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影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有人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看完後我相信所有女性觀眾都會同意,也相信說這部電影偉大的人是女人。

劇情介紹與心得感想:

我在看完電影前後找了幾個導演和演員的採訪,驚訝地發現她們比現今大多數人還激進,they talk the talk, walk the walk,又想起這部電影誕生的年代是1975,一切都不奇怪了,淡淡的悲傷涌上。歷史不是線性的,五十年前她們看見家庭主婦的困境,五十年後《可憐的東西》這種鼓吹女性賣淫的電影能打敗《芭比》獲得奧斯卡。 有位女性哲學家說,婚姻是長久的賣淫,這句話被恩格斯偷去用了。讓娜沒有丈夫,但是夫和父的缺席卻橫亙了整部電影。讓娜的角色是母親跟妓女,嫖客給她錢,她用這錢去養自己跟兒子,仔細想想,嫖客跟丈夫的功能相差無幾。我們用三小時看了讓娜三天的日子,而這三天很可能是讓娜未來三十年的縮時攝影,如果我們連這三小時都無法忍受,那讓娜跟無數個家庭主婦/單親媽媽是如何度過這三十年的?電影裡的機位多是固定且偏移的,讓娜從來不在畫面的正中心,更像是牆上的一幅畫、角落裡的一台機器。她為了省錢,一直關燈,畫面時明時滅,也照出她內心的不穩。

根據統計顯示,家庭主婦的無償勞動每年高達數兆美元家務勞動,最可怕的不是勞動內容,而是無償付出且不被重視,這數兆元通通蒸發了,沒一塊錢進她們的口袋。讓那的生活是數十億女人的生活縮影,很多家庭甚至沒有洗衣機、烘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吸塵器、廚餘處理機等等家具輔助,通通都要靠女人一手處理。而做過家務的人都知道,把衣服拿去洗、晾衣服、收衣服、折衣服再把衣服放進衣櫃裡是多麼意義且折磨人的勞動,更不用說去市場買菜、洗菜、切菜、煮菜、洗碗這一套坐下來有多麼消耗人,大蒜要剝、水果要仔細洗、流理台更不會自動清理它自己。而這些是無數個家庭主婦每天要遇到的困境,這個困境沒有出口,是單行道。她們就像被逼到了死巷,在死巷裡如同薛西佛斯般扛著巨石——以愛為名的母職懲罰,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聘請一位保母,每個月可能來你家打掃幾個小時,就要付他幾萬元,而且保母這個工作至少可熱,但是只要妳變成一位母親,你就得荒唐的免費做這一切,還沒有人會感謝你的付出。

整部電影只有三個小時,可是想想看,家庭主婦可是得從一睜眼就開始工作,準備早餐,接送小孩上學,洗完早餐的碗又要準備午餐,要照顧小孩,掃地,拖地,洗衣服,又要準備晚餐,倒完垃圾還要洗廁所。她們一天坐著的時間可能只有匆匆吃三餐的那半個小時,就像讓娜只有獨自泡咖啡的那刻才得以喘息。而職業婦女就像家庭主婦的進化版,他們並沒有被赦免,而是得在工作之餘做完以上整套家務,父親去哪裡了呢?這個答案就在電影:父親死了。

婚姻是男權社會給女性施加的困境,女性將血輸給男權,家庭主婦付出這一切,讓她們的丈夫舒服地工作,如虎添翼,進而去擠壓職場上另外一名女性的空間。家庭主婦自己則沒有任何收入和屬於自己的時間,別人會情勒她們「為了家庭付出是值得的」,那男人怎麼不這麼付出呢?恐怖的是,家庭主婦在社會上是隱形的,沒人知道她們存在,哪天消失了,也不會有人在意。家庭主婦沒有收入、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工作經歷更沒有自己的社交網,她們是被遺棄的孤島。讓娜被迫賣淫正是因為她做久了家庭主婦,在社會上找不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讓娜還是在西方世界,不用說更多貧困的家庭主婦都不識字、無法受教育,她們沒有一技之長,也不被允許發揮所長,只能出賣身體。

這部電影偉大之處不止於她拍了沒有男導演在乎的題材,還在於她的成功讓男人紛紛否認事實,說這是虛構的電影;還在於她能無限延伸,似乎男權不止,這部電影就永遠是a house of mirrors;還在於電影裡洗碗和謀殺的強度是一樣的。讓娜最後殺了闝客,因為她從賣淫中獲得了快感,她清醒地給了他一刀。導演Chantal Akerman在採訪說「我們不知道要拍什麼,但我們知道不要拍什麼。」這個留白非常強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總結:

劇情:8.8/10

演技:7.8/10

女權程度:8.3/10

推薦程度:8.5/10

內容總結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4
/5
7會員
22內容數
不是專業影評書評人,只是個野路子出身、愛好電影與文學的女權主義者。寫不出專業術語,不追求瀏覽數,只想找個平台存放影評,靠最自然的本能紀錄所有思考的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