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時事分析:韓國執政黨無法重掌國會大權且選舉失利⋯⋯ 成尹錫悅從政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

2024/04/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韓國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正式落幕,投票率創紀錄下成為了全國非常關注的話題,另一備受關注的原因,就是此次選舉被視為尹錫悅政府執政兩年的「中間成績表」。而據此次的投票及選舉結果,已反映了未來政府的施政及維持民望將變得無比艱難。
 

▶本屆國會選舉成為歷屆最高投票率的一次,兩大黨「審判論」成為造勢基調

據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公佈,全體4,428,0011名選民中有29,662,313人參與了投票,最終投票率達67.0%,比上屆國會選舉高出0.8個百分點,亦成為1992年第14屆議會選舉(71.9%)以後32年來的最高紀錄,過往歷屆國會選舉的投票率分別屆乎50-60%,其中第18屆 (2016年)更低至46.1%。

韓國傳媒分析認為,此次國會選舉投票率創下32年來的最高紀錄的背景是與事前投票 (正式投票日前另設的投票日,有後備日子的作用) 比例破紀錄有關。隨著政界一致鼓勵支持層參與事前投票,此次事前投票率達到了歷史最高紀錄,此次事前投票比上次議會選舉高出4.6個百分點,達到31.3%,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一直對現有事前投票的可信度提出質疑的保守選民們亦通過鼓勵政治圈進行事前投票、引進受檢票程序等,大幅參加事前投票。

另外,朝野在選舉投票前的極端對決中提出的「審判論」引發選民到投票站進行「憤怒投票」推高投票率。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將此次選舉定性為「尹錫悅政府中間評價」,並向選民提出了「尹錫悅政權審判論」,他們主張尹錫悅執政兩年的政績差劣,有必要透過投票在國會形成在野黨佔最多議席的景象,審判政權。對此,執政黨國民力量應該審判犯罪者,並提出了「李·曹(李在明及曹國)審判論」,雖然審判的對象不同,但兩黨都異口同聲地呼籲支持層和中間層為審判而參加投票,為投票率帶來積極的影響。

 

▶此次選舉結果為執政黨帶來極大挫敗⋯⋯在野陣營穩佔超過190席接近三分二

無論是三大地上波 (概念類似無線電視) 電視台在投票後進行的出口民意調查還是最終結果,均顯示民主黨獲得的議席遠多於國民力量,以在野黨的壓倒性勝利、執政黨的慘敗而告終,而且勝負差距比當初預期更大。民主黨於地區直選及比例代表上共獲得175席,單獨於國會佔超過一半議席,而國民力量則共獲得108席。

若與兩大黨以外的政黨議席數量一同計算,整個在野陣營的議席超過了190席,如他們合作推出議案的話,定必獲得通過的大權,相反,如他們集體反對政府或執政黨提出的議案,亦獲得大多數否決的權利。執政黨唯一能守住的,就是修改憲法、彈劾案的否決機會,還有總統行使議案否決權後的法案再表決的通過權利。

 

▶國民力量大敗原因之一:於決定選情的首都圈及忠清道上大敗民主黨

韓國選舉的其一特色,就是立場尤其鮮明的「地域政治」。韓國的全羅道及光州市一帶由於近代的民主運動歷史背景影響,一直以來成為進步派政黨的「票倉」,因此民主黨於這些地區大獲全勝已成為日常。而慶尚道、蔚山市、釜山市及大邱則與分裂南北後的多代總統及重要政客的出身有關,再加上其支持者的集結,相同道理下一直為保守派政黨的「票倉」。

在兩大派政黨各有穩定的支持層下,如何於被視為「游離地區」中取得更多票數成為了關鍵,其中包括一直被視為「中間層」的忠清道,還有首爾市、京畿道及仁川市的首都圈。首都圈的議席數共有122席,但民主黨均在三地贏得大多數議席,共102席,而國民力量只獲得19席。再加上忠清道的19席,民主黨佔了13席亦為大多數,令國民力量大失「遊離地區」的票源,令得票差距擴大。

