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格爾哲學》談文化資產的真實性(中)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邏輯學如何作為一種科學(知識論)?


  何謂科學?黑格爾認為「認識自身作為精神的精神,即是科學。」「科學在其自身之內包含了概念之形式該外在化的必然性,並且它包含了從概念成為意識的過度。」「邏輯即是對於純粹觀念-亦即對於思維之抽象要素中之觀念-的科學。」「邏輯是最困難的科學,因為它必須,並不探討(感官的)直觀、甚至也不像幾何學、探討抽象的感官表徵,而是探討純粹的抽象事物。」「邏輯可被視為最容易的科學,因為其內容僅是我們自身的思考及其一般的性質。」「科學至上的與最終的目標即是創造在自我意識之理性跟存在的理性、或實在性之間的和解。」黑格爾的科學,不同於當今所認知的科學,而是其哲學下的「邏輯」;是最困難又是最簡單、最基本的科學;不探討感官經驗的事物而是探討純粹的抽象事物、與自身關聯(思考)的事物;其目的是打破理性在自我意識、存在、實在性之間的隔閡。


  黑格爾認為邏輯具有三個面向:1. 抽繹或知性的面向、2. 辯證的或否定地理性的面向、3. 玄想的或正面地理性的面向;此三個面向並非是構成邏輯的三部分,而是構成一切合邏輯地「真實者」的部分。「在邏輯中所探討的,並非針對某種獨立存在之事物的思考...;相反地,思想之必然的形式與自我界定才是其內容與終極的真理本身。」邏輯所探索並非獨立存在的事物,而是必然的形式與自我界定,即真理。然而,何謂在此邏輯下的存有、本質與概念?


何謂邏輯學下客觀邏輯的存有、本質?


  「存有跟虛無是相同的;但正因為它們是相同的,它們就不再是存有跟虛無,而現在具有不同的意義;在流變中,它們是出現跟消失。」 


  何謂存有?黑格爾從最抽象、最純粹、無性質、無內容的純粹存有出發。在純粹存有中,因為抽象至無性質、無內容,故該存有等同虛無,並且在流變中,存有跟虛無消弭成為彼此。黑格爾認為「存有即思想。」「存有即是假象(illusory being)。」「存有不僅是限定的,同時也是關聯於『他者』的『某種東西』、是『有限的』以及『無限的』。」「同一性即是存有,不僅作為直接的理解,同時也作為否定性、反思與差異的運動所設定或建構的存有。」「存有的真理就是本質。」「假象本身是虛無。」「某虛無的否定—構成了存有。」存有=思想=假象;存有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存有的同一是透過否定性、反思與差異的運動所設定或建構;永遠與自身關聯的存有就是本質。然而,如何既有限又無限?


  何謂無限者?黑格爾認為「真實者即是在其自身之內為無限者。」「我、或思考,是無限的,因為它在思考中關聯於為其本身的對象。」「無限者本身僅藉由否定—作為否定的否定,獲致其肯定的存有。」「有限者跟無限者的交互界定;僅因為在其跟應然或跟無限者的關係,有限者才是有限者,且無限者是無限者,僅因為在其跟有限者的關係。」真實者=我=思考,真實者是無限者,因為在流變中,彷彿無限反射鏡般的不斷重複辯證的、否定的自我運動,以獲得肯定的、統一的、有限的存有。作為自我運動,無限者與有限者交互界定、關聯。有限者如同現實、實然,不斷朝向、反映無限者、理想、應然(理型)。然而,當我們說一條線上有無限多的點時,該無限並非真實的無限,而是虛假的無限;真實的無限是如同無限大的圓,與直線相交的無限圓周將逐漸等同於直線。然而,如何區分虛假的無限者與真實的無限者?


