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描繪出理想未來的「創造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通常下班去健身房跑步時,我都會想要聽點音樂或是Podcast,這次看到大人學一個很有趣的主題是「為什麼我們會一次次栽進同一個坑」?雖然我不完全認同人會持續栽在同一個坑,但對於某些犯過的錯總是感覺似曾相識,所以我點開來聽完並整理出兩個重點。

1.為什麼我們持續掉進同一個坑?

Bryan在節目中舉了一個例子,如果說我們現在的工作遇到的老闆EQ很低,完全無法忍受,那我們就會想要離開找EQ好的老闆;但因為EQ低而讓員工離開的老闆還是需要員工,所以在下一次招募員工時,他就會特別強調自己EQ很好,以此來吸引員工。

雙方的強調的點都在於「EQ」這件事上,那在面試過程中,老闆持續強調自己EQ很好的同時,就會讓員工覺得「哇!終於讓我找到好老闆了」,反而進入了下一個負面循環中,這也是為什麼會感覺一直掉進同一個坑的原因之一。

對於不要什麼東西,我們可以很輕易就說出來,因為這是存在我們腦內資料庫的資訊,稍微動腦就能調出來;可是說出我們要什麼卻很難,因為這等於無中生有,是需要持續練習才能培養出來的創造力。

2.描繪未來的創造力

那什麼是創造力?假如我們現在一樣是因為EQ差的老闆而離開上一份工作,那比起尋找EQ好的老闆,不如以尋找好的老闆為目標。

好老闆的面向有很多,例如:能夠激發潛能、善於溝通、懂得賦權、鼓勵創新...等等。
能夠具體形容出自己希望的老闆樣貌就是創造力運用的表現之一。

比起遠離某一個點,不如試著透過創造力去尋找一個面,會讓我們更接近理想的狀況。

如何培養創造力

以上兩點都是聽完後整理出來的資訊,但比起節目中強調的「引力」,我本人對於「創造力」這件事更感興趣。

我認為創造力對於人生的影響層面更廣,以專案執行過程舉例,我們也會先預期希望得到的結果,接下來的每一次會議、行動都是讓我們朝著這個結果更接近。

我們每個人都是親自下場玩的人生玩家,沒辦法用上帝視角,所以創造力是幫助我們釐清內心渴望、幫助我們往理想結果邁進的工具之一。

但像上面說的,創造力是無中生有的能力,這個能力很大程度侷限在我們自身的資料庫,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先了解A及B,我們很難去觸碰到C這件事,為了提高我們描繪未來的精細度,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延伸我們的創造力:

  1. 閱讀: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延伸自己的思考。
  2. 和相關人士聊天:了解其他人在這個領域的經驗。
  3. 保持好奇:透過對自己提問,持續擴張自己的思考範圍。

以工作舉例,假設我是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我對於好工作的定義可能就是月薪三萬塊,工作輕鬆能夠準時下班,但我透過閱讀卻能了解輕鬆的工作是以未來的競爭力做為代價,進而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好工作。

以上是我覺得能夠提升自己創造力的方法,也歡迎大家去看大人學的459集去聽看看最原始的版本。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