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到底選哪一個好呢?投票也是一門大哉問

2024/01/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只選舉大哉問,投票也是門學問

假設今天是總統大選,你要投下神聖的一票,那麼你決定好要投給誰了嗎?

放心,這一篇沒有任何政治立場,也不會想鼓催你投給哪一個政治人物,純粹是想聊聊關於選舉這件事,也提供一些正在煩惱要怎麼投票的人,一些建議跟指南。

寫下這一篇文章是1月5日,距離1月13日總統大選只剩下不到8天的時間,各候選人也是卯足全力的宣傳造勢。我今天才突然意識到,對我所在的選區立委候選人其實不是很清楚他們的政見,一位是連任好幾屆的現任立委,一位是議員身份角逐立委。

想到這件事突然發現,似乎已經沒有人在說「烙跑(帶職參選)」候選人這件事了,檯面上舉凡各黨派都有這樣的人,於是乎也就沒什麼好說了,是吧?這就是「社會化」的一個特殊現象,當一件明明不對的事情,可是當很多人都這麼在做,甚至行之有年,大家就會逐漸接受這個「現實」,甚至更認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小到在班上看到同學被霸凌,職場上逢迎關說,或是領著立委、議員、某官職的薪資卻一天到尾在選舉跑攤輔選(怠忽職守),更遑論「違建」等違法的事情。

不過今天沒有要深入探討這個議題,我們還是回到選舉這件事吧!


投票前,建議你要思考的三件事:



1.支持為全民設計的政府

「只為了某些個人和團體的私利而組成和運作的政府,只會讓社會短命。這種政府會危害國土上每個人的生存;相反地,如果有一個政府很明顯地是為了所有的人民而努力,而不是為了某個特別利益團體或瘋狂的獨裁者而努力,那麼你應該竭盡所能地支持它。」—L.羅恩 賀伯特 資料來源

「支持為全民設計並為全民運作的政府。」這一個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一句話,但似乎在現實是一種遙遠的理想。在台灣我們看慣了政黨惡鬥、潑髒水、違法者在指控他人違法、雙標、謀權奪利等醜陋事不斷上演。

因此我們更應該謹慎選擇為全民運作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那些嘴上說為全民,但做的全都是為政黨利益、集團財團利益或個人利益的政治人物。

這要如何判斷呢?可以仔細對照這個人過去的產品,政績多半都已是被美化的公關說詞,看這個人自己所公佈的政績就跟聽一個醉鬼說他沒醉一樣不可信。

真正的產品是去觀察他在任職該職務前後,他影響的政府部門、縣市,是否真的有帶來具體正向的改變,這可能是更多不浪費公帑卻很便民的措施,更落實財政紀律嚴格要求政府施工品質,更多提升全民經濟的政策措施而不是圖利少數財團資本家的方案。

支持正確的人,而不是政黨,任何一個政黨,都會有好人也會有惡人,即便一個班級、一個公司團隊也都有好人跟壞人,差別只是是由多數好人主持的團體,還是被多數壞人掌控的團體,這是顯而易見的。

只看政黨而不細看候選人政見,可能會落入一種被帶風向的陷阱,當初立意良善的政黨,很可能會因為惡人的掌權,而使得團體變得腐敗、墮落,與初衷背道而馳。早已經不是原本的精神了。

要投出你手中神聖的一票之前,請務必好好了解理解你區域當中的候選人,他們的政策、願景、實際作法與計畫,以及對照他過去實際上造成的影響、結果與產品。


2.自己要對「政治」的基礎有概念與理解


「真正的『政治管理』涵蓋了各種不同的領域:政治經濟學、政治哲學、政治權力等等。『政治管理』以及如何執政,這整門學問是十分精確的,幾乎是一門技術性的科學。如果你想要有一個較好的政府,一個不會製造問題的政府,那麼就應該建議,在學校的早期教育裡就教導這門科目;你也可以深入地研究它--如果你把一些艱深的用語搞清楚,政治管理並不是一門非常難的科目。」—L.羅恩 賀伯特 資料來源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定義