  有限者是實然,透過中介(否定、揚棄)成為無限者(超越),該無限者(否定)再次被超越,成為虛假的無限者(返回有限者),並產生新的界線。真實的無限者即透過從自身出發否定、否定的否定揚棄、再返回自身統一,所形成的圓圈,是封閉的與完全存在的、無始無終的(開始等同結束、結束等同開始)。故存有作為真實的無限者的部分、非運動是虛假的無限者、是有限的,而存有作為真實的無限者的整體、運動(流變)則是無限的。


  何謂本質?「存有的真理就是本質。」然而,何謂本質?黑格爾認為「本質必然地由本質本身的概念所否定變成為僅是表象跟幻覺。」「本質即是設定的反思。」「直到認識從直接的存有回憶其自身,它才透過此中介找到本質。」「它是無性質、簡單的統一。」「存有的諸性質在它內都被揚棄了。」「本質是『在己存有』跟『為己存有』之絕對的統一;因此,它的界定保持在此統一之內,且既非流變、亦非過渡。」「在本質中,存有即是非存有;它內在的虛無即是本質本身之否定的特性。」「本質即是自我存在者,它作為藉著其否定的自我中介而存在,否定即是本質本身;它因此是絕對否定性跟直接性之等同的統一。」「等同於直接性的此否定性,跟如此等同於否定性的直接性,即是本質。」本質=設定的反思=自我存在者=否定=被揚棄的存有,存有透過回憶(不改變)作為中介,在自身之無限運動的否定性中找到本質(在己存有與為己存有);本質是無性質的簡單統一,即純粹的同一性、否定性與直接性的統一、簡單的自我關聯。在辯證的本質中,本質既是存有(肯定、直接)亦是非存有(虛無、否定、間接、他者);本質通過揚棄存有彰顯出來,本質是被揚棄(超越、包含)的存有。然而,本質不同於存有,卻包含存有的潛能。然而,存有如何反映本質?


  何謂反映?黑格爾認為「它是本質自身的假象、將此假象在本質自身之內顯示即是反映。」「自身的運動中的本質即是反映。」「反映即是從虛無到虛無的運動,因此是跟其自身合一的否定。」反映=本質自身的假象=本質,本質是無性質的,故反映本質的運動是虛無的運動。


  黑格爾將反映分為三種:1. 設定的反映:反映作為揚棄否定者;即是對於它的他者直接性之揚棄。2. 外在的反映:外在的反映並非是外在的,而正是直接性本身的內在反映(被設定性)。3. 界定的反映:界定的反映本身即是設定的反映跟外在的反映之統一。


  設定性一方面對立於存在,另一方面對立於本質,且被視為是結合存在跟本質的「中間項」。「被設定者」是相對於「本質」而言的某個被設定者,作為對已完成之「回歸自身」的否定;「被設定者」尚未是反映的性質;它僅是作為「否定」本身的界定性。在反映的界定中(被設定性),存在著最初區分彼此的兩面;第一,該界定為「被設定性」、作為如此的「否定」;其次,它是「反映自身」即在其自身之內對他者的關聯(他者的非存有)。


  設定的反映開始於「虛無」,外在的反映開始於「直接的存有」;前者是從無到有,後者是從某物過渡到他者,兩者皆是抽象層次的反映(本質)。本質的反映同樣依循自我的辯證運動,即設定的反映經由自我的辯證運動,成為「被設定的反映」、「對自身的反映」;它具有兩個本身「反映其自身」的部分,即是差異性(在己存有與為己存有),該差異性僅是「被設定」的差異(否定、被設定者即是不同本身)。因此,差異即非差異(從虛無到虛無、從揚棄到統一);即每一者即是整體;「反映自我相同」的被設定者包含「不同」,並且「反映不同」的被設定者包含「相同」。如此,每一者存在,即透過它的非存有而存在;如同當我們說某物是什麼的時候,其實是也說出某物不是什麼;即某物既包含其所是,又包含其所不是(他者、自身的非存有),唯有透過與他者、與自身的非存有關聯,某物才存在、才反映其自身。故事物(活的)皆是矛盾的存在,既「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的存在;既一方面在己、為己存有,另一方面又為他者存有。


何謂邏輯學下主觀邏輯的概念?


  「存有」無法從概念演繹而得、或從概念分析出來,除了上帝的存在之外,其思想(概念)跟其存在是絕對不可分的統一,可透過概念「直接認識」上帝。存有是與概念分開的,如:心裡想著一百元(概念),口袋並不會真的出現一百元(存有)。黑格爾首先探求概念是否有如幾何學公理般的基礎,作為其絕對根基,其認為「概念應被視為一個主觀的預先設定。」「該根基透過抽象(中介)的直接東西成為最初的東西。」「概念通過揚棄中介活動而把自己改造為直接的東西。」概念同樣通過自我的辯證運動(中介),成為其直接的根基。


