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愛在黎明破曉時》:愛上詩意化的日常生活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開往巴黎的火車轟隆啟動,一對講德文的「夫婦」(或許吧)發生口角,音量引人注目,坐在夫婦附近的年輕女子席琳,決定到車廂後方另覓座位。來自美國的年輕男子傑西注意到席琳,他試著與對方搭話,眼見德國夫婦的爭執暫時沒有停歇的跡象,傑西邀請席琳前往餐車小坐,她應允邀約,甚至答應跟他一起在維也納下車,來個維也納一日遊⋯⋯

「這樣吧,我們換個角度思考。把時間跳到十年、二十年後,妳已經結婚了,不過妳的婚姻失去了過往的活力,妳開始責怪妳的老公,妳開始回想一生中曾經遇過的男人:要是當初選的是他們其中的一個人,不知道會是怎樣?我就是這些男人之中的一個,妳把現在當成時空旅行,從那個時間點,回到現在,看看妳錯過的是怎麼樣的人⋯⋯」──傑西

年輕時看《愛在黎明破曉時》,談感情的經驗不多,完全掉入導演打造的「幻象」之中,想像著有朝一日,能夠遇見屬於自己的傑西或席琳。隨著年紀增長,逐漸明白傑西和席琳的愛情之所以美好,在於兩人交集的時間短暫,來不及累積足夠的怨懟值,他們眼中的彼此仍是一塊潔白的布,尚有許多可供潑灑色彩(情緒)的空間。

raw-image

傑西和席琳的愛情的美好,也在於青春無敵。儘管兩人的對話內容聽來成熟,例如以理性的態度分析他們相處的時間若是拉長,最後可能會變得跟火車上的德國夫婦一樣,相看兩厭。「理性」的席琳和傑西都認為感情遲早會變質,然而仍未經歷太多挫折的他們,依然有著豐沛的「感性」,對於愛情(與人性)仍抱持著相對正面(樂觀)的態度。畢竟,席琳的「理性」若是大於「感性」,她應該會拒絕傑西的維也納邀請。

這個時刻的席琳和傑西,眼中只有雙方最迷人的一面,即使在交談過程中,對於某些議題有著不同看法,擦出一些小小的爭執火花,最後也能一笑置之,此時的他們並非彼此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人,不具備「現實」的重量。這也是為何《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結尾畫面落在準備搭飛機回去美國的傑西,和搭著火車返回巴黎的席琳,在座位上緩緩沉入夢鄉,暗示他們還不打算從這場「美夢」中醒過來。

raw-image

年輕時覺得《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對白很「生活化」,拍攝手法很「寫實」,後來才發現這根本是奇幻電影來著。我們能想像自己在火車上遇到一名陌生人,很快跟對方聊起在水霧中看見死去祖母的靈魂,或是談及深刻的生死議題,雙方都能拋出同等有趣的回應嗎?我們能想像在一個異國城市中遊蕩,遇見的人不是有著神秘氣質的吉普賽算命女郎、能夠輕易寫下美麗詩句的街頭詩人,就是相信愛情的酒吧老闆,平白送出一瓶紅酒給不認識的遊客?

年紀越大越覺得《愛在黎明破曉時》是一部美得過火的作品,它讓看過電影的觀眾,有了想要出國旅行的衝動,並期待能在異國談場永生難忘的愛情。電影幻術的極致表現,大約如此。多年過去,我對《愛在午夜巴黎時》的愛未曾消褪,我依然愛著影片描繪出人與人交往,最純粹美好的一面。

席琳說:「如果這世上有任何神祇存在,祂不會存在於人類身上,不會是你,也不會是我,而是存在於我們之間的小小空間裡。如果這世上有什麼奇跡,那一定是盡力去理解別人,努力與人分享。我知道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有誰真正在乎呢?答案必然存在於努力嘗試之中。」

席琳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我,人們追求愛情(或友情),其實是期盼能被接納、聆聽與理解。若能達成這件事,即是人世間最大的奇蹟。席琳與傑西不抱持先入為主的態度,敞開心胸與他人對話,才有後來的種種發展。在這個人人都有話要說的時代,願意好好靜下心來聆聽他人在想(說)什麼,好似越來越少、越來越難得。

raw-image

我也愛著《愛在黎明破曉時》無所不在的「時間感」。傑西和席琳只有短短不到一日的相處時光,他們掏心掏肺,想把自己的不同面向儘量表現出來,想要讓對方能更認識自己一些。時間的急迫性,既是遺憾,也是催化劑:短暫的相處時光,讓他們更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試想,電影開場的德國夫婦若是知道他們能夠相處的時間只剩一天,或許就不會花那麼多心思在爭執上吧。

