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吃」的幸福飲食法—正念飲食】洪靜慧中醫師的閱讀分享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4農曆年過完不久,患者來到洪醫師診間表示想減重,椅子都還沒坐穩就開始跟洪醫師傾訴:「洪醫師…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最近晚上下班後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塞、一直塞!明明肚子已經很撐,甚至感覺到很不舒服了,我還是沒辦法停止進食…醫師我該怎麼辦?」洪醫師雖然好想傾囊相授,將所有畢生對減重的見解、飲食知識通通都分享給患者,但是從患者的神情知道,這些知識沒有解決病患的問題…

 

許多情緒型、壓力型進食的減重患者,常常在心中有著一連串「吃」的拉扯戰爭:

 

「這個可以吃嗎?還是不能吃呢?」

 

「不該吃…但好想吃真痛苦…」

 

「忍不住吃了…好罪惡怎麼辦?」

 

洪醫師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籍《正念飲食:覺察自己為什麼吃,比吃什麼、怎麼吃更重要!》幫助這類型的患者,停止吃與不吃的痛苦煎熬和心靈拉扯,希望讓大家可以吃得幸福,同時又不造成體重上的負擔。



#什麼是正念飲食?

「正念飲食」是受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費支持的飲食療法,臨床上已證實對於肥胖、暴食、糖尿病…皆有顯著性的治療效果。正念飲食引導您如何分辨什麼樣的感覺是真正的「生理性飢餓」;什麼樣的感覺僅是「情緒性飢餓」受到焦慮、悲傷、無聊、疲倦…等情緒產生的錯覺,身心沒有獲得充分的滿足,反而會導致不斷地盲目進食,吃撐到需要鬆開褲頭、甚至身體不適,而過度進食後產生的罪惡感,又會重新反撲,導致心情更加低落與負面。在正念飲食的觀念中,沒有完全不能碰的禁忌食物,也沒有節制飲食的條列規範。可以順從自己的渴望,打開您的五官,享受真正食物的美味,獲得身心的滿足,自然而然地會停止進食。

 


#正念飲食的核心概念

正念飲食的核心概念是覺察與辨別:

>> 刻意以不批判的方式,留意「自己」與「食物」以及「進食當下」所帶來的經驗。

>> 漸漸察覺到每個當下的內在(想法、情緒、飢餓、味覺、飽足感等)以及外在(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 學習分辨生理飢餓感與其他進食的誘發因子(例如強烈的情緒、想法以及社交壓力)。

 


#正念飲食的方法

1.     思緒沈澱:從練習靜坐開始

別看到靜坐就覺得好困難,與其說是靜坐,倒不如說是讓自己冷靜沈澱。如果還是一直抓不到靜坐的訣竅,不要擔心,就把它想成是幾次的深呼吸,讓自己專注在呼吸上,浮動的心智與混亂的思緒冷靜下來。每次的進食前都花個幾分鐘做沈澱練習,再好好享受眼前食物帶給您視覺、觸覺、味覺與身心的感受。透過「專注呼吸」、「沈澱思緒」的靜坐方式找回專注力,更能分辨自己正在經歷生理性還是情緒性的飢餓。

 

2.     體會飽足感:從喝水就能感受

學習分辨生理性或情緒性的飢餓後,進一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知道什麼是飽足感,可以快速喝下500c.c.的水,來練習分辨腹部與身體的飽足感,再進階到其他食物。隨著腹部與身體飽足感的覺知增加後,會更知道何時該停止進食。

 

3.     容許想吃的衝動:讓感覺像海浪般漂浮

情緒或壓力型的進食,顧名思義,是受到了情緒與壓力的影響導致想要進食,我們要瞭解到,自己想要從食物得到撫慰是正常的,但如果越吃心情反而越差,絕對不是你希望得到的結果。書裡將這種想要進食的衝動,比喻為海浪,讓衝動像海浪一樣漂浮,不需立即產生動作反應,也無需對這樣的自己產生任何的批評。更進階一些,我們可以思考,當這樣的衝動發生時,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來幫助自己面對這些情緒,像:運動、跟朋友訴苦、看書、聽音樂…等等。像洪醫師在心情低落時看個小說或電影,哭一哭就會好多了;在焦慮緊張時最喜歡整理家務轉移注意力,當看到洪醫師整個人趴在地上瘋狂擦地板,絕對是焦慮到最高點啦!用焦慮的情緒轉化成乾淨的地板,何樂而不為?

