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讀:中國史 宗族社會

2024/04/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教主的話

  • 秉持「能睡覺絕不努力」的精神教主認為高中歷史編得太?所以推出「睏讀系列」「小份量」的方式讓大家方便讀歷史,不要為了讀書壓縮到睡覺時間。
  • 效果只能「很爛→普通(爛)」而已若想要從「普通(爛)→還好→還不錯」還是要自己多整理筆記、多做題目累積經驗。

宋代宗族社會

形成原因:科舉制度成熟

科舉讓世族不再享有無條件世代為官的機會,經過層層考試的士大夫成為政治上的新興階層,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儒家)成為輔佐帝國統治的核心腳色,此政治模式又成為「士大夫政治」。

士大夫政治/仕紳社會
經科舉脫穎出身的讀書人,有著相似的任官背景、價值觀、社會地位等等,這群人被稱為「士大夫」。他們是成為輔佐帝國統治的核心角色。為官時為政府工作,返鄉時在地方稱為「紳」/「士紳」是地方政治、社會的領導人物

所以,當科考成功,任官後,不會是結束也不會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如何繼續強化自身的影響力更是一輩子的課題。

凝聚宗族的方法

  1. 感情凝聚
    寫族譜。
    就像蒐集寶可夢圖鑑一樣,不斷地蒐集寶可夢(族人)之外、各種寶可夢(族人)的資料,像是素質、招式、進化條件BLABLA的訊息、關係或是紀錄、情報、規定都是有助於內部情感凝聚。
    建祠堂
    透過祭祖強化大家出自同源的想法,可以是真的一個祖先,也可以是一個同姓的古人作為共同始祖。
  2. 經濟支持
    設族田、救濟族人。情感之外,宗族能提供經濟支持、救助等也是族人願意成為宗族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宗族的社會功能。

明清宗族/仕紳

教化之責

傳統帝國對地方的控制力只到「縣」,縣以下的秩序就有賴地方協助。

宗族就是政府對地方統治的好幫手,宗族領袖多半是地方仕紳具有影響力的人,而其價值觀(儒家)也符合政府需求,故政府多認同宗族在地方的權力,而宗族也會配政府的旨意、規範教化地方族人。

地方保衛

通常只提清代中後期地方動亂,政府正規戰力不足,於是地方仕紳開始組織自已的武力「鄉勇」、「團練」(基本上兩者都是民兵)弭補政府戰力不足。

你較常讀到鄉勇、團練有:
台灣史:戴潮春事件,首次啟用「臺勇」協助平亂
中國史:都以太平天國之亂曾國藩湘軍(原本的地方團練)

小節

宋代到明清的宗族/仕紳的發展,不論何種方式,基本上都是協助政府在基層的統治、穩定社會秩序的角色。畢竟宗族領袖/仕紳階層,他們也是統治結構中的既得利益者之一,因此自然會與政府合作。

403會員
77內容數
「台灣籃球人,不可不知台灣籃球事」身為台灣籃球人一份子的你,可以在這份專題看到關於台灣籃球過往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