時間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時間對人的影響卻很巨大:誕生、相遇、別離、死亡,通通與時間脫不了干係。電影開場未久,傑西跟席琳提到一個拍片計畫,想要 24 小時跟拍某個人的一日生活,一年 365 天,就有 365 個拍攝對象。席琳笑說這樣平凡無奇的生活瑣事,根本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傑西則說他的拍攝計畫是「詩意化的日常生活」。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導演的作品之所以令我著迷,也在於此:運用「時間」拍出日常生活的詩意。

raw-image

片中,席琳和傑西走到一座無名墓園,席琳說她 13 歲那年拜訪過同一座墓園,當她看到同齡女孩的墓碑時,內心深受震撼,原來死亡與自己距離如此之近。十年後,席琳重遊墓園,已是 23 歲的年紀,墓園中的女孩則依然停留在 13 歲。如果席琳和傑西在這次的相遇之後,再也沒有重逢,沒有《愛在日落巴黎時》或《愛在午夜希臘時》,那麼他們的愛情也會跟墓園裡的 13 歲女孩一樣,永遠停留在過往最純粹美好的模樣。但,無法一起變老、變得苦澀的關係,真的比較好嗎?或者,生活中的爭執與淚水,才是淬煉甜蜜的調味劑?

「我覺得我們好像身處夢境之中。」──席琳
「對啊,好奇怪喔,彷彿我們相處的時光,是專屬於我們的,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一定是因為我在你的夢裡,你在我的夢中。」──傑西

時間無法被保留下來,與他人相處的每一分秒,成了極其珍貴的一期一會。跟著《愛在》系列一起成長的我(電影上映那年,我才 20 歲啊),一路看著伊森.霍克(Ethan Hawke)與茱莉.蝶兒(Julie Delpy)從年輕變得成熟,見證滄桑與世故如何悄悄地爬上他們的容顏。每一次重溫《愛在黎明破曉時》,浪漫感逐漸稀釋,時間感持續放大。最終,我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感嘆席琳與傑西的愛情不再如剛相識時的單純,或是在感嘆自己的老去與不再輕盈的心靈?想想,能夠跟著心愛的電影角色一起走過:青澀、理想、埋怨、妥協等不同階段的人生,不也是一種「詩意化的日常生活」表現嗎?




raw-image

【寫於 1996 年 2 月 27 日的日記】by 香功堂主


邁入 1996 年,看電影的次數比去年當兵的時候要多的多了,可是今年至目前為止,恐怕只有《地下社會》、《玩具總動員》和《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要說》三部片比較令人感動。終於,上週六(2 月 24 日)才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又給了我一個難得的撼動。《愛》片是去年金馬外片觀摩的熱門作之一,遲至今天才終於上映,也多少考慮到票房壓力,不過能上總比不上片的好,是吧!

由伊森霍克 and 茱莉蝶兒主演的《愛》片,是一部很特殊的片子,因為整部片只有二個人不斷的聊天,配合著足跡,踏遍音樂之都維也納。看起來這樣的片子,一定枯燥乏味到極點,但《愛》片卻不予人這種乏味的感覺,很難得吧。最好的一點是它和一般的愛情片大大的不同,但說服力卻大大的有用,拋開人們在好萊塢式劇情中常有模式,是本片最吸引人之處。

男女主角感情漸進發展的過程,十分平順圓滑,而且絕對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反正《愛》片真的很有趣,尤其是對白方面處理得頗為出色,而背景訂在維也納也很聰明,一個充滿驚喜及藝術的城市,短短不到兩小時的片長,觀眾已經隨著二位主角踏遍維也納,也體會出異鄉人在異地的苦悶及人與人之間的良性溝通之美。我們不寄望男女主角分手後的再會,但一生一次刻骨的回憶,足夠令人回味的了!

顯然的,本片一定可以入圍本人 96 年的年度十大佳片之林了!快去看吧!(我要和所有認識又愛看 Movie 的朋友介紹一番)。

raw-image
全文劇照:IMDb

【寫在後面】

接到硯拓的邀稿,這次的主題是找出一篇舊文,並另外寫篇新文做為對照。為了不受到影響,我在重看並寫完《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文章後,才回頭閱讀以前的文字,不禁覺得自己的文字也跟電影一樣,充滿時間感,以前的文字青澀,但很直率,沒有太多的感慨(重擔),有種活在那個當下的感覺,跟現在的頻頻回首截然不同。有些心情跟 27 年前大不相同,但有些心情又沒有太多改變,例如對於兩位主角交心的嚮往(善意的人際關係),以及對於想要推廣喜愛的電影的心,也未曾改變。



raw-image

釀電影六週年:影評回顧專題,請往這裡!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