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族學角度看少數民族詩歌〈燃燒〉〈我的祖國〉〈祖國,我生命的土壤〉

2023/11/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作品文本

「父母卻傳說道:我們是太陽的孩子,百步蛇的蛋,大地蘊育的種族……終於得不到確切的答案。但追溯卻使我肯定,了解美麗島真正的主人,以及一頁一頁殘破的歷史。」莫那能〈燃燒〉

「既然是敢於向魁依卡甫挑戰的英雄的後裔,肆虐的狂飆又怎能使我踟躕動搖而不敢前進?」鐵衣甫江〈祖國,我生命的土壤〉

「肯特、杭愛、薩彥的那些聳立高峰,連結成北方錦繡的那些雄偉群山,瑪濃、夕日嘎、諾敏的那些廣袤戈壁 覆蓋成南方屏障的那些似海沙漠,這就是生我育我的國土啊,美哉蒙古。」達·納察格道爾濟〈我的祖國〉

在第一首詩中,我們可以從「百步蛇」、「太陽的孩子」等詞語看到獨屬於排灣族的傳說故事,而第二首詩中「魁依卡甫」指得是維吾爾族傳說中的魔洞,據說只有本領高強的英雄才有可能接近洞口,第三首詩的「肯特」、「杭愛」、「薩彥」等地名也是只有生活在那個環境、族群中才會知道專有名詞與其背後的意義,三首詩出自於不同族的作者,排灣族、蒙古人、維吾爾族,在不同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下,將屬於其民族族特的文化記憶呈現在詩句當中。

二、作品題解與介紹

三首詩的敘事主題、背景皆有差異,也出自於不同族群作者之筆,但希望透過以下表格整理三首別具代表性的詩,加深自身對於詩歌文學的認識。

作品題解與介紹

作品題解與介紹

三、欣賞與評論

詩,是最精練的語言,也是最精練的文學創作,每個字句都是經過作者深思熟慮,將情感與思想注入詩句,讓人能透過很短的文字了解深遠的含義,透過欣賞以上三首少數民族的作品,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一首詩的生命力,尤其是少數民族在經歷了這麼多苦難後所產出的創作,更加深了詩句力量。

在這三首詩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莫那能〈燃燒〉,在大一的國文課程中就曾閱讀過莫那能的作品〈恢復我們的姓名〉與〈鐘聲響起時〉,因此在這次的閱讀後,又對於當時原住民在社會上的困境更有感觸,有別於〈我的祖國〉描寫的壯麗蒙古景色與〈祖國,我生命的土壤〉帶出的維吾爾文化,因為莫那能詩中的事件是發生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並且印證了曾經在歷史課本出現的故事,更使我覺得痛心。

莫那能透過詩歌深刻地描繪了台灣原住民在歷史的洪流中所承受的種種磨難。「學會奉承,也學會了自卑。學會了逆來順受的性格,也學會了忍受牛馬般的生活。」這段文字是莫那能在〈燃燒〉中形容日本人統治下原住民族的處境,描繪了原住民在當時所經歷的心靈折磨,以及他們在長期的困苦中學會了適應、忍受,但更讓人難過的是,即便在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後,原住民的處境卻未能獲得寬慰,反而變得更加艱困。這種現實的無奈感透過莫那能的筆觸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莫那能將悲憤嵌入詩句詩句之間,使得這段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教科書文字,而是一種有著鮮活的真實感受。

這三位詩人的作品,無論是來自排灣族、維吾爾族還是蒙古族,都彰顯了詩歌在表達文化、歷史、身份認同上的力量,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少數民族在歷史中的遭遇,以及他們對於文化、土地的深刻情感。透過這些詩歌,我們不僅能窺見少數民族的心靈深處,也更加理解了他們在歷史長河中所承受的種種困境。

楊渡禁書五札》(4):春風強度楊柳岸─以詩為武器-風傳媒

楊渡禁書五札》(4):春風強度楊柳岸─以詩為武器-風傳媒


    各種閱讀材料的心得,包含電影、文章、期刊、書籍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