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抉擇(下)-你的墓誌銘會想刻著什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引自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
  一早起床,梳洗一陣,吃個早餐,在沙發上悠哉地翻閱報紙,關注Covid-19社區感染的消息,更感受到增強抵抗力的重要性,後來就換上運動專用的服裝,跟朋友一同去打羽球囉!
  打了約莫一小時,汗水酣暢淋漓,換上乾爽的上衣,覓食去囉!跟朋友嘰嘰喳喳討論中午要吃些什麼,義大利麵啊中式簡餐啊,到底要吃什麼?最後看著扁扁的荷包,決定還是吃個銅板價美食就好,搭11號公車直接前往「無名小吃店」。眼看著店家牆面整整齊齊地貼了兩排毛筆字寫的菜單,字跡端秀,煞是好看,眼睛掃過一輪,決定點個60元的蝦仁炒飯、35元的蛤仔湯,炒飯中的米飯粒粒分明,醬油鹹香,蛤仔湯中的蛤仔肉質飽滿,湯頭鮮甜。整頓飯價格雖平實,卻吃得飽足也滿意,看得出這小吃店沒想要多坑錢。
  以上經驗,當然是在疫情還沒爆發前發生的事情。(一定要強調:本獅都有乖乖在家防疫喔!)現在要出外打球、吃飯,嚇都嚇死,本獅萬萬不敢如此做喔!但為什麼要回溯這段疫情爆發前的記憶?我想表達的是,有很多業者一心只想為自己賺更多錢,斤斤計較物價成本高、菜單價格該抬更高一些,業主多半會皺眉算帳、對帳,很難快樂;反而有業者一心只想做點好吃的,真心想讓顧客滿意的、吃好吃飽的,把精力花在專注於滿足顧客的需求,專注於看到顧客的笑容,業主自然就比較快樂了。
  「無名小吃店」持續屹立不搖的關鍵,就在於老闆努力不懈地、日復一日地專注備料,專注把飯菜炒好,專注調味,專注調整火候,專注調整甩鍋的力道,重複炒飯,不搞促銷活動或其他噱頭,雖然日復一日都在做單一的舉動,但反而能把飯菜燒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吃了感想只有:好吃!付錢的感覺就是:滿意!
  生活簡單,最是幸福。幸福不一定是賺更多錢可以買到的。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若真的貪財貪到連命都沒了,那可真的划不來,命都沒了,又何來的幸福呢?
  市面上越來越多助人專業工作者,會因為一時利益而結盟、互相站台,最終也因一時利益衝突而分開,我不敢預測自己完全不會步人後塵,也不敢聲稱自己從未如此做過,畢竟生存考量在所難免,但如果我可以選,我一定不會選擇上述的作法。
  生存考量實為必要,但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就算是為了生存或賺錢或任何「不得不」的理由,我從未想過要把自己打造成千萬粉絲的「名人」。我觀察過「名人」當中不乏有專業接案實力者,也不乏擁有寫作、演講等出眾才華者,我對上述名人們心生敬佩之意。當然,「名人」中也不乏私下言行不一甚或品行敗壞,但外表看起風光體面的人,這我不予置評,畢竟人人在江湖上走跳,各有其生存之道,各有各的選擇,既然是選擇,就不分是非對錯、孰優孰劣。總之我知道我個性是怎樣的人,也不太喜歡一直在網路或檯面上搞得風風火火的,也不喜歡為了保住名氣、權勢,就只做政治正確事,或言行舉止刻意討好大眾口味。因為以上諸多考量,「名人之路」我早早就考慮過,也早早就放棄,因為始終跟我的style不合。
  我只想要效法「無名小吃店」的精神,當一個踏踏實實接好每個個案、講好每場演講、寫好每篇文章、吃好每頓飯、睡好每晚覺的平凡助人工作者。我只想要一次就只做好眼下的每一件小事。眼下再過幾天要接個案了,就好好花時間準備接案,好好接受督導、好好反思沉澱個案的故事,到了當天就真誠對待眼前的個案;眼下再幾週、幾個月就要演講了,就花時間好好蒐集、整理資料,反芻過往的實務經驗,等到把簡報準備好,就先老老實實地沙盤推演幾次,到了演講當天就真誠地面對台下的聽眾;眼下要寫文章了,就好好蒐集跟文章主題相關的題材,平時就好好蒐集、紀錄靈感,以備不時之需,等到要發文的前一兩天,把材料都準備好,組織成一個脈絡清晰的篇章,細緻地標註好每個關鍵字。專注於眼下的每件事情,專注於怎樣做會對個案、聽眾、讀者收穫最多,將大眾的心理健康知能提升到最高境界,這樣的生活就很好。
  回應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我當然想變得更有錢,難道你不想嗎?但如果汲汲營營賺錢,最後導向的結果不是幸福,而是換得整體身心靈更疲憊,那方向似乎就不對了。如果人生有GPS,我還是想把人生之旅導航的目的地設為「對自己、他人最有貢獻的地方,也是我最有熱情貢獻一己之力的地方」。那會是在哪裡呢?我又會做著什麼呢?答案已呼之欲出。我想,人生的抉擇(上)(中)(下)系列的文章內容,都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了。
  最後,我想到「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所說的:「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想鼓勵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想一想,如果你落葉歸根後,墓上銘刻著一段文字,那些文字會述說著什麼呢?以下示範我草擬的墓誌銘,作為本文、本系列文章的結尾。
墓誌銘
筆耕不輟
致力於諮商輔導與人性關懷
未曾忘懷自助助人初心
感謝旅途風景曾有你相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