「政就是眾人的事,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稱為『政治』。」

政治(Politics)一詞源自古希臘城邦(Polis),在久遠的時代,人類就有這種特性,會由公民組成的眾人,來一起參與管理城邦的相關公眾活動,就是政治的發源及雛形。

當時的城邦是追求最高善的政治團體,其追求:(1) 外在諸善(財富、權力、聲譽);(2)身體諸善(美貌、健康);(3)靈魂諸善(勇敢、節制、正善、美德)。在古代參與政治是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因為城邦好壞是每一個公民共同創造及維護來的

近代德國猶太裔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進一步定義政治為「同心協力的行動」。管理政治的過程包含了解決衝突,不同的意見或對立的利益能彼此妥協與協商。政治也包含權力與資源的分配,包含立法權、行政權、監督權及財政分配與管理。

因此評估一個為全民設計的政府,以一個候選人是不是有盡可能考量這些要素,他們處事態度盡可能包含不同意見、溝通協商、消彌對立意識,同時考量他們的政策是否對全民經濟、民生、外交、國防有最全面且明確可行的政略。

透過理解「政治」的初衷與意義,不被意識形態綁架,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們有義務去理解各政黨與各候選人的理念、政策、實際產品以及未來願景是否符合政治的意涵。


3. 不被帶風向,做一個有媒體素養的公民

不同角度敘述的故事有可能完全不同

不同角度敘述的故事有可能完全不同


「假新聞」、「帶風向」的訊息滿天飛,有時候媒體傳達的訊息不再中立客觀真實,而是他們只是呈現想給我們看到的那一側的訊息。但如果只去聽一邊的聲音,有時候是很危險的,因為有一邊很可能是與真相天差地遠的謊言。

有時候我們因為偏好某政黨,而長久下來都持續接收同一個政黨媒體所傳輸的訊息,久而久之衝突跟歧見會跟另一邊越來越大,因為兩邊都是互吐髒水。

但與其說媒體很假,我們不要看媒體就好,這其實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在現代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只是新聞,我們所看到的廣告、Youtube自媒體、Facebook,只要能作為媒介傳播的,都有可能埋藏假訊息,包含詐騙、假金融投資等等的訊息。

所以增加自己「媒體識讀」能力就很重要。

可以參考 君竹整理的

假新聞出沒! 破解 #媒體與牠們的產地 ft.劣質媒體黑名單【記者真心話】Vol.4|懶人包|媒體識讀

非常實用簡單的技巧教你辨識,他做了一系列深入說明為何媒體產業會淪落至此的相關影片也都非常好看,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把它一次追完。

接收資訊時不急著下判斷,先看看這篇訊息來源?他們是否有特定立場或是有利益關係?他的這則訊息說了什麼?是否有足夠的證明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以及可以去參考與這間媒體立場不同的新聞報導,才能不被帶方向而導致你做出錯誤的判斷。


投票小知識

今年2024大選要投哪些票?

今年選舉預計於2024年(民國113年)1月13日(星期六)舉行,將選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以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

因此你會領到三張選別,分別是:總統副總統選舉票立法委員選舉票以及政黨票


什麼是政黨票?

2008年起改制,國會立委共有113席,其中73席是區域選民直接投票選出的區域立委;6席原住民立委由「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兩選區得票前三者當選;剩下的34席不分區立委,則是由政黨提名後,依政黨票得票比例分配名額。

由政黨票分配產生不分區立委制度設計的用意就在於,彌補在主流民意沒有辦法呈現、卻仍重要的議題,如環境、社福等。因此不分區立委的組成不一定要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更能凸顯不同領域的專業形象。

因此當你在投政黨票時,請務必考慮這些政黨安排的人選的專業度政治理念。


投票要準備哪些東西?

投票當日請先確認你所收到的「投票通知單」上標註的投票所,投票時間為早上8點至下午4點。參加選舉當天應記得攜帶三寶:(1)國民身分證、(2)印章、(3)投票通知單。


祝福大家都能選出自己心目中最為全民設計的政府!

36會員
32內容數
分享伊凡對電影、閱讀、旅遊、學習、生活雜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