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臺灣歷史的多元交織

2023/1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融合多元主題的獨特之處

最近重溫《KANO》,在這部電影中,棒球、政治、歷史等主題巧妙融合,營造出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旅程。這不僅僅是一部運動電影,更是一幅生動的社會畫卷,深刻反映了台灣在日治時期的多元文化和複雜歷史。

 

KANO電影海報

KANO電影海報


選題與背景的獨特性

電影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背景和主題的選擇。透過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奮鬥史,觀眾得以窺見日治時期臺灣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抗爭。這不僅僅是球隊的成長史,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將觀眾帶入30年代臺灣的歷史場景。

 

多元族群共組的球隊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影片中由多元族群組成的球隊。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與日本人共組的共和球隊,不僅體現了臺灣社會的多元性,更呼應了不同族群身體優勢的互補性。這種混合文化的表現方式使得球隊在球場上達到更高水平,同時象徵了不同族群共同奮鬥的團結精神。

 

角色多樣性的不足

然而,雖然電影呈現了社會多元性,卻忽視了當時日本殖民對台灣人的差別待遇。對於日本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衝突和歧視情境進行了簡化和改編,使得觀眾難以真實感受到當時的社會氛圍。特別是在學生間的歧視情境,這在當時台灣社會的複雜狀況下,特別是在日本統治時期,具有相當的意義。然而,在故事的進展中,電影未充分探討各族球員如何在教練的領導下,打破民族的藩籬,一體同心,成為台灣全島代表的過程。這樣的缺失讓觀眾對於整體故事的連貫性和深度產生疑慮。

 

角度和處理方式的質疑

對編劇的角度和處理方式提出質疑。編劇未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思考,對於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的心境了解不足。相較於《賽德克・巴萊》等作品,缺乏對於歷史深層次思考的呈現,使得電影的情感部分相對較為簡單。

 

歷史事件的重新安排

同時,我也注意到電影對於歷史事件的重新安排:將嘉南大圳、嘉義中央噴水池等歷史事件搬至嘉農出戰甲子園的年代。這突顯了台灣歷史的美好面向,卻忽視了當時農民在面對重稅和租佃制度下的辛苦。這種對歷史事件的選擇性呈現,使得觀眾難以全面理解當時社會的複雜性。

 

民族糾葛與認同的不足

觀影過程中,我感受到人物之間的民族糾葛,尤其在日本人身上更為強烈。認同是可以變動的,但電影未能深刻呈現台灣人和日本人之間的真正認同轉變,僅停留在表面的情感。這使得整體結局讓人感到失望,因為電影過度美好化了日臺共處的畫面,未能深入處理日治時期臺灣人面臨的辛苦和不平等。

 

結語:反思臺灣歷史的契機

總而言之,雖然《KANO》是一部探討特定歷史時期臺灣球壇的電影,但若能更深入引導觀眾思考歷史和族群之間的衝突,或許能更具意義。這部電影儘管有進步空間,但也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反思臺灣歷史、多元文化以及族群融合的契機。

6會員
21內容數
《書瞳觀世》專題以閱讀為基礎,通過深度反思和分析書籍,觀察社會議題。每篇文章結合作者對社會的觀察,探討特定問題或關注特定群體。透過閱讀為窗口,呈現書籍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鼓勵讀者培養敏感度,以同理心和洞察力看待這複雜世界。這個專題為探索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個平台,啟發人們以開放心態探索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和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