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明天」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法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首歌創作於1990年,收錄在薛岳的生老病死專輯中,當時癌末的他被醫生宣告只剩半年的生命了,歌曲的作詞及作曲都是他的好友劉偉仁。
當時我才二十幾歲,還在唸大學,幸運地自懂事以來,家族中也沒有人因病往生,對死亡只存著抽象的想像,而對薛岳的印象就是那個唱紅「機場」的搖滾歌手,怎麼再引起我的注意力時,已是MV中這個接近枯槁的模樣。
記得當年他都拖著病體辦了一場演唱會,若沒記錯當時還有其他歌也參與了演唱會,但最令人動容的就是薛岳親自演唱:「如果還有明天」,那是我第一次發現死亡不是老人的專利,第一次目睹一個明星的殞落,第一次發現人在面對死神的冷笑,不得不屈服的無奈,第一次體認壯志未酬的怨懟,第一次知道這個國民病肝癌的可怕,好多第一次的接續地出現在當時的我的心裡,那時我即將踏出校園,即將脫離學生的身份,即將成為真正的大人,我悄悄收拾起學生時期恣意妄為的青春本色,對生命與無常抱持著更尊敬的心態,去面對迎面而來的改變與挑戰,薛岳的歌聲一棒提醒我,好好把握當下,該說的話要即早說出口,因為生命中存在著太多無常了,愛要即時是老生常談,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老一輩的人總愛說:「棺材是裝死人,不是只裝老人的。」本該是意氣風發的歌手,就在螢光幕前直播著走向生命盡頭的畫面,好令人不勝唏噓,根據我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唱片製作過程中,他的病情就被媒體曝光了,而如火如荼籌劃的演唱會彷彿在跟時間、跟薛岳的病情賽跑,售票的門票,隨時可能會因為薛岳的病情取消演出。
當晚演唱會的後台,還有醫生、護士帶著氧氣筒和輪椅待命,場外更是停放著以應不時之需的救護車,台上他的樂團:幻眼合唱團、馬玉芬、許景淳為他跨刀擔任「合音天使」。薛岳撐著身體的不適向歌迷告別,唱到後來還一邊按住肚子邊唱,他真的是拼著命在唱,拼著最後一口氣在表演。
最後要唱〈如果還有明天〉之前,他在台上說,「如果還有明天,我們都要準備做些什麼事情?如果沒有,你,打算怎麼樣?我相信,我相信,一定有!『明天』一直是一個,美的,兩個字」,唱完後他略帶哽咽的說「讓我們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這是一場在華語歌壇留下重要歷史的演唱會,全場觀眾起立鼓掌,久久不肯散去。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