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筆記法:知識工作者的工業革命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raw-image


《How To Take Smart Note》,中譯《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卡片盒筆記》。

作者 Sönke Ahrens 是德國哲學教授,但是讓他紅的原因不是哲學,而是我手上的這本小書。

表面上看起來,卡片筆記就是一套筆記術,跟市面上堆積如山的筆記書籍一樣。

但這陣子研究下去,對我個人的啟發是洪水等級的。

我認為人們低估「卡片筆記法」的威力了。卡片筆記是一套同時反直覺,又非常自然的思考技術,只是剛好用「筆記」作為思考媒介。

我甚至會說,卡片筆記是知識工作者的「工業革命」。

卡片筆記發明人 Luhmann 靠這套技術,在 30 年內寫 58 本書,死後還繼續出版 6 本。只把它當成「筆記術」,就像是買了一台法拉利,卻只打 N 檔推車一樣。

我還沒完全掌握這套技術,但這篇電子報,我想介紹「卡片筆記法」給你,並且附上我自己的筆記內容給你看。

這可能不好懂,但我盡力。


傳統筆記法是一個漏水的水桶

頁面空白處寫心得、SQ3R、不同顏色的筆畫線、A4 紙折成對半....這些我稱之為「傳統筆記法」,它們都只是「工具」,而且只會讓學習過程變得複雜。

尤其,如果你思考以下幾個應用場景,你會發現,傳統筆記法效率非常低:

1. 如果你學到新知識,想跟以前的筆記結合,怎樣找?

把讀過的書全部翻一遍,找到當時畫重點的句子嗎?

把所有的摘錄筆記、日記都讀一遍嗎?

運用搜尋功能。但萬一記錯了關鍵字,找不到當時的筆記怎麼辦?

2. 真的找到這個筆記,做好連結了,接下來怎樣做?存在哪裡?

問題同上,關鍵是「未來會找不到」。

3. 當筆記大量累積,怎樣看出筆記之間的潛在連結?

靠大腦去記憶所有筆記,然後某天靈感噴發,像是通靈一般找到潛在連結嗎?

AI 可能有幫助,但目前語言模型的力量,只能做到 Embedding,讓你可以「檢索」,沒辦法看出「潛在連結」。

AI 沒辦法產生「洞見」,那是創造力的領域。

傳統筆記法,讓上述三種場景每一個環節都變成獨立專案,光是分類筆記就會搞死人。許多記下來的資訊四散各地,無法回頭查找,就是一個不斷漏水的水桶。

卡片筆記法,可以解決上面這三種問題。

什麼是卡片筆記?

卡片筆記的外表,一點也不複雜。

「把學到的知識寫在卡片上,收納在盒子裡」。

或者在數位軟體中:「把學到的知識寫成 markdown 文件,收納在電腦資料夾裡」。

你可以用任何軟體,Word、Evernote、Notion、Obsidian 或 Heptabase 做到這件事。

說起來很簡單,但「卡片筆記」專注兩個重點,讓它不只是筆記術,而是一個會讓筆記自然生長、對話、碰撞,一個活的知識生態系統。

這兩點,就是「歸類與連結」與「由下而上」。

歸類與連結

給你看看我的系統,當我有一張新筆記,我會這樣歸檔:

raw-image
  1. 讀書遇到新知識,或者平常產生靈感,記下一張「新筆記」。統一收納於「INBOX」,待有空的時候批次整理
  2. 整理 INBOX:將每一張卡片依照內容,找到對應的索引頁
  3. 每一個索引頁裡有 # 關鍵字,例如 「# 後設學習」,把卡片放在對應的關鍵字下面打包。
  4. 重點:筆記歸類時,必須思考「與其他筆記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找到對的位置,甚至修正筆記內容。做好這點,就產生一個合理的「分類叢」
  5. 不同關鍵字的筆記之間,也可以像網頁 url 一樣建立「連結」,產生筆記之間的關聯

歸檔筆記時,必須花力氣思考「這則新知識,跟我已經知道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這樣,我會對這個新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研究已經證實,新知識要能被記住,必須連結大腦的舊知識。讓筆記建立連結,就是讓筆記能夠「不被忘記」。

