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鄰危不亂》談人與人的關係先於社會角色

2024/03/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爾,也是位家喻戶曉的演員。某天在去倫敦試鏡搭機前的空擋,來到一間住家附近的咖啡廳練台詞,正好與同為客人的布魯諾(Peter Kurth 飾)四目相望。起初布魯諾聊著丹尼爾演過的戲,像影評般評論,並表明是丹尼爾的鄰居,過去曾住在那,後來搬到沒電梯的對面,目前從事信用卡電話客服(半夜提供服務的信用卡外包公司),甚至當丹尼爾家理沒有人時,布魯諾還會幫忙收包裹、信件。


  就在丹尼爾不想聽鄰居發牢騷多次而想離開時,布魯諾突然「爆料」,說丹尼爾的老婆有多筆旅館的消費,而那個時間,她應該去參加另一個活動......。


  最後丹尼爾妻與布魯爾當面對峙


  布魯爾:「我只是個鄰居。」


  丹尼爾妻:「你想要什麼?」


  布魯爾:「沒有。」


  丹尼爾妻:「多少錢?」


  丹尼爾:「你低估他了。」


  布魯爾:「我父親說這就是為什麼,像你這樣的人無法理解像我們這樣的人。」


  布魯爾想要得是什麼?或許就是片尾的持續監看與爆料。就像《後窗》中,主角因腿受傷坐在窗邊,看者窗外,如看圖說故事般,卻意外目睹了一起謀殺案。然而,我們真的理解我們的鄰居嗎?聖經說「愛鄰如己」,此「鄰」為鄰近關係的「鄰」,而非空間上相鄰的「鄰」。若與鄰居僅點頭之交、不發生關係,那麼便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鄰」居。


  片中的鄰居之所以宛如不同階層的平行線,彼此難以相互理解的原因在於,彼此關係是建立在功利的「社會角色」之上,而非自然慈善的關係上;即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決定我們要做什麼、應做什麼,是職業、職稱等賦予的社會角色、社會權力,如:公務員代表公權力。而非社會角色下更根本於慈善。


  片中的主角是公眾人物的演員,舉手投足都需要「演」一下,鄰居則是看不見「個人」、宛如沒有表情的客服人員。兩者的社會角色有著一外一內、一熱一冷、一開放一隱密、一主動帶給人歡樂一被動接受民眾情緒,看似天差地別、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種角色。社會角色的好處在於,使社會能夠透有系統的、制度性的分工,缺點是無法產生鄰近與關心。如同那些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卻互不關心的社會角色(早餐店店員、理髮店店員、機車維修員、送貨員、公務員等)。而社會角色所產生關係,是一種不穩定的關係,必須有共同的條件(利益、目標)才可能出現,如此非建立在關心的關係,沒有真正的交集、交心的可能。


  安溥(張懸)在本月(10)的《大誌》專訪表示:「我們講的所有以為不再需要經過考驗的話,都有可能在另外一個維度,對別人變成很嚴厲的苛責或莫大的壓力。」


  人與人的關係並非如同萊布尼茲的「單子論」,認為單子無窗戶,透過上帝的「預定和諧」彼此知覺。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種介於「社會人」與「鄰人」之間的關係;即介於組織內的社會角色與個人的關心之間。耶穌說「愛鄰如己」,然而,真正能夠產生鄰近關係的,卻是如同朋友般,貴不在多,而是貴在知己,如同魯迅所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對於不同維度的人,處於不同的結構、不同的世界的人,如何適當的關心,而免於過度關心甚至情緒勒索?即避免在莫名之中為他人帶來苛責或壓力,將自己習以為常、自以為是的經驗,輕易地給他人「建議」,卻從未想過可能為他人帶來的不是「建議」,而是考驗或壓力。關鍵在於重拾「鄰人」關係,從適當的關心開始,適時的觀察對方的反應與感受,避免社會角色阻礙了彼此關係更近一步的可能。

2022/10/23

4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