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名不副實的《實構築》展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筆者近日至台中參觀《實構築》展,此展為去年於宜蘭蘭陽博物管展出(2022.12.15~2023.5.1,共收入24件作品),上個月移師台中(2023.8.15~10.14,共收入15件作品)。《實構築》展每兩年辦一次,目前已來到第八屆。然而,不知是台中展場太小而有所簡化,還是本次展覽主題內容的關係(「構築.敘事」),印象中《實構築》的特色為展現各建築「構築」之細部、材料、方式。本次展覽卻完全讀不到、感受不到《實構築》的精神。


  首先,何謂《實構築》的精神?由展場入口處掛著其緣起可略知一二:

raw-image



  「『實構築』展,源起於2009年,由清水工坊廖明彬先生與廖偉立建築師所發起,二廖因共同執行台中基督教救恩堂建築及工程,有感於教會及營造廠商及建築師之三方,相互信任及支持的良好合作關係,於完工啟用及開放參觀時,邀請羅時瑋教授於該教堂策劃展覽與舉行論壇活動,分享相關三方之工程施工及設計經驗,是為實構築展之開始。」


  《實構築》的核心理念在於,透過展覽,與民眾分享業主方、設計方(建築師事務所)、施工方(營造廠)之設計到施工的經驗;即對真實完工建築的考古,重建該建築的知識。藉由展覽,一方面將建築打開,供各方專家學者、從業人員或有興趣者一探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三方互信合作的典範。


  「2009年實構築的宗旨之一是透過展覽,在整理地上閒置或被邊緣化的空間,在展覽結束後,將此空間賦予地方經營,作為在地社群活動之適用,藉此回饋地方與社會。『實』是『真實踏實、扎實、不做假、不迴避』。『構』代表『技法、專業技術之研究、探索』。『築』則意味『興建、建造』。『實構築』就代表著從事建築生產中應有的態度與專業技術。重構『設計者、使用者、營造者』之間的新關係。」(文:2010年實構築專刊)


  《實構築》的另一個初衷是透過在真實的建築中展覽,並在展後將空間開放予地方;即延續「參與建築」、「不斷構築」的精神。並透過展覽回答,建築面對什麼樣的真實?研究或探索什麼樣的技術?重構什麽樣的設計者、使用者與營造者的新關係?


  「2012年的實構築,推動整體建築環境為出發點、展現建築無高潮的宗旨,強調建築並非單純的個人風格表現,而是在於團隊的發想和嘗試,並經由專業的營造人員建造及檢驗,集結專業資源共同完成的過程。展覽透過圖說、模型、影像放映等方式,邀請一般民眾一同了解建築世界的真實。『實構築』是個令人目不暇給又爭議不止的構築世界的一道窗口。構築不僅是提供遮風避雨的實用之術,他還呈現我們的知覺和感受生命與構築緊密相連,我們才能真正欣賞和理解建築,一種美感經驗油然而生,構築開始有了藝術的特質。構築是一種極富想像力的投射,構築的態度是謙虛而非張揚的,構築,唯有透過彰顯空間才能彰顯他自身。」(文:2014年實構築專刊)


  《實構築》「參與建築」、「不斷構築」的精神背後,是建築從以建築師(個人表現)為中心的一元論,轉向過程參與者(團隊、營造人員、使用者)皆為中心的多元論。藉由展覽,返回、彰顯原初的構築過程;即因建築構築的堅固,才有實用、美觀的可能。


  接著,回頭檢視本次展覽是否有達到《實構築》的精神?「構築.敘事」2023年實構築展概說:

raw-image



  「建築常常被比喻為音樂,因為建築形式與空間的收、放,經常讓人聯想到音樂般旋律般的起伏、延展的流動性,其實,建築或許更像是電影吧!電影是集合許多元素而成的文本,它須要一個故事,以及整合許多的技術部門,如演技、場景、道具、攝影、音效、配樂、動畫等形成的表意狀態,敘事性就是導演整合上述各種元素成為文本的方式或角度。而敘事的角度則影響著文本的形態與意識,而這也就是敘事者的觀點與意欲,即作者性的生成。音樂當然也是一種文本,但建築內在須整合的元素,相對的,更接近電影的複雜度。建築之所以成為建築,必須要滿足使用性(類比電影的故事性)、審美、環境涵構等人文條件的需求,還要整合如業主、結構、構造、材料、法規等事項,但真要能跳脫工具性的角色或宿命成為表意的論述,則必須在設計裡展現出清晣、獨特的敘事性,如上文所述。」「2022年實構築展『構築.敘事』,我們將建築視為一種文本,我們也延續實構築展覽一貫的關注:設計、結構、構造相互對話的精神,以敘事性的角度切入,展現建築師在其作品所整合建築意識與意欲。」


  撇開為何說建築更像電影卻又一直談音樂的矛盾,或建築類比於電影是否合適。首先,文本不只限縮於文字,任何行動、文化符號都是文本。其次,「敘事者的觀點與意欲,即作者性的生成。」又回到了建築師、作者中心,而非《實構築》原初精神的讀者中心或文本中心。最後,除了這段「設計、結構、構造相互對話的精神」的文字,整個展場看不到相互對話的精神,系列演講亦全是設計方,唯一有涉及到一點營造的,是設計兼營造的「構竹林鐵」,更遑論業主方、使用者方。


  回到《實構築》的原初精神;第一,分享構築的過程與方法;即面對、解決真實。第二,提供三方互信合作的典範;即重構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的新關係。第三,延續「參與建築」、「不斷構築」的精神;即由建築師(個人表現)為中心的一元論,轉向過程參與者(團隊、營造人員、使用者)皆為中心的多元論。三者的共通點在於,都需奠基在至少三方的基礎上(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理想上還應有使用方)。故比較本次展覽,是否符合其精神已一覽無遺。


  綜上,《實構築》14年了,是時候回望、省思自身,而非為了展而展或同流於其他建築展,如:本展一魚兩吃的將宜蘭展的內容原封不動的剪下貼上,連應該是15件作品而非24件作品都沒改。筆者並非否認本展覽的價值,如:「永恆之丘」對新納骨塔的想像、「獅甲非營利幼兒園」對構築的挑戰、「波光市集」對在模矩化、技術、造價、環境等限制下創造新的張力。而是聽不見設計方以外的聲音,《實構築》已喪失其初衷的精神,成了名不副實的展覽。

2023/9/2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