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日記】這本書教我打破不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入手的書:

說也奇怪,在誠品書店晃了一個早上,一直沒有找到有興趣了解的書。最後累了,隨便找個長椅坐下,在坐下的高度看到了這本書。
原本也是好玩亂翻,通常這種標題很聳動(零壓力?),又誇口什麼都有的那種書,我是連翻都不會翻。但是我那天累了,看到封面配色很好看就隨手拿來翻了,等回過神來結帳時才看清書名。(這就是緣分?)
我會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把我一棒打醒。戳我痛點的書很容易找(痛點太多,誰不是呢),但是難得看到好懂的答案。
來談談他第一篇文章寫什麼吧!
標題是《用行動趕走不安》。老實說,如果有人跟我說:「要用行動趕走不安」我感覺我會很反射的說:「我知道」然後什麼都不會做。
對,這道理我都知道啊,可沒有人說行動之後就不會有不安,跟不安相處三十年的我,怎麼會輕易地再次打開耳朵聽會失望的方法。大概只會希望對方不要再繼續戳我痛處。
書中提到腦科學是這樣解釋不安的:
不安是來自於正腎上腺素的分泌。
……
當正腎上腺素分泌,大腦的思緒會變得特別清楚,專注力提高,讓人可以在瞬間做出判斷。
……
也就是說,在危險時刻不斷催促你「快點行動」的,就是正腎上腺素。
腦科學的解釋讓我稍稍卸下心防,開始期待這麼理性的專家會給我什麼建議。我最喜歡是接下來這個段落:
什麼都不做只會更加不安,採取行動才能減輕負擔
不安的來源——正腎上腺素是「採取行動的動力」,也就是行動的「燃料」。換言之,能夠將各位從痛苦中拯救出來的動力,正是「不安」。藉由不安這股動力採取行動,如此一來,作為燃料的不安便能確實減少,讓你愈來愈輕鬆。
我反思自己面對不安的方法,我會很慎重地審視來源,通常一股腦隨便寫出來很有短暫紓壓的效果。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我漸漸變得只想要在最有效的行動上付出。結果就變成,什麼都只是紙上談兵。
看了許多網路上分享把大工作切小,小到能幾分鐘就解決的,不會有開始障礙的程度。這方法是很有效,但試一下子就陷入什麼事情都要細分,然後又開始計較怎麼做才會最有效率的讓我達到目標,一旦開始計較,就變得如果漏做了什麼「小事」,如同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看完書中的段落時,我有了新的感悟。
不安是行動的燃料
所以,我只要燃燒燃料,就可以消除不安了,那這樣來說,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行動就好。
想通了之後覺得好笑,當初不管怎麼切小工作量,卻沒想到,這是科學問題。
其實我始終相信計較/檢討有效性是成長的捷徑,但是行動才是關鍵
感謝您的閱讀 :)
最後分享劉芒的影片,剛好今天看到,覺得和文章結語有呼應。
6:30:爭取不丟臉,想要不敢要才丟臉
8:28:敢的人會幫你上
非常推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63內容數
咕咕,請給我一點時間,好好想一下怎麼運作我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