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新生活運動】整理繩子的另一端 S1(2/4)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日文中有一個單字叫做絆(きずな),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會是一種束縛跟牽絆的意思,但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是緊密關聯的意思,就像是繩子的兩端一樣拉著彼此。

我喜歡看電影,從中獲得啟發

前陣子剛好遇到低潮,嘗試用看電影的方式,希望可以降低一些負面情感,看了幾部喜劇片或是文藝片,但是對改善低潮都沒有助益,直到看完《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後,有很多感觸,而情緒也都順便解放了。

我很喜歡諾蘭導演執導的電影,因為觀看他的電影後,總能給我帶來啟發,而且他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都有「家」和「時間」的元素,並結合一些科學根據和哲學的道理在裡面。

無論是《全面啟動》中,男主角無法走出家庭破碎的傷痛,也在現實和夢境中拉鋸,還是《敦克爾克大行動》中,在逃離家園跟前往新家中,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抉擇,或是《奧本海默》中,探討守護家園還是毀滅家園的議題,不同的時間點主角的心境轉換。

今天不會討論到劇情的細節,但是我想提的一個重點是: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不管是要建立一個家庭,還是毀掉一個家庭,往往都取決於我們一念之間,人類也是群居的生物,就算不是跟家人同住,也會遇到室友、伴侶、甚至毛小孩的同居情況。

家有兩層意涵

我之前有在外在環境跟內在心態,其實是息息相關的這篇文章中提到,我們的內心狀態是會反映在外在環境,同時,外在環境也會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

所謂外在環境,可能是辦公室,也可能是跟自己更密切的「家」,事實上,家有兩層不同的意涵,分別是:

  • House:比較具體的房子,屬於是有形的空間,也符合我說的外在環境。
  • Home:比較抽象的家庭,屬於是無形的空間,也符合我說的內心狀態。

這一內一外往往有著不同的呈現狀態,也可以說是互相關聯在一起。

家是避風港,也是一種絆(きずな)

我們有時候因為跟家人生活久了,一些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合為一體,當然,有時候遇到一些到府整理的案例,往往也是同住家人間的一些問題,相互影響下所導致。

每個人生階段都會影響我們的收納習慣,當幼齡時期因為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很多收納邏輯都還不是那麼完整,而後的數十年間是黃金時期,也是我們要好好訓練整理力的階段,因為等到老齡時期的到來,我們的記憶力和活動力都會下降,整理能力也會隨之退化。

所以說跟家人同住,除了彼此互相照應外,因為前面說的整理力的落差,也會影響到彼此的生活空間,如何避免越界影響到其他家人,或是接納家人們的越界,都是一個需要去重視的議題。

數位收納的實際應用

我們在做斷捨離的時候,很常在整理家族相簿的時候,重新強化跟家人或是事件的連結。其實我們可以發現,以前的實體相片為什麼彌足珍貴:

底片沖洗的相片成本高,所以我們特別珍惜每次的紀錄…

以前人煩惱相片拍太少,現在人煩惱相片拍太多

因為拍照和洗相片不便,老一輩的人可能一生都拍不到幾次(大概就結婚這種人生重要階段會拍照),但是我們現在人手一機,經常不自覺的隨手拍下過多的照片(小孩太可愛了,不想錯過成長瞬間),所以跟以前人相比,我們現在更苦惱的是數位檔案太多,佔據自己的手機容量。

從現在起,建立數位收納的好習慣

我們從現在開始作為節點:

  • 過往的實體相片做數位封存
  • 往後的相片,保存前先斷捨離

對於塵封已久的實體相片,我們可以透過數位工具來保存(翻拍或是掃描皆可),對於以後要拍照前,當下隨意記錄無所謂,但是一定要儘速對稍早拍的照片進行整理和刪除,從源頭進行管控,減少日後整理的麻煩,這道理有點像是用完東西後順手放回原位。

開始進行數位收納前,別急,先想好兩件事,一個是存放照片的具體位置跟空間(手機、電腦、雲端空間都行,可以參考一招技巧就能有效整理好數位資料#數位收納),一個是你跟這張照片的連結方式(用筆記來產生連結)。

至於怎麼運用數位工具來做好數位收納,我認為 Notion 就是一套不錯的工具(也可以用自己常用的筆記軟體),實際做法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建立一個「數位相簿」的資料庫。

設定好屬性欄位,包括:

  1. 人物:照片中的相關人名
  2. 事件:稍微描述一下即可
  3. 拍照日期:如果還有記憶的話…
  4. 記錄日期:建立日期(也可以用預設功能)
  5. 相簿連結:跟這個相簿相關的連結
  6. 其他附件:這張相片或這則故事的錄音、錄影檔(這個欄位最有價值,因為代表自己有整理過,也有產生連結點)

新增資料庫的內頁

  1. 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2. 描述內文
  3. 數張代表性的照片(可以標註文字)

透過整理照片,強化家人間的情感連結

除了挑選過的照片數張,剩餘的相似照片檔案,可以大膽地刪除,這些回憶不會隨著刪除照片被抹殺,相反的,正因為做好了整理的動作,可以把回憶更完整的保留

未來,可以聽錄音檔回顧,如果有當事人的聲音更好,因為照片中的人物可能會離開我們,但聲音可以保存。另外,打開內頁,就可以像是瀏覽人生一樣,透過圖文敘述,將過去的往事重現在自己的眼前,有時候一些跟家人間相處糾結的點往往就能化解。

說穿了,數位收納跟強化情感連結,也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因為做了數位收納,找回了當初與家人的連結,而與家人的關係更緊密了,會更有動力去進行艱澀的整理任務。



本週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接下來就是完成任務挑戰的時間啦!我們把今天的主題結合#數位收納,請看任務說明:

主要任務

  1. 整理家庭照片(某一次場合),並使用數位收納的概念,置入相簿連結以及文字敘述欄位。
  2. 將該照片中的背景故事,重新用錄音或錄影的方式整理出來,能跟當事人共同錄製尤佳。
  3. 將音頻或視頻等附件與文檔進行關聯。

支線任務

  1. 如果因故不想整理家庭照片,也可以整理毛小孩照片(就某種程度來說,毛小孩也可以歸類為家人)
  2. 剩餘步驟同上。


如果有什麼心得或想法,也歡迎在以下的平台中留言討論。

7會員
38內容數
每個人的大腦對於收納認知和結構都有所不同,如何把抽象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專題會深入探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