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時期的開始,now

2024/04/0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身邊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女性都對年齡增長這件事感到焦慮,但我其實是期待的。我期待歲月的流逝可以讓我成為更有智慧的人。我覺得能夠每天睜開眼睛,好好呼吸是很奇蹟的事情,值得感恩。

二十二歲是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不知道我畢業後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坦白說,我毫無頭緒,對未來很迷茫。如果十八歲高三畢業後的迷茫是一種因為不了解世界所以產生一絲絲憤怒感,那麼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從不讓我生氣,反而我開始覺得恐懼。或許求學的時候,學校總會提供大綱,告訴我這個課程多少年可以完成。兩年可以完成的課業,我絕不會延期,也盡全力讓自己每科及格,順利畢業。高峰期是一個 long semester 拿了七科,最難的 International Media 竟奇蹟過關!

還記得在我們上課的時候,巧兒看著課本說:“你真的很不華人耶!”

課程剛好說到 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講師:“Individulist 說話的時候通常習慣以 “ I(我)” 開頭,多數的西方國家都屬於是 indivisualism。至於 collectivist 則常用 “ we(我們)” 來開頭,大多數的東方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就是 collectivism。

巧兒認識我以來總覺得我想的東西和他以前圈子的人不一樣,他覺得我怪得有趣。我覺得我挺正常的。他發現我說話的時候很常帶有“我”的字眼,故一聽到講師的課程,忍不住轉過頭來說:“難怪你的表現不像一般的華人!你真的披著亞洲皮囊的老外!”

明明老師都還沒有唸到書中內容,提前閱讀完整頁課本的巧兒沒來由地說出這句話,我有點困惑。一心不能二用的我選擇繼續聽課,才聽見老師的講解。後知後覺的我看向巧兒,不禁自嘲:“我有那麼常“我”嗎?難怪有時候我總覺得在華人圈子總是格格不入。”

這件事讓我想起高中當班長的時候,因為一個用詞不對所以必須學習如何好好說話。雖然那時候的我更多的是覺得事情有點莫名其妙,為什麼那麼普通、簡單的一番話,會被誤會得如此啊?班裡部分的同學說我說話的時候像是命令,把自己說成好像不是班級一份子。我真的覺得冤枉啊。但我不抱怨,我極力改變,時時提醒自己要小心用詞。我不知道自己夠不夠小心,只知道即使上了大學,做了無數次project的team lead,我都會在會議上只要用詞不怪,我都會說“我們”、“大家”。

當然有時候真的沒辦法讓所有人都開心,“艾米,為什麼你要說什麼“我們”?明明這件事是他們自己捅出來的,關我們什麼事?” 我聽著對方的抱怨,默不作聲。我也是沒有在做這件事啊,但誰叫我們都是同一組的呢?可是,我真的很感謝對方如此坦然地找上我,和我說出他的想法。我最喜歡就是這種直接明瞭,讓我意識到我似乎不該活在過去的陰影下。作為一名大人,我要更加能夠好好說話。

“謝謝你如此坦白告訴我你的想法和感受。我知道這件事沒有你和X的參與。放心,我以後會更加留意說詞。” 作為領導最不容易的事情,我想就是聽真話。而我從來不怕聽真心話,我只怕沒有人敢直接在我面前說出心底話。

越發長大,我終於有點能夠理解為什麼留在身邊的人都是能夠理解自己的人。想想還能和自己相處,而我也珍惜的朋友們為數不多。其中之一就是總是說真話的葉。

我們從初二、初三開始熟悉,後來因為對方把我的pendrive給弄丟了,我沒有懷疑對方故意弄不見,只是我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如此大意。畢竟那是昂貴的pendrive啊。葉直接當著我的面說:“我覺得我們的關係因為這個pendrive事情,開始不同了。” 我沒想過對方如此大膽表達自己。我開始更加欣賞說話溫柔客氣的葉,居然比我還勇敢表達自己。後來我們因為高中三年就讀不一樣的科系,少了聯繫。除了上英文課能夠見到面以外,基本上我這個人就是一放學就是待在家裡,足不出戶。宅女 level 3000480 級。但很神奇的,中學畢業後,雖然大學不同校,我倆還繼續保持聯繫。

我問一向敢言卻又讓聽者覺得舒服的葉:“你覺得我是自私的人嗎?”

