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山海】地方創生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脈絡

臺大政治 李宛諭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台灣的地方創生歷史萌芽於西元1989年,並起始於1994年的社區總體營造。雖然當時尚未使用「地方創生」名詞(該名詞起始於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地方治理新模式),但整體概念與目標師法1960年代日本的造町運動,希望振興產業以活絡鄉村經濟。

根據蔡志堅在國家發展委員會出版的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上的學術文章,筆者將台灣地方創生歷史脈絡分為三個階段—專業設計者下鄉專業輔導者下鄉專業團隊下鄉進駐。整體從社區內:設計者進入社區改造、保存歷史資產、維持地方特色,擴展到社區外:產業升級、吸引人口回流,進而活絡地方經濟,提升居民幸福感。

▎1994年:地方創生的萌芽—社區總體營造

臺灣地方創生起源於1994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為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該計畫立基於傳統政策無法因應都市化影響與衝擊的背景,也成為首波專業設計者下鄉的實踐。

社區總體營造將傳統政策制定者無法兼顧各地視角的弊端,透過下鄉設計者的視角,整合並激發社區居民對本土的認同與社區的關懷,達到重建社會的機制,其中也包括改善社區環境與歷史資產的保存與設計。

這項計畫在未來的數十年間成為政府推動社區改造的主要政策,至2003年,時任行政院長游錫堃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2005年時任行政院長謝長廷的「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從原先九個部會參與擴展到十五個,期間促成花蓮縣牛犁社區、台南市土溝社區、雲林縣林北社區、臺東縣永安社區及南投縣桃米社區等全國性示範性亮點案例,皆可見各時期官方推動社區改造的風氣日漸增長。

(成功案例:鄉情之旅: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到農村找藝術)

台南後壁的土溝村,是成功的社區營造案例(圖源:BringYou))

台南後壁的土溝村,是成功的社區營造案例(圖源:BringYou))

▎2007年:活化地方商業——「產業版」的社區總體營造

在早於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1989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現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就推動了地方特色暨社區小企業輔導計畫,該計畫如同社區總體營造的產業、商業版,更強調鄉村地方的特色產業發展,希望凝聚地方共識。

2007年經濟部推動的OTOP(One Town One Product)計畫、2009年成立的地方產業發展基金,兩者共同將過去凝聚的地方共識更進一步推廣,同時建置整合型通路展售與行銷推廣平台,「一鄉一品」便成為當時的地方產業影響力大幅提升的代表詞。基金整合中央、縣市與地方鄉鎮資源,將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轉為由下而上的計畫,由鄉鎮提出的計畫更能切合資源需求多寡,也讓中央提供的經費能妥適分配,特別是觸及並補助到人口外移、所得偏低的區域。

(關於不同行為者在社區營造中的影響,可以參考巷子口社會學的文章)

▎2019年:地方創生元年,政府展現地方創生蓬勃發展的決心

成功的地方創生,不只仰賴政府,也仰賴公民們的協作(圖源:Cheers)

成功的地方創生,不只仰賴政府,也仰賴公民們的協作(圖源:Cheers)

行政院自2016年起開始推動「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示範計畫,該計畫相較過去的社造,更強調創意設計力、創新生產力與創業行銷力,輔導地方找到核心價值,鼓勵地方青年回鄉傳承接棒,為產業發展注入動能,經過兩年後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日本東京丸之內舉辦成果展,成功引起社會各界與媒體對該議題的關注,也開啟與日本地方創生相關人士的交流討論。

行政院於2018年兩度招開地方創生會報,並將2019年訂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名詞更換,但目標仍一致——均衡地方產業發展、促進島內移民與首都圈減壓,宣示了政府讓地方創生成為潮流、全民運動的決心。

▎2022—2027:延續、傳承地方創生火苗

臺灣社會目前面對全球化、人口結構老化、產業結構變化、數位轉型等等議題,文化部希望透過深化社會營造孕育公民意識並強化公民行動力,並結合近年來能見度與參與度提高的公共治理模式,強化由下而上的創新計畫。

整合地方社會團體與數位業務協調平台,不只讓地方文化更能被看見,提高文化產業與新興社區投入社會營造工作的意願;也累積、建立公私部門對話溝通機制,增加討論行動的效率;更可以促進國際交流,讓多元文化交流、發展與保存之餘,形成一個多元文化包容的社會。


製作小組:呂芊穎、李浚誼、李宛諭、韓丹文、鄭宜嘉

責任編輯:林廷昱、鄭宇庭

參考文獻:

地方創生之設計力實踐,蔡志堅

推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社區總體營造概論,盧思岳

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國發會

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11年-116年),文化部


民主社會存在多元意見,除了惡意傷害少數族群的言論為社會不容外,相反觀點的理性言論是否也有持續存在,促進公開討論的價值呢?本專題將從同性婚姻與跨性別議題切入,探討不同立場如何看待性別議題;另外,也會從最新國民法官判例探討母職期待。我們期望透過闡述個人立場與經驗,能探索彼此聆聽、理解的可能性,實現傳達出公民對話的價值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