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把拔馬麻下定決心要帶孩子來尋求幫助(1)—預約心理師之前的疑問

raw-image


很多時候仍然忐忑不安,可能會想到下面這些問題:

  1. 我的孩子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台灣可以提供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員,包含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而且沒有「心理醫生」這個稱呼。醫師們可以評估孩子的問題是否符合某種診斷,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憂鬱症等,同時評估是否需要開藥或安排心理治療。兩種心理師的訓練方向雖然不太一樣,但是都可以透過與父母會談,使用心理測驗或填寫量表,運用對話、遊戲等不同方式與孩子互動,來評估孩子的困擾、父母的期待,最後提供教養上的建議,規劃適合孩子的治療計畫。心理層面的困擾如同生理層面的困擾,為了幫助孩子而求助是再理所當然也不過。
  1. 萬一要吃藥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依賴啊?
    由於只有醫師可以開藥,因此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取決於醫師的專業判斷,可能包含症狀對生活干擾的嚴重程度,例如過度焦慮影響睡眠、在任何需要專注的場合都有困難等,身為父母有任何疑問、擔心都可與醫師討論。
  2. 老師一直叫我們帶孩子來看,可是在家裡還好啊?
    父母可以告訴心理師,何時發現孩子的困難,有哪些人注意到在意孩子有困難,哪些情況下會發生困難,例如經常與同學吵架、在陌生的環境總是大哭、在任何地方都坐不住、發了脾氣要很久才會平靜。面對這些困難,父母或老師曾經使用的因應策略。透過這些資訊,心理師可以評估孩子主要的困難、容易發生困難的場合,再分析可能的原因,就有機會回應父母的問題。
  3. 這樣是不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啊?
    診斷名稱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幫助專業人員對孩子的困難有判斷的基準,然而這些名稱確實可能會帶來貼標籤、汙名化的困擾。因此最重要的還是了解孩子困擾的完整面貌,再合作協助孩子因應困難。這時候就可以與醫師或心理師討論,如何與孩子常接觸的對象溝通,例如幫忙照顧的長輩或保母、學校老師,充分轉達相關資訊,例如老師在帶班的時候如何協助孩子。
  4. 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諮商?
    想像中的心理諮商或治療長什麼樣子呢,兩個人坐在很舒服的房間裡對談? 成人諮商最常見的形勢的確如上述,但其實也有藝術創作、玩遊戲等不同面貌。這時候一定很好奇小孩子怎麼可能乖乖坐著訴說自己怎麼了,更別說精確表達自己的困難。無論年齡大小,心理師通常會介紹環境,也告訴孩子可以這個房間裡做些什麼事,而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上課」,這個說法雖然可能有點嚴肅,卻也可以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例如練習遵守行為規範。如果可以的話,向孩子預告會是很棒的策略,例如告訴孩子可以跟心理師聊聊或一起玩,因為對孩子來說,可以預測是很重要的安全感。
  5. 諮商要看幾次才會好?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如果是感冒、拉肚子、牙痛,好像都可以從過去經驗推斷多久會好,但是情緒、注意力、人際關係卻不太可能一夕之間就改變。心理諮商或治療是一段過程,想像一下認識新朋友要多久才能建立信任,想像一下練習專注要多久才會習慣,想像一下改變之後又發生挫折是什麼感覺,所以心理諮商或治療並非速效、特效藥,因此建議父母接納孩子成長的節奏會經常改變,而且需要孩子、父母、老師、心理師的合作才能穩定的進步。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錯,父母也不是神,所以當把拔馬麻願意帶孩子來求助時,請為自己拍拍手! 與孩子相處上的任何困難都可以與心理師討論,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母,夠好就好,練習接納孩子不同的成長步調,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