衡,而到底宗教自由的界限在哪呢?
Thumbnail
2018-05-31
3
高睿甫|性交易面面觀:法制沿革中的性別意識2011年11月社維法修正後,訂定「娼嫖皆罰,但專區例外」的基調,但迄今六年半,仍沒有地方政府設立專區。事實上,性專區制上路後,有太多評論都將重點放在「誰敢設置專區」。但當討論到「性交易為何需要管制」,就會聽見許多直男癌的言論。本文試著從《違警罰法》時期的規定開始,檢,檢視近75年來的規範變化。
Thumbnail
2018-04-27
1
廖昶鈞|太魯閣亞泥案:礦業、環保與原住民2017年,齊柏林導演在花蓮山區拍攝《看見台灣2》時不幸罹難,身前「亞泥比五年前挖得更深了」的感慨引起全國對亞泥在太魯閣開採問題的關注。本文想探討的是:為何遠東集團的亞泥可在原住民保留地上開採礦業長達四十多年,未來還可再開採至少二十年?
Thumbnail
2018-04-15
2
劉立耕|毒品面面觀——毒品、人、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多重關係逮捕毒販是警察的工作,查扣毒品走私是海關的工作,將毒販關進大牢加以處罰則是司法、矯正機關的工作。所以只要「我不碰毒品,毒品就跟我無關」。但真是如此嗎?直觀而言或許沒錯,但毒品對社會影響甚大,而現行政府遏止毒品的手段似乎存有許多缺陷而無效,也未認清「使用毒品是個過程,而非一個結果」的事實。
Thumbnail
2018-03-12
2
梁家昊|從訟師到律師,打官司是中華文化的「不優良」傳統? 「律師」在當代社會中已是常態性的存在,但我們似乎從來都沒有好好研究過「律師」這個職業到底從何而來,所以我們只能從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威龍闖天關」、「算死草」中的方唐鏡、宋世杰及陳夢吉等角色,
Thumbnail
2018-02-23
3
張偉志|為什麼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不該是《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基本生活費用?<p>原本,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立意相當良善,因為法案推動者知道要好好整頓所得稅法第17條非常不容易。只是,施行細則第3條卻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放進去,嚴重破壞母法的美意。</p>
Thumbnail
2018-02-01
2
顏聚享|紅十字會專法廢止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何去何從?<p>在2016年引起輿論風波,最後廢除紅十字專法的處斷,不應該是最終處理方案。讓紅十字會取得官方承認雖無關台灣的國家地位,但能與中國區隔,更可以彰顯台灣在人道工作上的努力,並且實質作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一部分。</p>
Thumbnail
2018-01-16
1
李柏翰|《世界人權宣言》七十週年,讓我們談談人權的政治<p>人權與國際團結的關係受到歐美日韓一致反對,因為標題雖是團結,但實質內容是在批判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強調國際團結並不只是援助或慈善,而應從改善不平等的國際經濟關係做起。</p>
Thumbnail
2017-12-10
1
顏聚享|滿足所有國家條件的「台灣」——凝視中華民國這堵高牆<p>在50年代的解密文件,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材料證明當時蔣介石與其重要首長認知到台灣領土主權仍不在其手上,但往後數十年,中華民國體制向來對外主張擁有台灣的領土主權,這種主張又跟認定台灣的法律地位有什麼關聯呢?</p>
Thumbnail
2017-10-24
4
李柏翰|假如我誰都不是——《日惹原則》十週年,然後呢?<p>「介於」A與B的狀態,既非常態卻無法脫離常態——強調兩極之間、兩者之中,反證了兩極與兩者的存在及其正當性。雖意在攪亂框限卻加深了界線的意義。於是,當針對常態提出質疑時,往往又會導向逐漸確定而僵化的答案。</p>
Thumbnail
2017-10-11
1
朴栽亨|論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及轉型正義<p>韓國憲法第1條規定:「大韓民國為民主共和國,大韓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一切權力來源於國民,亦即韓國是民主主義國家,並國家的主人是國民。」對國民施以暴力鎮壓等不正當方法篡奪爭權,並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權。</p>
Thumbnail
2017-09-27
2
法律白話文運動|我要保障的國籍,不做恐懼的移民<p>新移民在臺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惡法下,因為衝突或糾紛而遭到舉報為「假結婚」的狀況卻時常發生。加之新移民因為文化及語言、經濟、不諳台灣法律等因素,難以透過訴訟程序來保護自己。</p>
Thumbnail
2017-09-20
4
