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部字冷知識——「鰒」與「鮑」古今大不同

2023/11/1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魚」字是象形字,以垂直的方式畫出一條魚的模樣,分別有魚頭、魚身、魚鰭、魚鱗和魚尾。由於「魚」字的字義非常簡單直接,後來多作為形聲字的形符,配搭不同聲符,成為水中生物的名稱,或水中生物身體部位的專稱。

raw-image

用「魚」字作為偏旁的魚名不勝枚舉,形符在左、聲符在右的有:「鯉」、「鮭」、「鯇」、「鯪」、「鱸」、「鯰」、「鰍」、「鱔」、「鰻」等。形符在下、聲符在上的有:「鯊」等。

由此又發展出用「魚」字為偏旁,來指稱魚的器官和身體部位,如:魚的呼吸器官稱為「鰓」,魚的游泳器官稱為「鰭」,魚的外部用來保護身體的片狀稱為「鱗」,魚骨稱為「鯁」,成語「如鯁在喉」便是以魚骨在喉嚨使人不舒服,來比喻不把障礙除去就心不能安的情況。

古時對於水中生物多數都稱為「魚」,因此有不屬於魚類的水中生物名稱,使用了「魚」為偏旁的字,例如本指烏賊的「鰂」和俗稱甲魚的「鱉」。「鮑」字本指用鹽醃製過、可以保存一段時間的鹹魚,「鰒」才是現在所謂的鮑魚。到了明代,由於「鰒」、「鮑」二字同音,「鰒」字漸被「鮑」字取代,現在「鮑」字也失去了「鹹魚」的意思,而成為了鮑魚的專名。

同樣被同音字取代的還有「鱻」字。「鱻」字是三條魚放在一起,指新鮮捕獲的魚。「鮮」字本來是一種魚的名稱,後來因為「鱻」與「鮮」的讀音相同,漸漸地「鱻」與「鮮」混合使用,可以相通。最後「鮮」取代「鱻」,用來代表「新鮮」、「鮮美」的意思。


(關於古文字構造原理,請參看「六書的故事」系列;關於古文字演變源流小知識,請參看「字體的來源」系列~已有詳細介紹)

55會員
151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