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吉光|那些被棄養的職場小豆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辦公室打滾的時間稍長,接觸的人也多了一些,有些年年招聘新人的往來公司會推出懵懂可愛的新鮮人來接洽,每一個人的談話應對技巧和工作能力有天生的高下之分,除此之外,會碰到什麼樣的工作對手,我認為和對方的企業文化以及前輩如何帶領有很大的關係。
  我進入的第一家公司帶領新人的方式是指派「師傅」,讓「師傅」手把手指導所有工作,我至今仍深深感激當時前後帶領我的三位師傅姐姐,都很漂亮而且工作仔細、語氣溫柔,非常有耐心也從不以年資為傲指使新人。初生之犢勇闖江湖,當時鬧出了非常多笑話,也闖了不少禍,都是仰賴這些師傅們耐心解釋、冷靜地為我善後。猶記得大約過了一年,我有次很氣餒地說,「我都來一年了,怎麼還是這麼多問題要麻煩妳們。」其中一位師傅習慣性噘嘴思考後回答(她總是經過思考才回答),「我已經來五年了還是很常需要問問題,工作就是這樣才有趣呀。」雖然只是平常的對答,這個對話卻撫平我急於獨當一面的焦躁,並且輾轉也理解,工作是連續學習的過程,隨時有問題都是正常的,何況再也沒有問題不就代表工作一成不變嗎?這應該也不是我適合、嚮往的工作方式。
  回首職涯我遇到很多崇拜、想模仿的對象,其中有幾個特點是我認為最受用無窮的:
  • 和氣待人
  工作上難免有肝火上衝的時刻,無論來者何人、所談何事,絕不口出惡言,當時姐姐們回應我的詢問只有淡淡回答「沒必要跟人家吵架呀。」經過這些年的磕碰和觀察發現,發脾氣就輸了,放棄形象破口大罵爭一時爽,卻徒留脾氣不好的潑婦印象給外人(無論被噴滿臉的當事人、或其他在場同事、甚至輾轉流傳千里的未來上司),再說我篤信「修督欸丟(台語)」,現下以為發脾氣是蝴蝶拍拍翅膀,誰知未來在哪裡翻起滔天巨浪?這幾年我遇到另一位資深前輩,是使命必達的超級業務,有一天她說,「撥開層層繁瑣的工作事項,其實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看穿捧著這攤工作難事前來的對方,也和你我一樣僅僅是在職場小心翼翼匍匐前進的人。
  • 對工作保持好奇心
  五柳先生傳有言「不求甚解」,有時候在時間壓力下的確無法細細研究,但若情況允許必定在能力範圍內了解經手的業務細節,以前我總聽到姐姐說「等一下長官會問,要先確認好XX及XX」,說是應付長官的提問,但這個事前猜題的習慣漸漸充實自己的資料庫,雖然無法百分百命中,至少避免提交工作後一問三不知的尷尬情況,加上和主管朝夕相處總會磨出一些默契,主管提出的問題也是他的工作經驗分享,時間長了工作起來也就更滑順有效率。至今我還是習慣看到新的工作問自己三個問題,先找到答案,無形中神奇的知識就變多了,非常感謝當時有學到這個技巧。
  • 勇敢打電話、大膽問問題
  延伸上一點,若想知道的答案同事、往來對手不知道怎麼辦?我的經驗是勇敢到處打電話,找專責機構、打總機說出問題大綱,外部單位勇敢找主管就對了,即便不是正確的窗口也可以慢慢被引導到正確的人,尤其經驗豐富的老鳥往往隨口就可以解答,但不問不試真的只能坐困愁城,再說成功找到對的人就又能夠擴充自己的工具箱,慢慢累積下來工具箱會變得非常豐富實用。
  之所以想寫這篇,是因為換公司之後發現不是每一個新鮮人都如此幸運被好好指導過,多的是像空手赤足被推入叢林,在血淋淋的碰撞中成長,或殞落。也有在最初沒能被悉心照料而歪斜扭曲的小芽,掙扎著累積年資,好像也沒能長在對的軌道。一開始要面對千奇百怪的問題真的白眼翻不盡,也有很想痛斥對方一頓的時候,但冷靜下來想想,缺乏根基的小芽在風雨無情的職場一定也不好過,經過的時候扶上一把又有何難?最少我也做得到好聲好氣分享我所知的,不藏私、不遷怒。願我不忘當年師傅們是如何溫柔養成、願我總有用心看進工作背後的人們、願我也能分享甘露給初入江湖的小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資魔女修練札記》北漂逾十年的小資上班族,原只是想練習瑜伽保持體力,練著練著竟誤打誤撞往魔法世界靠近,站在魔法世界和現實之間猶疑,好想拋下上班族工作,可恨的是魔法世界還是要花人世間的錢錢,藉此紀念我用刻苦肉體賺來卻又奔流而去的錢錢們,你們都變成我華麗生命冒險的一部分了,安心去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