李柏翰|「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留心當代的被消失人口<p>「強迫失蹤」不僅關乎受害者個人的人身安全、言論自由等權利,更導致社會失序或寒蟬效應等終極效果──《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規定了:大規模、廣泛、有系統、針對平民的強迫失蹤情況,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行。</p>
Thumbnail
2017-08-24
1
法律白話文運動|檢察官如何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辦案?談補教名師不被起訴的3個理由<p>性侵害被害者面臨法律舉證上、心理上、社會眼光上的多重弱勢,社會若想要幫助被害者能做的是從自身做起,尊重每一位與你發生感情、關係的人,不綁架利用他人,畢竟法律能處理的就只有性侵害,而不處理愛恨糾葛。</p>
Thumbnail
2017-08-23
4
廖昶鈞|司法改革紙牌屋——國是會議可以做什麼?<p>從今年司改國是會議展開以來陸續做成許多決議,像是「通姦除罪化」跟「全面律師代理」等,到底這些決議能有什麼樣的性質?是否等於立法院必須照決議立出法律、行政院要依照決議實行政策、法官要朝著決議做出判決嗎?</p>
Thumbnail
2017-08-09
1
王鼎棫|裁判憲法審查,襲來!<p>當人民的自由權利受到違憲裁判侵害,且現行審級制度不能有效加以排除時,若不提供裁判憲法審查,則憲法保障基本權的規定,將形同具文;尤其,法院救濟管道為國家所獨占,開放與否受國家掌控,人民並不得求之於社會。</p>
Thumbnail
2017-07-18
1
劉珞亦|我就是不愛國,為什麼不能燒國旗?<p>一面國旗,並不是對每個人意義都是一樣的,對於某些族群可能是一種熱血的揮灑、也可能是一種鮮血的屠殺。若國家一定要公民對於這面旗子有一定的樣子,這樣我們看到這面國旗時,是想到自由的光榮,還是聲音的壓迫呢?</p>
Thumbnail
2017-06-16
2
江鎬佑|戒嚴時的法律可以拿來指揮民主時代的警察嗎?<p>在人民法治水準逐步提升,民主化亦逐漸成果的台灣,對於過往制度的看法未必要全盤否認,或許可以從制度設計的緣由、目前運作分析狀況及未來治理期許去著手檢討。</p>
Thumbnail
2017-06-15
1
李柏翰|從越界者眼中看見國際人權法的極限:難民與無國籍人<p>難民問題似乎離台灣人非常遙遠?其實不然,在台灣歷史上,有很多「被消失」於社會目光的逃難者和流離失所的人;也曾經有人因為台灣尷尬的國際地位,而連帶「被成為」難民的。</p>
Thumbnail
2017-04-24
1
楊貴智|徐自強案21年——真相遠在天涯,死刑近在咫尺<p>能夠積極證明徐自強犯罪的積極證據,就只有黃春棋和陳憶隆的指控,沒有指紋、監視器拍畫面、通聯紀錄等物證。徐自強案讓我們看到,即使法律為我們豎起無罪推定原則這道高牆,但眾口鑠金,它在法官心中便能輕易倒下。</p>
Thumbnail
2017-04-05
1
劉珞亦|過勞之島是怎麼煉成的(二) 握在方向盤上才算工時,其他都不算哦<p>政府官員說「手握方向盤才是工時」,這句話到底是對是錯?「待命時間」究竟是不是工作時間?當資方想要為了壓低成本,而鑽進法律漏洞中繼續維持既有的病態結構,勞工成為工作的俘虜,我們又如何拯救這個社會?</p>
Thumbnail
2017-03-10
3
楊貴智|過勞之島是怎麼煉成的?勞基法的工時制度如何提升台灣競爭力<p>遊覽車爆出連續上班18天而過勞駕駛、火車爆出員工天天輪班而過勞執勤,台灣的交通體系似乎十分疲憊,但是這些過勞是怎麼煉成的?是不是臺灣人都太沒競爭力,才會動不動就過勞呢?</p>
Thumbnail
2017-02-15
2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談那些年我們看不懂的判決<p>法律白話文運動其實不應視作對抗「文言文」,法院的判決採用古典句式及用語展現的莊嚴儀式性格,能讓人民及政府感受到「法律在說話」,必須認真對待,對於提升司法威信,有其必要之處,且文言文的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只要運用得當,反而能讓法官更清晰地傳達概念,讓讀者獲得更深刻的領略與體會。因此不論是法律白話文運動或是推動司法文書通俗化,所要追求的則是讓法律文書清晰好讀、脈絡通暢,並督促法院正視排版凌亂、與當代主流作業系統不相容的問題。</p>
Thumbnail
2017-02-14
2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其實法官可以更體貼<p>審判過程有如空中之旅,長期鑽研、熟稔法律的人才有能力操作飛機;而法律白話文的目的是加裝各種不同親切的標示,讓坐在法律這架航班上的乘客能夠知道自己身在何、要到哪兒去,才能不誤觸法網、不忽略自己權益。</p>
Thumbnail
2017-02-13
1
江鎬佑|當人民參與審判,我們會更接近正義嗎?<p>讓人民了解司法、進而信賴司法,最強的一帖藥不外乎讓人民參與司法審判,成為司法運作的一環,而人民參與司法是否真的能夠有效地提升司法信賴?人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參與司法審判?參與後就真的有助於司法正義追求嗎?</p>
Thumbnail
2017-01-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