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的教育》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回到「人」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知道這社會上,有多少比例的好人?有多少比例的壞人?」


  片中認為社會上只有10%是好人,10%是壞人,80%則是不好也不壞。多數人都是那80%不好也不壞的人;即偶爾闖紅燈、違停、不禮讓行人,遊走法律邊緣,卻不至於十惡不赦的人。


  黑的教育(Bad Education)相對於白的教育,即好的教育與壞的教育的區別。本片描述畢業當晚,三位高中死黨交換秘密的故事;從白的教育、學校教育轉向黑的教育、社會教育的故事。前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張春興(1927-2014)認為:「社會問題根源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該論點與本片皆預設了教育的線性發展歷程;即學校教育後才是社會教育。然而,教育三環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在這之間扮演怎樣的角色,及教育是否是線性發展歷程的關係?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分類依據為何?是以場所分?學習的目標分?內容分?還是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性分?若以場所分的話,學校與家庭之外便是社會,從家裡走到學校,在之中就可能有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然而,假日不去學校就沒有學校教育了嗎?請老師到家補習的家教是一種家庭教育嗎?在家自學的學生就沒有學校教育嗎?由此可知以場所區分並不適當。


  若以學習的目標分,教育有著同一的目標,即教育的目的皆是為了培養、成為「人」。透過學習適當的倫理關係,在家庭中是與父母、夫妻、兄弟,在學校中是與同學、師長,在社會中則是與同事、老闆等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扮演好自我的人生腳色。此目標是如同德性、幸福般一生不斷追尋的。一般認為要成為某個「專業人」,必須先成為「人」,然而,未說的是,成為「專業人」後又需返回「人」,非只停留在「專業人」的階段。如:先成為「人」再成為「建築人」,「建築人」透過從事建築,再賦予「人」意義與價值。


  若以學習的內容分,學校教育又分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有系統、有組織的主流教育,偏向言教、有標準答案、被動學習(單向)與如何做(HOW)的理論教育。家庭教育偏向身教、沒有標準答案、主動學習(雙向)與做什麼(WHAT)的實踐教育。社會教育,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則偏向學校教育的內容;若是老鳥或主管,則偏向家庭教育的內容。然而,理論與實踐是一種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若無理論則無實踐,反之在然。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習的內容並不因出社會與否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學習獨立思考與自我學習的能力,才能將一連串符號組成的「資料」,透過分析後成為「資訊」,再與經驗結合成為「知識」,最後產生具有創造性、價值意義的「智慧」。


  若以人生階段的重要性分,即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視為一個整體。人生的不同階段:入學前、入學後、出社會,不過是某教育比重、程度的不同,而非質的不同。彼此不是線性發展的關係,而同樣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即學校教育依賴於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反之亦然。


  綜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分類非以場所區分,且非線性發展的關係,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目的、內容是一種整體無法切分且互為表裡的辯證關係。如:我們永遠是父母的小孩,某人的長輩或晚輩,該關係結構的位置,並不因入學或出社會而有所不同。反映的是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根源與最小意義單位的秩序(倫理)關係。


  回到本片,社會當然不是只有黑的、壞的教育,然而,卻有出社會、隨著人生歷練增長後才能習得、體驗、實踐的黑的、壞的教育。不同社群,如本片的黑白道掛鉤,便有不同的潛規則、秩序與倫理關係。平常井水不犯河水,只要不做「錯事」,就不至於破壞秩序、佔錯位置。一般人眼中的黑的、壞的教育,在不同社群間可能就是白的、好的教育,故黑白、好壞取決於社群的秩序,而非主觀判斷,故在多元文化的時代,正義並非誰的正義,而是相互尊重、包容、讓彼此保有自由空間的價值。

2023/3/13

3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