 

▶總統尹錫悅成為了執政黨的「豬隊友」?選前多宗爭議成為了選舉絆腳石⋯⋯

有時事分析指出,領導執政黨選舉的緊急對策委員長韓東勳嘗試以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安排參選名單及拉票,包括以中立的方式遴選候選人等,有嘗試作出努力扭轉民眾對黨的固有印象。然而,尹錫悅的施政及選舉前眾多政治爭議均令韓東勳的努力白費。

據分析,民主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原因為「政權審判論」起到了主要作用。近年民主黨對2022年10月發生的梨泰院慘案及2023年7月五松地下車道水浸慘案等大型事故不斷追究政府的責任,並通過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排放爭議,致力於培養對政府和執政黨的負面輿論。還有把有關總統夫人金建熙的楊平高速公路終點站變更爭議和操縱股價疑惑變成政治爭論焦點,這已成功增添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而在選舉前,尹錫悅政府更多次發生負面新聞,增加了民眾的負面情緒。先前有網絡媒體揭發金建熙收受名牌手袋後,不但沒有即時承認錯誤,而且還透過KBS電視台獨家訪問試圖掩飾事件,造成了第一次公關災難。

有評論曾指出,尹錫悅就任後因單方面及武斷的國政運營而受到批評,自前國民力量代表李俊錫被逐出黨後,而在此次國會選舉即將到來之際,在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調查涉嫌對海軍陸戰隊官兵死亡事件調查施加外部壓力前國防部長官李鐘燮時,政府突然將其任命為駐澳洲大使後,亦引起了眾多非議,視了任命嫌疑人擔任核心要職時可能出現的民心抗議。由此,多宗涉及政府的負面新聞均容易令國民失望,認為不符合當初對尹錫悅期待的公正、常識、法律面前的平等。這種輿論導致了在野黨在此次選舉中獲勝。

 

▶韓國醫學院擴大招生問題亦成選舉絆腳石?輿論從支持政府到認為政府沒有與醫療界對話存在失誤

韓國政府於國會選舉前兩個月左右宣佈推進擴大醫學院2,000名招生學額,以應對未來醫療系統面對的人手短缺問題。原本多項民意調查均顯示,國民較支持政府的決定,並認為醫生以集體行動對抗政府並不合理,但後來事態持續下,政府維持強硬態度亦被批評無助解決問題,反倒支持應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而在此次國會選舉中執政黨大敗後,醫生團體亦認為是政府單方面宣佈擴大招生計劃下,國民對政府進行審判的結果。

 

▶尹錫悅政府只可靠「革新國政」帶來改變?

不少評論認為,尹錫悅政府若希望挽回民望, 以保障下屆總統大選不會再次出現政權更替,有必要全面改革現行管治方式及風格。有指,現時總統辦公室與執政黨仍處於垂直的合作關係,因此應該與執政黨建立橫向關係,勇於聽取諌言,此次選舉前的負面新聞均由韓東勳請求政府才能化解危機,但仍為時以免晚。政府改變態度,才能可以制定出國民認同的政策。

另外,若要修補此次選舉帶來的社會撕裂,帶頭治癒國民分裂和矛盾是政府及國會該做的事。政府要能夠傾聽國民需要的同時,國會亦應該自行引導對話和妥協,爲國民團結而努力。朝野領袖會談亦應召開以化解分歧。有媒體的社論指出,如果不能將國力凝聚在一起,就無法克服逐漸增加的經濟、安保危機。 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民主黨亦必須留意這一點。

我是韓國研究者的同時,也是一名作家,香港土生土長的人,無論世代變得多壞,仍然要堅持「做自己」,做好研究及新聞工作。透過謫取韓國城市的深入報導,深入了解韓國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