每次說到“自私”,我就會有點難過。因為這always把我拉回到小時候被媽媽說的“不要自私,要把玩具讓給弟弟玩”的兒時回憶。所以上中學被小明說我是自私的人的那一刻,難過的情緒無限被放大。即便如此,我對“自私”的理解從不清晰。直到上了大學開始有網際網路,我上網問谷歌叔叔:“什麼是自私?” 我依然還是不太明白。

如果自私就是不把東西share給他人,那麼我承認我就是自私。但為什麼大家不換個角度去想——為何這個人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share出去呢?比如我弟就是一個破壞王,玩具交到他的手中都會脫手脫腳。就因為對方是我的弟弟所以我就要分享嗎?小時候的我可不願意,我可以把我覺得可以分享的分享給弟弟,但我也會拼命保護自己101個珍惜的玩具,不與弟分享。我自私了嗎?

這些年來有個詞兒特別夯,大家老愛說的:“請不要情緒勒索、道德綁架我。” 我年紀那麼小就不會被情勒,難道不該給點掌聲嗎?

谷歌叔叔告訴我自私是不好的形容詞。但我根本不道自己有哪些行為是自私的。小明從來沒有直接明瞭說出來。加上我是那種需要畫公仔畫出腸的人,我只能盲猜自己的哪些行為在一般華人子弟眼裡、心裡屬於自私。

離開中學快四年,我不知道我還是不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只知道過去的我就算覺得自己有努力改正過來,可還是難逃別人的批評,那時候心裡覺得特累。上了大學後也都過得戰戰兢兢,儘量不去社交,覺得這樣就可以保護好自己,免得被人說三道四。但你不找是非,是非自動找上你。我忘了自己容易吸引是非。在K大遇到的 queen B 總是讓庭氣得牙癢癢,庭總說對方很假掰,很做作。

為了庭的身體健康,我不得不開口告訴對方:“如果你真的那麼不喜歡他,那就不要看他。不要說他,你說他就是你在想他,你在意這個人的存在。如果你不care,你還會把對方放在眼裡嗎?” 這麼說的同時,我好像意識到些什麼。

“除非你在意這個人,想要對方變好,那你就去直接告訴對方你對他的想法和感想。不然的話,你說他喜歡說人家是非,那你現在也在說他的是非啊。你和他有什麼分別?” 啊,我突然想起好友GM告訴過我的:“這個世界沒完美的人。就算真的有一個完美的人,可是對方會在人家的背後道人是非,你覺得這樣的人還算完美嗎?” 我的朋友真的好會熬雞湯!

“再說,像 queen B 這樣的人真的太不壞人了。哪有壞人表現得如此明顯?就算你覺得他是,那他也只是在基礎班而已!真正可怕的壞人是你覺得他很好,但他背地裡卻在說你壞話,說你是非,backstab你的那種。你應該慶幸對方在你面前如此顯現的表現得宛如婊子,讓你可以一眼看得出來。” Queen B 在我眼中真的只是baby而已。

好多回憶在腦袋裡面快速走過,葉的回答把我拉回我和他的當下。葉認真地看著我說:“我覺得你不是自私。你比較像是一個自我的人。”

中文博大精深,我覺得我真的必須要好好學習中文。看我一頭霧水,葉解釋:“自我的人不一定不好。我覺得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有你的一套和你的堅持。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有自己原則和底線的人。在這個世上其實是難能可貴的。做人要像水一樣,你需要學習更加地柔性。”我認真聽著葉的回答,我必須承認我這個人就是比較硬,認定了就不會改變,十足一頭牛。

“但我覺得你也要繼續保持你自我的一面,堅持你的原則和底線。欣賞你的人自然會樂意親近你。而在我們這群朋友的面前做回自己就好,在外面生活的時候,適時戴上面具來保護好自己也很重要。” 葉一貫溫柔的語調,句句打中我的心。我何德何能能過遇到這樣高質素的朋友啊?

巧兒的聲音傳來,“我覺得你真的還是比較適合到鬼佬的地方去,你的思想行為真的比較洋化!” 我很納悶,我從來沒有出過國,從沒被西方文化薰陶過,為什麼我會這樣?

但也很高興能過上這堂課,據說這科系因為學生人數不多即將被腰斬。我們是這科系的最後一批學生。想來,我真的很感恩宇宙讓我可以學習到這科。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過去幼兒園到中學的自己總是無法理解當時的環境、遇過的人與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了。

我不是自私,我不是怪咖,我只是一個 individualist。

以下和大家分享 collectivism 和 individualism 的區別: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Group Minded: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 ppt download

Being Group Minded: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 ppt download

63會員
278內容數
我喜歡分享,喜歡探索生活,探討生命。我喜歡的東西很多,想要說的話也很多。 簡單來說,我在這裡的原因很簡單。我把我想要說的寫出來,希望可以將這些小小體會分享出來,或啟發你,激勵你,或一起討論,或滿足一些想要八卦的你。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