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關鍵字|ទេសចរណ៏觀光

2024/04/2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高棉人把〝ទេសចរណ៏觀光〞掛在嘴邊、朗朗上口,很夯也很潮,因為含金量高,人人想分一杯羹。可是,到底他們怎麼看觀光?柬埔寨又是如何經營觀光?柬埔寨著手觀光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怎麼會開始的?觀光柬埔寨能去哪些地方?能看到甚麼或做些甚麼?誰會來柬埔寨觀光?柬埔寨發展觀光至今,還能怎麼走下去?

一起來看看柬埔寨發展觀光的歷史和不同的內外觀點。

柬埔寨人怎麼看〝觀光〞?

高棉文的〝觀光ទេសចរណ៏〞一字,是〝ទេស國家〞和〝ចរណ៏移動、交通〞兩個字合成的,字面上的意思〝國家移動〞。〝觀光客ទេសចរ或អ្នកទេសចរ〞是〝ទេស國家〞和〝ចរ去、走〞兩個字合成的,字面上的意思〝走去國家〞或〝走去國家的人。有別於〝旅行ធ្វើដំណើរ〞直譯〝作行程〞和〝出遊ដើរលេង〞直譯〝走玩〞,不同的字賦予不同的意義和期待。從高棉字望文生義,柬埔寨人定義〝觀光ទេសចរណ៏〞是一種地理上跨越國界的移動,〝觀光客ទេសចរ〞是移動的外國人,有別於國境內旅行出遊的高棉人。對高棉人來說,〝觀光〞是外國人限定。

〝觀光〞從何說起?

曾經是木匠,也曾經旅行佈道、周遊傳教的英國人Thomas Cook (1808-1892),咸認是現代觀光業之父。他開風氣之先,把早期歐洲出於宗教動機的朝聖之旅,和傳統文化裡的探望與接待習俗,從本地人和旅人手中抽出來,交由非當事雙方的第三者接手,完美結合工業革命之後發展的交通運輸方式,如鐵路、蒸氣船,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建立的餐飲住宿供應,華麗轉身為旅遊專業。他在十九世紀中葉,創辦世界第一家旅行社,編寫出版第一本旅遊指南,也組織帶領第一個觀光旅遊團,和第一個環遊世界團,是為當今〝觀光〞之濫觴。

柬埔寨的〝觀光2.0〞

十九世紀中葉〝觀光〞在英國起跑的平行時空,1863年柬埔寨成為法國殖民地,改名「柬埔寨法國保護國」,也叫「法屬柬埔寨」,是「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一直到1953年十一月九日脫離法國獨立。

帶領柬埔寨獨立的西哈努克國王,躊躇滿志,1960年代就開始發展觀光業。以當時眼界,堪稱有遠見,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力、資源、知識、設備都不到位,還是做了再說,摸石頭過河、邊學邊做。

舉步維艱的柬埔寨觀光初體驗,天不時、地不利,國內政軍派系林立、境外勢力如入無人之境,柬埔寨內戰經年,又遭池魚之殃,不意捲入越戰,被打到連滾帶爬。1975年越戰告終,還沒回過神,1975/04/17高棉共產黨揮師進京,上演柬埔寨版本的文化大革命,生靈塗炭、筋脈斷盡,1979/01/07紅高棉政權垮台,越南無縫接軌、隨即入侵,民不聊生、活著就是萬幸,不識觀光是何物。

直到1991/10/23簽訂巴黎和平協定(1991 Paris Peace Agreements),由聯合國接管柬埔寨,設立聯合國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力機構 (UNTAC:  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 ,協助柬埔寨從內亂外患進入和平。聯柬22,000名維和部隊成員進駐柬埔寨期間 (1992/03—1993/09),急迫且大量的食衣住行民生必需,一夕催生全國旅館、飯店、公寓、餐廳,不只是爆炸性成長,也為自此而往的柬埔寨觀光生態系,奠定根基,建立雛型。

1993/05/23-28第一次民主選舉後,柬埔寨確立君主立憲制,由民主政府治理國家。各據山頭的四大派系被聯柬送作堆,組建聯合政府,以示民主。著手擘劃國家建設藍圖時,各路人馬方方面面的看法策略、異象使命都不合,唯一的共識交集就是:大力發展觀光!畢竟觀光業是「當時唯一能為柬埔寨帶來亟需的外匯收入的產業」。

柬埔寨浩劫重生,百廢待舉的起手勢:重新啟動觀光,升級〝觀光2.0〞。同年,年輕有為的外交官Roland Eng磨拳擦掌就任第一任觀光部長,「在貧窮國家中,柬埔寨成為利用觀光業作為戰後重建、發展策略的先鋒」。

來柬埔寨〝觀光〞甚麼?