  概念與存在和本質的關係為,時間順序上,先有存有、本質,才有概念,然而,在邏輯順序上,則是先有概念才有思考存有、本質的可能;另存在和本質是概念的「流變」的環節,而概念是存在和本質的「根基」和「真理」;即概念是存在和本質的結果。


  黑格爾提出概念的三個環節:普遍性、特殊性和個別性;此三個環節,每個都既是「整個」概念,也是「已規定」的概念。第一,概念是「總體」性;概念在它的「普遍」性和純粹同一的「自身關聯」中在本質上是規定活動和區分活動;概念在自身之內具有一個尺度,通過這個尺度,概念的自身同一性形式在自身之內滲透並把握全部環節;第二,概念被設定為一個「特殊」的或「已規定」的概念,與其他概念區分開;第三,「個別」性是一個從區別那裡反映回絕對否定性的概念;概念從它的同一性過渡到它的異在,轉變為判斷;即概念的發展依循著普遍性、特殊性到個別性。普遍性之所以普遍,在於其尚處於抽象、純粹的層次(不能加以任何解釋規定和區別),並且關聯於自身。接著,以概念、自身之內在尺度規定、區分其他概念(最初的、直接的否定),成為特殊性。最後,概念從同一過渡到差異(否定的否定),成為絕對的規定性,形成個別性和具體化。正式透過普遍者作為概念的「總體」性(具體而非空洞),通過它的概念而具有內容。


  接著,黑格爾說明概念的系譜學;本質是從存在轉變而來,而概念是從本質轉變而來;即概念也是從存在轉變而來。「轉變」意味著概念的自身排斥,轉變而來的東西反而是無條件者和原初的東西;即揚棄自身,把自己改造為一個非設定的東西,一個原初的存在(自身回歸)。然而,概念與真理的關係是什麼?


  黑格爾認為「完善的概念」即是理念;即客觀的真理或嚴格意義上的真理。當某個東西具有真理時,它是通過它的「理念」(完善的概念)而具有「真理」;即某東西只有在自己是理念時(概念和客觀性(實在)的統一體)才具有真理;存在才達到了真理的意義。如:心裡想著一百塊,口袋著的有一百塊,就是真理、真實。亦即當理念把自己設定為純粹概念及其實在性的絕對統一體,隨之使自己凝聚為一個直接的存在,它就是這個形式下的總體性—「自然界」;自然、物自身即是概念與實在的統一。


  而全部現實的東西(主觀世界+客觀世界)都只有在「自身內」具有理念,並「表達」出理念時,才「存在」著;即只有當它們是它們的「概念」和「實在」性的統一,是它們的「靈魂」和它們的「軀體」的統一,它們才是某種「真實」(真理)的東西。若精神不是理念,不是概念的自身統一體,即精神不是一個把概念本身當作它的實在性的概念,那麼它就只是一個僵死的、無精神的精神,一個質料式的客體(非真實、非真理),反之,精神是理念時才是活的、真實的、真理的精神。


  絕對者僅存在於意謂中,因為它還沒有被設定下來,還沒有被理解把握;「理解把握」只能基於認識活動的「中介活動」,普遍者和直接的東西是中介活動的一個環節,但真理本身卻是僅僅位於拓展「過程」中,位於終點。其面臨到絕對者時,黑格爾說「僅有絕對者是真實的,或僅有真理是絕對的。」「概念即是絕對者。」由此可知,絕對者=理念=真實=真理=概念=絕對精神。透過自我辯證的中介活動(自己對待自己的概念)把終點繞回開端(純粹的真理作為最終的結果,也成為另一個層面和另一門科學的開端),科學呈現為一個在自身內纏繞的圓圈(不斷朝上運動的圓圈),絕對者是自己對自己進行概念把握的概念,是作為一個具體的、同樣又絕對有內涵的總體性的存在。


  最後,純粹理念(抽象、無性質的理念)做出決斷僅僅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中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概念把自己提升為一個自由的、從外在性內化到自身之內的實存,在精神科學裡依靠「自己」完成自己的自由化,並在邏輯科學裡找到它自己的最高「概念」(最高真實、真理)。


  在黑格爾的哲學下,物自身能夠透過理性認識,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存在;即矛盾的、中介的、辯證的、否定的、流變的存在。然而,如何透過黑格爾哲學思考文化資產的真實性?

2023/6/28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