做好「歸類與連結」,是確保你可以找到所有筆記的關鍵。

而且,在歸類筆記、找到連結的過程,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洞見」產生。

例如,我的「寫作筆記」裡,有一段長這樣:

raw-image

(每一行就是一張卡片的連結)

第一張卡片「讀書是緣分」來自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

第二張卡片「一個你所知最真實的句子」來自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

第三、四、五張,則來自 Paul Graham 《如何做到偉大的成就》

我沒有去刻意規劃:「我今天要針對『怎樣讓我的寫作更真誠』開始做資料研究!」,然後去找到這三位作者的資料。

我只是在隨意閱讀的過程中,剛好這些作家都講到類似的話,剛好我都有共鳴,因此做了筆記。在「歸類與連結」的系統下,自然地把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矽谷創業之父、幽默大師、美國經典小說家說的話給收錄在一起。

產生一個洞見:「不論時代、脈絡,保持真誠是寫作者的第一原則」。

這個洞見,幾乎不是我的!根本就只是,我照著「歸類與連結」的系統操作,自然而然地「長出來」的。

這就是我說「知識生態系」的意思。我只是個農夫,不斷地增加筆記,我的筆記庫竟然自己會對我說話,給我很深刻的「洞見」。

「由下而上」生長的知識生態系

大部分人寫作,都會先「訂定主題」,然後打開 Google Doc,對著空白文件開始思考今天要寫什麼。

這是「有計畫的寫作」。聽起來很自律,但卻是低效率的。

Paul Graham 說過:「計畫的問題是,它只能帶來你所能想像的成就。你無法靠計畫發現「天擇演化」這一類的劃時代發現。」

相對於「有計畫的寫作」,卡片筆記發明人 Luhmann 的研究原則是:只要沒興趣了,馬上換一個主題。

不斷更換之下,他做的筆記可能會在「政治、教育、社會學、愛情、法律…」等領域跳來跳去,但是藉由一個有效的「歸類與連結」系統,他的分心完全沒有浪費時間。

相反的,正因為「只做有興趣的研究」,他可以一直保持在人類大腦的最高效率。

他只要不斷重複「做筆記 → 歸檔 → 建立筆記連結」,主題就會自己「長出來」。

等到「成熟了」就可以收割,變成一篇文章,或甚至一本書。

也就是說,他的整個卡片筆記資料庫,就是他的「超大型寫作草稿」,主題包含所有他有興趣的領域。

當他閱讀時,就是在做筆記,就等於在寫作他的下一本書了。

這就是他能 30 年寫超過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可怕嗎?我自己是蠻驚嚇的。

個人實測結果

raw-image

我大約去年十月採用卡片筆記,到現在三月,筆記量大約是 228 MB(包含圖片)。

但以前我一直把它當成「個人維基百科」在運用。也就是說我一直「用錯了」,直到這個月我才真的「悟道」,開始學 Luhmann,用「把卡片筆記盒當成大型文章草稿區」的思維去整理。

然後,可怕的現象發生了。

整理下來我發現,光是「Index 1 - 寫作筆記」的部分,裡面的資訊含量可能已經可以寫兩本書了。而且是結構已經整理好,前後邏輯順暢,如果真的要可以在兩週內生產出來的完備程度。

而「Index 2 - 日日變強」收錄了「後設學習、思維升級、熱情、心流、恆毅力、卓越習慣」等自我成長主題,資訊量也大概是三本書的程度。

當然,如果真的要出書,都還需要修訂與潤飾加工。但是想想一件事:我只是個卡片筆記菜鳥,而且,是「這個月才真的學會」的菜鳥。

這不是我有多厲害,是這套系統不可思議的高效,讓傳統的寫作方法看起來像是手工農耕。卡片筆記,是屬於知識工作者的工業革命。

你是否有感覺到,我對這套系統的震懾和尊敬了?


寫這篇文章的心情,真的是寫到一半就理解「為何很少人在談論卡片筆記」。

真的太難寫了。卡片筆記不只是筆記術,而是一套思考的技術與哲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鑽研。

因為篇幅的關係,我沒有辦法在這裏深入討論「如何做卡片筆記」。

但是,同時我也不太確定這篇是否真的好懂(我盡力了,真的好難寫),以及是否有人想知道這件事。

所以,如果你有興趣想看我寫實際操作,怎樣開始做卡片筆記,那就老樣子,請你留個言讓我知道吧。

208會員
68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