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相遇|拾光藏香製燭工作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尋找蠟燭的旅途中,我總是未能趕上拾光藏香的蠟燭上架時間,俗話說越得不到越想要!持續關注,沒想到讓我趕上的是拾光藏香製燭工作坊,不僅能見識製燭人是怎麼產出蠟燭的,在課程中還可以和同學、老師交換當天製成的小茶燭,那麼我終究是能夠得到拾光藏香的蠟燭了,嘿嘿!

  拾光藏香製燭工作坊非常熱門,製燭人Sela開放三個時段共18個名額,報名非常踴躍,還得直播抽籤決定參加人員,Sela採用兩個方式決定參加人選:(1)每個時段前三名報名的人(憑手速報名成功);(2)餘三個名額直播抽籤決定(憑緣分報名成功),兼顧具備手速或緣分的製燭人,我覺得是主理人非常巧妙的安排:如果努力不能第一時間達到目標,也許緣分到來還是會開啟另一扇窗。

  Sela同時也是心理諮商師,她在聆聽每一個人說話的神情非常專注,全程帶著溫軟的笑意,但沒有出現制式回應,總是細細思考之後分享自身經驗,聲音也像燭光一樣,小小的、暖暖的。

  為了製燭工作坊,Sela除了為每一位參加者準備了一套器具,另外還搬來大量的乾燥草葉、花朵、細粉等等,約莫有五十多種,真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尤其燒杯攪拌棒都是玻璃製品,一不小心就破掉,每次課程結束後還要全部清理一遍,非常佩服Sela願意花如此大的心力開設工作坊。

Sela為每個人各準備一套製燭用具

Sela為每個人各準備一套製燭用具

  製作茶燭的步驟其實不困難,Sela非常慷慨的分享了她的心得和撇步,甚至我們好奇的各式材料哪裡買也都一一告知,Sela認為每一個製燭人都是獨立而連結的,對她來說多認識一位製燭人就像多了一位同行或同事,即便使用一樣的原料和製程,每個製燭人產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Sela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說明「心法」,蠟材、模型、草葉、木粉、精油甚至製燭人本身都只是媒介,讓意念透過媒介熬煮到蠟燭裡,領受火的指導,讓光自行創造。我覺得是很美的意境。Sela說,每一次的製燭都是向內探索、整理自我的過程,無論當天情緒是高是低、是明亮是灰濛,透過融化、投入、澆灌、凝結熟成的操作,心靈總會回歸飽滿充實的狀態。讓我聯想到寶島漫缽的缽缽說的,「每一次的敲缽都是為了自己。」這些不同領域的人不約而同傳達了類似的概念,就像道法百百種,修行在個人,所謂行者用不同的步伐和速度,朝著同一個光亮的地方前進。

自由選擇喜歡的木粉或乾燥花草

自由選擇喜歡的木粉或乾燥花草

  最後每個人會得到11個自己創造的小茶燭,和其他人的作品交換後得到繽紛的一份茶燭,就是當日課程交會融合的色盤。當天明明是靜態的活動,離開教室卻也有種氣力放盡的感覺,回家試點了我製作的燭光,比起早先訂購的手工燭,燭光相對微弱單薄,我想注入意念是需要磨練的。

當天所有製成的茶燭色盤

當天所有製成的茶燭色盤

  能夠認識蠟燭我覺得是很溫暖幸福的事情,藉由參加製燭工作坊,了解小小的蠟燭製程簡單也不簡單,故以製燭人每每會以大量的文字描述製燭的心念和意涵,即是蠟燭製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和過程。和Sela相遇是一個暖暖軟軟幸運的緣分,雖然目前想到製燭需要的大量材料和後續收拾就有點卻步,我還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像這些製燭前輩一般,全心全意靜心澆灌出一款屬於我的蠟燭,期待那一天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光。

----

拾光藏香IG:https://www.instagram.com/savantiaroma/

《小資魔女修練札記》北漂逾十年的小資上班族,原只是想練習瑜伽保持體力,練著練著竟誤打誤撞往魔法世界靠近,站在魔法世界和現實之間猶疑,好想拋下上班族工作,可恨的是魔法世界還是要花人世間的錢錢,藉此紀念我用刻苦肉體賺來卻又奔流而去的錢錢們,你們都變成我華麗生命冒險的一部分了,安心去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