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我們》或許我們相遇,就是為了錯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的我們 

之前的我們 

你的青春住了誰?有沒有一個人讓你想起來總覺得懷念、甜蜜、苦澀、心酸、浪漫、不捨......百感交集的瞬間讓人後悔翻開回憶,卻又捨不得關上。錯過的機緣、愛而不得的遺憾,彼此曾經靠得很近卻無疾而終,今時今刻回想起來覺得難受,但這些感受無法張揚。我們早已失去為對方開心或難過的資格了。

如果現在你腦海中浮現了某個人、某段回憶。我想你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會有很深的感觸。

「之前的我們」劇情並不複雜。男女主角海聖和娜英(諾拉)是青梅竹馬,女生因移民離開韓國;年輕時兩人透過網路聯繫上彼此,開始了若有似無的遠距離曖昧卻無疾而終;時序來到12年後,已經36歲的諾拉和海聖終於面對面重逢,但女生已步入婚姻。

這是個描述三角戀情的故事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三人之間不是你爭我搶的三角關係,海聖和諾拉沒有逾矩的行為,諾拉也未曾想過離開丈夫亞瑟。

海聖、娜英(諾拉)和亞瑟,他們在不同的時刻相遇,機緣交錯,讓彼此的人生交織在一起。有些人經過彼此生命,雖然過程很深刻難忘,但卻無法為對方停下腳步,只能往不同的岔路前行。然後我們會在某個剛好的時機遇上合適的人,選擇攜手走下去。那些錯過的,雖然無法同行,卻不會被遺忘,反而會永遠以最溫暖的樣貌,靜靜地存在回憶的角落裡。

無論擁有或錯過,都是『因緣』

*以下有雷喔!

「在韓國有一個名詞『因緣』(In-yun/인연),意思是天意或是命運,但這個詞特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記得這個詞源自佛教和輪迴轉世的思想。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擦肩而過,意外觸碰到彼此的衣服,就是有『因緣』,這代表他們在前世肯定有過糾纏。一對佳偶能步入婚姻,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的八千世中,曾有過八千層的『因緣』。」

「妳相信嗎?」

在娜英和海聖的對白中都有提到『因緣』,這個概念貫串全片、前後呼應。「之前的我們」英文片名是「past lives」前世,我覺得比「之前的我們」更能讓人感受到娜英和海聖之間的遺憾與連結。從『因緣』去看今生今世所有相遇,或許全是前世積累、命中注定。而無法擁有、錯過也是一種宿命。

「如果把這一世,視為前世,那麼下一世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到時候見。」

這是海聖最後對娜英說的話。

對娜英和海聖來說,逝去的歲月無法重來、過去的人生際遇不能改變,他們也無意割捨現階段所擁有的,但是那些快要壓垮內心的情感又該置放何處呢?如果能寄託來世就好了,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跟彼此有過的所有情感、經歷,或許在來世會有答案吧。

期待後來的我們,各自安好

韓裔導演Celine Song以自身經驗作為「之前的我們」的靈感來源,編導出一部細膩、浪漫卻又揪心的電影,雖然平鋪直敘、沒有太大起伏,但我完全不覺得乏味。

電影裡每一句對白、角色的每個眼神都充滿張力和難以言喻的感情,很喜歡他們對話時那種小心翼翼卻又情感真摯的模樣。男女主角完全沒有太過親暱的舉動,但那欲言又止的凝望對視,眼神流轉間所透露傳達的,其實比言語更令我印象深刻。

從頭到尾,沒聽見海聖對娜英說一句我愛你,但他的每個眼神都是愛,劉台午的演技內斂、深厚、十分打動人心。最後娜英和海聖道別時,從眼眶含淚到崩潰大哭的樣子,Greta Lee極富層次的演技,讓我也忍不住跟著掉眼淚。

或許,「各自安好」就是娜英和海聖最圓滿的結局吧。忘記曾在哪裡看過這樣一句話:「願你過得好,但我一無所知。」對曾經真心愛過卻漸行漸遠的那個人,希望他過得幸福是真的,但無法釋懷也是真的。只能期待各自安好,然後帶著某些難以癒合的傷或深深淺淺的傷疤,克制回頭望的衝動,往前一直走下去呀。

0會員
2內容數
#閱讀 #電影 #追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