1993年迄今,柬埔寨不曾停止發展觀光。觀光業成了總理口中的〝綠金〞,也就是〝綠色黃金〞,可想而知觀光業對柬埔寨的重要性,及柬埔寨對觀光業的重視。柬埔寨傾舉國之力,吸引外國人千里迢迢、飄洋過海到此一遊,為柬埔寨貢獻外匯,所為何來?他們來看什麼?或是做什麼?

一    文化觀光

在國族主義和全球化的脈絡,代表國家歷史的文化襲產 (Cultural Heritage),成為建立國家認同的要件,觀光一直是族群和國家認同競爭的舞台,文化襲產介入觀光,媒合而成的文化觀光,不僅促進經濟發展,更形塑國家認同。

柬埔寨文化觀光的亮點,色彩鮮明,不是金光閃閃、眩人眼目,就是闇暗漆黑、不見五指—

  1. 金色觀光:吳哥窟

អង្គរវត្ត中譯〝吳哥窟〞,英文音譯〝Angkor Wat〞,實意〝吳哥廟〞,意譯〝នគរ​វត្ត寺廟之國〞、或〝វត្ត​របស់​មហា​នគរ超級大國的廟〞,是高棉帝國 (802-1431) 鼎盛時期的遺跡。

1861年法國生物學家Henri Mouhot (1826-1861) 作熱帶動物調查時,在柬埔寨叢林發現古都遺址,以專業判斷其價值非凡,被稱為〝吳哥的再發現者〞。四年後,慕名前往吳哥窟的德國學者巴斯提亞,是首位學者認可大量以古高棉文、梵文、巴利文書寫的斑駁石碑碑文,具高度史料價值,證明吳哥曾經的風華絕代和燦爛輝煌。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增列吳哥窟為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晉升國際殿堂。柬埔寨國旗以吳哥窟為中心的設計,如同把吳哥窟和柬埔寨畫上等號。自從成了世界級的景點,各國資金湧入進行保存和修復,觀光客紛至沓來、蜂擁而至,吳哥窟從此成為柬埔寨的搖錢樹,直到如今。

  1. 黑色觀光:暴行紀念館和殺戮戰場

迥異於前任,現任觀光部長自2007年在職就力推「黑暗觀光」,也就是「大屠殺觀光」,甚至官方規劃「大屠殺觀光路線」,拉下家醜不可外揚的遮羞布,搶搭文化襲產觀光的列車。

獨特的賣點是柬埔寨赤化期間留下的歷史證據。紅高棉執政期間 (1975.04.17-1979.01.07)的總書記,代號「一號大哥」的波布( Pol Pot, ប៉ុល ពត),一聲令下,回歸紀元零年,實施柬埔寨版文化大革命,殺人無數、血流成河,無疑人間煉獄。

必訪的景點是金邊市區的吐斯廉屠殺博物館 (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 សារមន្ទីរឧក្រិដ្ឋកម្មប្រល័យពូជសាសន៍ទួលស្លែង),簡稱S-21,也稱作波布暴行紀念館,和市郊的瓊邑紀念園區 (Choeug Ek Genocidal Center, ជើងឯក),俗稱殺戮戰場(Killing Field),還有西北的緊鄰泰國邊界的安隆汶 (AnlongVen, ស្រុកអន្លង់វែង ),是紅高棉的起家厝、也是最後的據點,波布亡命天涯的逃城、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所在。

二    娛樂觀光

柬埔寨的娛樂觀光,靠著口碑行銷,同好奔走相告,硬是打出一片江山、獨攬風騷。這些人觀光柬埔寨的目標明確、心無旁鶩—

  1. 性觀光:

直搗紅燈區,是有些觀光客此行唯一目的,沒有之一。以物美價廉、隨心所欲,任君挑選、保君滿意,素有盛名。

  1. 博弈觀光:

入境柬埔寨,直奔前方,不只是晝夜不息的爆肝觀光、也是千金散盡、身敗名裂的有效偏方。因為賭場屬於特殊營業,必須取得政府許可才准開業,也因為柬埔寨明令禁止柬埔寨公民賭博,所以賭場都開設在越南泰國邊境城市和南部臨海的西港市、及首都金邊市,方便外國人出入境。

三    生態觀光

全球暖化、環保高漲,柬埔寨趁勢推出生態觀光 (Eco Tourism),量身訂做兼顧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的觀光行程。主打東北部蒙多基里省、臘納他基里省的山區叢林騎大象、吃住都在原住民部落;和桔井省的湄公河賞河豚、租用漁民漁船追逐已列入保育的湄公河河豚。

