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最該教什麼?》~破框面向未來的非典型教育現場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共鳴讀書筆記 form Jinna Sun
【共鳴讀書 no.88】~破框面向未來的非典型教育現場
劉政暉《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時報文化,2018.08)

2018年上半年的某個夜晚,政暉與我長談到咖啡店打烊,從改變的契機、素養教育的走向、學思達的教學實踐,到薩提爾的冰山覺察。
我沒有想到可以那麼痛快那麼深刻。
嗣後政暉把完稿部分給我看,真誠的書寫、流暢的文筆,把那晚拉拉雜雜的叨叨絮絮,竟然呈現的這麼美好,彷彿再遇上那個夜晚兩人對教育理想的一片真心。
原初僅是為了改變教學的挫敗,在經歷「學、思、達後的下一步:薩提爾」,竟然覺察了自己的內在冰山。
菊君老師是如此詮釋的:「過去的傷,都是自己的資源。」意謂著每一個挫折,透過「覺察」一步步走向「接受」後,就能轉變成一股強大的正向力量。(p.057)
我意識到我之成為現在的我,有那麼一點對教學的熱忱,對弱勢的關懷,其實來自過去的經歷,所長成的資源。
攬書讀到這段,心境依然波濤。我要感謝政暉敏感的覺察與落筆。
劉政暉《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時報文化,2018.08)
這幾年遊走於各研習增能場合,飢渴的努力吸收各種教學改變的可能,政暉這本書真是來得正是時候,如果您想要了解這波教育體制內外,風起雲湧從下向上的改變力量,《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是好棒的導覽手冊,政暉老師以個人走訪觀察及課堂實踐,記錄下不同於升學主義思維的12種教育現場及動人故事。
劉政暉《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目次
劉政暉《學校最該教什麼?直擊12種非典型教育現場》前言
一次讓您看懂近年來教育最夯的關鍵字~「素養導向教學」、「學思達」、「華德福」。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維,從「人」出發,打破單科框架,破除「知識的詛咒」,透過「夢想履歷表」、「閱讀理解」、「島嶼的集體記憶」、「公民素養」、「國際視野」等等的體驗式教育,著眼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讓他們長出因應世界變動的勇氣,自我認知,自主管理,自信自重,能夠傾聽與理解,願意參與民主,地方創生,走向國際。
美好的願景不是嗎?透過政暉的走踏觀察,這不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台灣「真確」在變好,就在我們腳踏的這塊土地,許多教育夥伴正在努力,默默地發揮改變的力量。
140會員
104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