 


#洪醫師建議可以立刻自我練習的習慣

1.     深呼吸:

進食前先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思緒能平靜下來。

2.     不分心:

進食時,不要看手機、電視或進行其它讓自己分心的活動,好好專注眼前的食物,慢慢地享受每一口食物帶給您視覺、觸覺、味覺與身心的感受。

3.     觀覺察:

留意身體飽足感的反應。

4.     不批評:

不帶批評的面對自己情緒性或壓力性進食,慢慢尋找其他可以替代進食的解除壓力方法。

5.     小口慢食:

嘴饞時,可以把零食先分成剛好一口吃進去的份量,好好享受,慢慢咀嚼,照書裡說的,如果您全心全意享受,常常兩三口就可以得到滿足。

6.     天然原型:

嘗試多多探索各種天然食物,欣賞每種食物擁有獨特又有層次的味道。只是我們都太習慣高甜、高油所帶來的強烈味道,味覺早已疲乏,從現在起,慢慢接觸天然食物,您會開始重新對食物有新的感受與體悟。洪醫師就常常遇到願意嘗試原型食物的患者,在一段時間後,跟洪醫師分享:洪醫師我已經不覺得那些高油、高甜、高熱量的食物那麼好吃了,奇怪以前怎麼會那麼喜歡?

 


#實際演練-四顆葡萄乾的練習

我們在學會靜坐後,可以用「四顆葡萄乾」的練習作為進入正念飲食的敲門磚,重新引導自己好好品嚐食物。如果想以其它種食物代替,儘量選擇天然且單純的食物,太複雜的食物會混亂我們的五官感受。

 

1.     專注的空間:

找一個至少有15分鐘不被打擾的空間,準備四顆葡萄乾。

2.     閉眼深呼吸:

閉上眼睛,做幾次的深呼吸,讓自己變得專注平靜。

3.     全新的觀察-外觀:

張開眼睛,選擇其中一顆葡萄乾,用新鮮的眼光來觀察它,就如自己從來沒有看過或吃過葡萄乾一樣。觀察它的外表、聞聞它的氣味、輕輕碰嘴唇有什麼感覺。

4.     全新的觀察-味覺:

閉上眼睛,將葡萄乾含在嘴裡,但先不咀嚼(可以在內心數五秒)。溫柔地用舌頭、口腔來留意它所帶來的感覺及味道。

5.     全新的觀察-咀嚼:

決定咀嚼,充分感受每一口味道的變化。留意每個當下,是嘴巴的哪個部位在進行咀嚼的動作?什麼時候出現想要吞嚥的衝動?葡萄味道有變化嗎?

6.     每一口都獨一無二:

用相同的方式來品嚐第二及第三顆葡萄乾。每一顆葡萄乾都是獨一無二的,花一些時間留意葡萄乾的質地、香味、味道等,有哪些一樣或不一樣之處。有哪些驚喜?

7.     自主決定停止的時機:

輪到第四顆葡萄乾時,先停下來。你真的想吃它嗎?你這時候可以做一個決定:可以選擇吃下葡萄,或是把它留著。可以等到吃完三顆葡萄乾後再做決定就好。如果你決定吃葡萄乾,可以用前面三顆葡萄乾同樣的方式,品嚐這顆葡萄乾。

 

 

洪醫師希望在減重的路上,陪伴大家用更正向的心情與方法改變自己。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但只要願意開始,就是突破,一步一步慢慢來,持續下去,一定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洪醫師為您加油應援喲!!


+++


用中醫給生活應援!

洪靜慧中醫師

方格子:https://reurl.cc/0ZAx9o

IG: https://reurl.cc/q071zy


+++

 

書籍名稱│正念飲食:覺察自己為什麼吃,比吃什麼、怎麼吃更重要!

原文作者│ Jean Kristeller(珍・克里斯特勒),Alisa Bowman(艾莉莎.鮑曼)

出版社│橡實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