四    志工觀光

斜槓概念開發的觀光行為,不但要觀光、更要做好事。務求短期、高密度的積極參與,而且必須要有可度量的業績、可目測的成果,也就是說:業績和成就感是一定要的啦!類似好人好事的志工觀光,項目多樣,可以蓋房子、可以挖水井、可以當老師、可以當保母、可以陪小孩玩、可以無所不為,反正就是分文不取的志工態度,加上傳教的動機,滿足五感體驗的期待,以及〝和當地人一樣〞的最高指導原則。

柬埔寨人看到的〝觀光〞

對當地人來說,文化觀光和娛樂觀光都是專車接送、到此一遊,坐空調大巴、住星級飯店,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吃好睡好、拍照笑笑,歸類高調奢華;生態觀光和志工觀光強調接地氣、在地化,所以吃當地、睡當地,強調體驗才是王道,主人客製化精雕細琢的返璞歸真,讓客人吃不飽、睡不好,才是量身訂做的待客之道,定調低調奢華。

高調低調你說了算,奢華才是當地人看在眼裡的從一而終。無論你說你是國際非政府組織或宗教團體,當地人看來都是外國人來花錢、給錢、付錢,作一樣的事、或類似的事,堪稱一丘之貉。

柬埔寨人看到的觀光,確實是外國人限定,有錢人專屬。

〝觀光〞之於柬埔寨

起初觀光之所以備受期待、觀光客之所以受歡迎,純粹因為利之所趨,人人期待雨露均霑。然而,經年累月的實際演練,外國觀光客確實貢獻大量外匯,卻與升斗小民無干。對當地人來說,好處沒撈到、壞處一樣沒少。

排山倒海的觀光客到吳哥窟一日遊、三日遊或七日遊,不只嚴重毀損古蹟,更是衝擊暹粒有限的水資源,觀光客優先就表示當地人的民生用水受到排擠,苦於人微言輕、敢怒不敢言,只能各憑本事、自求多福。賭博行業大發利市,首先衝擊的就是治安;嫖妓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卻啃蝕人性、扭曲價值體系,雛妓現象更是讓人搥心肝,誠如一位協助救援雛妓的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所說:「他(嫖客)花二十塊錢(美金),就可以毀了她(雛妓)一輩子;我們後來千方百計救她、教她、養她,花了不只兩萬美金,都像打水漂」。生態觀光和志工觀光更是觀光客自我感覺良好、覺得面面俱到,卻為當地留下後患無窮。

政府強力主導觀光業,無論文化襲產觀光化或文化襲產觀光的運作,都有國族主義建構的目的。而柬埔寨國族認同如何在襲產和觀光的場域中運作,直接受國內國外的政治變遷與互動的影響。既以吳哥王朝為國族認同及政權合法性的象徵,又期望所有負面社會情況的責任,都推給紅色高棉;呈現的矛盾是,一方面政府希望人民遺忘紅高棉,一方面又以紅高棉作為開脫工具。對人民來說,打著經濟發展的名號,柬埔寨人暗黑記憶的紀念、療傷、和解、正義等課題,按下不表。

至於柬埔寨在殖民後所經歷的戰爭,也是構成貧窮觀光的原因。柬埔寨建構貧窮觀光的建充足,貧窮、創傷及政府該處理的相關社會議題,政府都不急著處理,而是做為觀光展演的商品。在觀光客的凝視下,柬埔寨人民成為貧窮觀光展演客體,作為觀光客消費的對象。同時藉由展示戰爭創傷、孤兒、貧窮,甚至刻意邊緣化少數族裔,博取觀光客同情,確保國外資源在柬埔寨實施民主多年後,持續湧進。更多國際非政府組織進駐、更多外援傾注,加上觀光客的施捨,持續建構柬埔寨以貧窮為主題的觀光文化。

「如今柬埔寨成了觀光業誤入歧途的範例」,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參考文獻

  1. 石澤良昭,2009。《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林佩欣譯,台北:八旗,2018。譯自東南アジア:多文明世界の発見
  2. 鄧國全,2016。〈襲產/暗黑觀光的認同政治:柬埔寨當代觀光的二種取徑〉。蕭新煌、楊昊編《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245-269。
  3. 蕭新煌、楊昊編 ,2019。《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台北:紅葉。
  4. 張育銓 (2011) 族群觀光研究對觀光人類學的貢獻與限制。觀光休閒學報17(1):25-48
  5. 蕭文軒、顧長永、林文斌,2020。《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 (1953—2018)》。台北:聯經。
  6. Becker, Elizabeth.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吳緯疆譯,台北:八旗,2014。譯自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7. Chamber, Erve. 2010,《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譯,台北:游擊,2019。譯自Native Tours: 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 2nd edition。
  8. Chandler, David. 2007. A history of Cambodia. Hachette: Westview Press.
  9. Strate, Shane. 2015,《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譚天譯,台北:聯經,2019。譯自The lost territories: Thailand’s history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26會員
160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