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公關怎麼影響民主機制,內鬥與入侵差在哪?(1)

2023/09/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標題很爛,筆者想不到什麼比較好的可用,因為這次要討論的範圍很大,不是專指網路公關,也不是談政黨鬥爭還是共匪滲透,所以就先這樣吧。


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網路公關成為各國顯學,畢竟再有沒有比人手一機,更能實現宣傳到府,並確保當事人都能收到廣告的機制了。至於如何確保受眾,曉得喜好再予以打廣告,那算是統計的部分。

我們的重點放在,網路公關到底怎麼影響民主機制的?又為何每個國家受影響的程度、時序也不同?台灣有比較特別嗎?

像磁鐵一樣吸引「鐵粉」:從美國大選說起

以美國為例,媒體常說川普用推特玩政治,是走到民粹的推手,其實首開此路者是歐巴馬,他訴諸的語言直接又美麗,透過網路直接打到手機族,形成一場巨大的「Change」浪潮,然而美國有真的被改變什麼?似乎也沒有,就結果來看,反倒是留下川普衝撞體制的禍根。

原因無他,兩個字,「極化」。

為何說是極化?用物理實驗的角度來講,今天我們在一片板子上灑滿鐵粉,然後在左右兩端各擺上一塊磁鐵,那麼很快就會看到,板子上的鐵粉依照磁力線排列的整整齊齊,而越接近磁鐵的地方磁力越強,鐵粉越密集。

來源:維基百科

來源:維基百科

政治上的極化真的很跟磁性很像,如果你單單放上一塊磁鐵,板子上的鐵粉會全部貼上來?並不會,磁鐵越強,吸附的鐵粉越多,但距離磁鐵越遠的,影響力就越低。

但如果我們放上兩塊磁鐵,不管是同名極還是異名極,兩塊磁鐵中間的磁力強度會與其他地方不同。重點在於,當兩塊磁鐵越靠近,同名極相斥、異名極相吸的狀況越強,磁力線越密集,也代表吸引到的鐵粉越多。

政治上的極化,筆者指的是這種「相互反應」,單單一個政客引不起極化,要兩個以上,多名政客的特質相近或是排斥都無所謂,衝突越激烈越接近兩塊靠近的磁鐵,當中的磁力就會越強。

增強互斥力、吸引力,分眾固票後抓住游離選票

試著將兩個N極擺上去,儘量的靠近,磁力線會排斥到中間有一條分界線,在政治上就是如此,兩個衝撞的政治人物,支持者就像是這些鐵粉,根本不可能有交集。

網路公關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把散離的群眾拉到討論中心,像是加上一些小磁鐵,儘量把周遭不受磁力影響的鐵粉吸進去,進入大磁鐵的磁場中就會被抓住。另一個是加強磁鐵之間的相互作用,同陣營的相互吸引,磁力線加強,強到鐵粉離不開磁場範圍,不同陣營的彼此排斥,越強烈越好,分界線越是清楚,越有利於分眾。

筆者為何要講磁學?不不不,筆者在談政治,傳統上的政治,強調的是固好自己的基本盤,同時儘量拉攏中間游離派,能分裂敵手陣營最好。越分裂,就越有我方可以吸納的空間,吸收的方法很多,拉攏大樁腳,政策買票綁樁。就像是把餅做大的概念,是增強自己的磁場,弱化對手的。


但現在的網路政治只講吸引力,不跟你談政策內容,所謂的談政策多半是為了宣傳。你說,宣傳有什麼不對?沒有不對,本就該如此,只是網路公關的任務是提高聲量,不是當智庫,更不是影子內閣,公關公司沒有義務查核雇主的政策。網路公關的本質就是廣告業,廣告需要管客戶腦子有沒進水?錢進來就好了啊。這就變成,弱化敵人就是強化自己,所以只要到處擺磁鐵,就可以把對手的支持分化吸乾了。

理論上是這樣,這是單方面傳播的概念,而現在網路公關的任務,還包含怎樣去固粉圈眾,新問題就來了。

傳統地方政治需顧及共同利益,人情義理關係複雜

固粉圈眾是以往樁腳的責任,地方的頭人去串門子,三不五時辦活動,讓大家知道我們議員、立委很照顧鄉親,拿出具體的政策說「你看這是委員爭取到的1億元地方改善經費」、「這是執政黨推動的年金3,000」。

人情義理在地方政治活動中極為重要,就算各方立場不同,選舉起來各憑本事,政敵就是政敵。但若有政策利於本鄉,某補貼對我們選區有利,那議員之間沒道理因為政黨立場去反對,頂多是不講話。

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為人詬病的地方政治,怎麼看來很糟糕的錯覺,實則是有利的大家都要,沒道理為了打擊政敵砸自己腳。

更重要的是,民眾自己有眼睛啊,A黨市長撥款1,000萬改善街道工程,B黨本區議員跳出來極力反對,只因為是A黨的政策,這B黨議員還不被罵死,下次不用選了。正常的做法是,B黨議員會去監督這政策,是不是1,000萬都用在道路工程,承包的廠商有沒有問題,利潤有沒太超過。(編:也會透過耳語政治散佈流言)

四個字:人情義理。

而網路公關在各國專幹一件事,破壞人情義理。
14.8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