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譯者的難題:美國翻譯名家的9個工作思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章:翻譯可能嗎(以及它究竟是什麼)?

本章節對於「翻譯」這個行為進行了初步的定義,究竟什麼是翻譯?何謂好的翻譯?
作者將譯者的工作定義為:把原文語言低調地再創作成另一種語言,這句話的關鍵詞在於「低調」。翻譯並不只是語言之間的轉換而已,對於一名譯者來說,最理想的譯文是能夠正確且完整的傳達原作者的本意,然而我們都知道語言和語言、文化和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因此翻譯從不是一件易事,即使是兩個相近的語言、看似簡易的文本,都必須要譯者經過多次的嘗試、修正。

第二章:聖人、殉道者、間諜

「七十士譯本」據說是由七十二位說希臘語的猶太學者花了七十二天在分開的房間裡翻譯而成的,最後譯出的內容卻相同,讓七十士譯本在接下來數百年之中都免受到批判。
對於現代的譯者們來說,光是在「忠於原文」和「適度修飾」之間就足夠具有爭議了,何況是要達到上述的理想狀態?一篇原文可能有數百種翻譯方式,作者形容,譯者就像是間諜,對原文和譯文要保持忠誠、平行表達,才不會扭曲作者原意;同時也要適度修飾讓譯文看起來順暢美觀,像一名專業的表演者。

第三章:純語言

近年來,「翻譯研究」開始成為語言學界的重要學科,發展出了專業領域。本章探討了翻譯是否應該只是文字之間的翻譯
主張此論述的作者Friedrich Schleiermacher認為,翻譯應該越像原文越好,他認為譯者的目標就是帶領讀者得到和原文讀者同樣的作品印象,盡可能模仿原文,翻譯的終極價值不在於創造出新的文學作品,而是「拓展原文的界限」。
本章也提到,近年來因為科技進步,機器翻譯成為翻譯界中炙手可熱的話題,人工智慧有可能取代真人翻譯嗎?過去曾有機器人代替人類進行口譯的例子,效果卻不彰;Google翻譯對於日常生活來說十分方便,在外地旅遊時可說是不可或缺,但對於需要字字珠璣的文學作品來說,譯者歷經時間和經驗而產生出的文字,我相信至今依舊機器是無可比擬的。

第四章:美文不忠

對於譯者來說,文化差異也是一個影響翻譯成果的重要元素,例如:要怎麼表現油麵和麵線在英文中的差異,或是要如何以英文翻譯台語並保有原本的「台味」?
作者認為,譯者要在自己的文字風格和精確翻譯原文之間保持平衡,對於雙方文化有完整的了解是不可或缺的。譯者最主要的責任在於尊重,尊重他所翻譯的作品、尊重作品來自何方,最後融會貫通自身的風格、原文的意義,成就一個完整的、獨特的新文本。

第五章:言外之意

文字在每個國家、群體、民族裡所得到的迴響也不盡相同,同樣的單字在不同民族間會產生不同的形象,翻譯不只發生與語言和語言之間,而在於文化。
對於譯者來說,原文的「言外之意」是一個難題,有時既要保有原文本身的風格,又要顧及文法等硬性條件。如果在翻譯時失去了原文的風格,就等於是創造出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文本,不再是它自己。對於這個問題,不同譯者都有自己的詮釋方法,經驗是隨著時間和前人種樹淬煉而成的,或是正是因為時代變遷,譯者的翻譯不斷進步,因此我們才能在各個時代的譯本當中,細細品味出每個譯本不同之處。

第六章:同情叛徒

本章作者以大量的舉例進行說明,對於某些特殊的作品,例如有排版的詩、小說裡帶有特殊口音的人物,在翻譯時要如何融入譯文,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本意,就十分考驗譯者的能力,本書作者提到:「盡量把後悔降到最低,是譯者永遠在追求的聖杯。」在幾年後重新閱讀翻譯作品時,找不到一定要修改的地方,是作者認為最理想的狀態。

第七章:詩歌與爭議

「散文、小說、哲學都可以被翻譯,且通常不會造成太大損害,嚴格來說,真正的詩是沒辦法被翻譯的。」
對於詩人而言,詩具有靈魂;對於譯者來說,詩的押韻、格律和種類都經過縝密編排,大部分在翻譯中是無法體現的,因此有許多詩人都無法忍受自己的作品被拿來翻譯。
長干行
據作者所述,詩的翻譯需要意象,例如美國詩人龐德(Ezra Pound)雖然完全不懂中文,卻依靠他人的筆記,用自己詩人的直覺翻譯出「長干行」,從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他並沒有遵從原文,卻能夠讓詩歌像畫一般,描繪出字裡行間的悲愴感,雖說龐德不講究翻譯的忠實,和其他版本相比卻能夠準確地傳達出和閱讀中文原版時同樣的感受。
在各種詩集譯本當中,當然也不乏十分講究格律的譯者,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被稱作翻譯界最頑固的夫子,原因在於他堅持「最笨拙的翻譯也勝過最漂亮的改寫」,為了達到直譯的最理想,他寧願捨棄順暢、優雅,認為當譯者開始翻譯「精神」而非意義,就等同於背叛作者。
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

第八章:懸崖邊緣

什麼都能翻譯嗎?本書作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此舉出了例子:法國小說「消失」(la disparition)是一本漏字小說,裡面完全沒有字母e,是公認最難翻譯的作品。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原文中的雙關語、押韻、歐系語言中詞語有陰性陽性之分,比傳達意義更難的,是聲音的翻譯,對於譯者而言此時若是忠於原文就無法準確傳達出意義,和原文相比的效果就不一樣了。譯者在翻譯這類作品時,多多少少就像在懸崖邊跳舞。

第九章:亞當的杏桃—翻譯重要嗎?

作者先以聖經改寫產生的誤譯說明,誤譯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小則讓作品的形象扭曲,大則引發了產生嚴重傷亡的戰爭。
翻譯是一個途徑,讓人們能接觸到其他地區的觀點、態度,讓文化產生交流和碰撞,若是全世界都說著同樣的語言,也許人與人之間會暢通無阻,但與此同時也失去了文化與文化之間美好的火花,因此翻譯是必要的,它不僅是傳遞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時也是經過時間淬鍊而成的精華智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rena
Arena
影痴,但是白痴的痴。 Jorge Luis Borges說:「我在看一本談論美學的書時,都覺得他們談論詩的方式好像是把詩當作一件苦差事來看待,而不是詩應該要有的樣子:也就是熱情和喜悅。」所以我想就算對電影一竅不通還是能來說電影的吧,因為我那麼喜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