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的溜滑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幼稚園時期,我是搭乘娃娃車上下學的。


小時候記得的事情不多,印象很深的是幼稚園下課後快坐娃娃車前,小朋友會有一段放風時間,可以在園區內的遊樂設施玩耍,直到放學時間。


那天我在玩的是溜滑梯。小男生很皮,玩著玩著一群人不從樓梯往上爬,改從溜滑梯的滑梯往上爬。但我那時太小了,爬不上去,所以在上頭的大哥哥,伸出手拉了我一把,就在那個拉我一把的瞬間,我的手脫臼了!


那是我第一次,應該也是一直到了四十多歲的我,唯一的一次脫臼經驗。


就在發現我的手被大哥哥一拉,手有種分離的「喀」一聲以後,我的手不能動了,手指握不起來,手臂再也舉不起來。


但我那時沒有哭,也沒有慌張,我們常說遇到危險的時候反應是戰或逃或凍結,而我那時候,就一直處在凍結的狀態。


我用左手樓著不能動的右手,搭上了回家的娃娃車,或許神情沒有慌張也沒有任何異狀,隨車老師也沒有發現,就這樣一路搭著娃娃車,一直到家。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是,當我一走下了娃娃車,踏到了地面,看到家就在眼前,突然感到悲從中來,情緒開始流動。


我開始嚎啕大哭,無法停止。一路上的害怕、恐懼,一瞬間爆發出來,那種情緒的記憶,直到現在還很鮮明。


隨車的老師看著我突然哭了起來,也嚇到了!跟在我旁邊一直走到家裡。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叫做脫臼,我脫臼了。


這是我印象中最早的關於情緒的壓抑,還有釋放的事件。


初次回想起這件事的時候,記得眼眶都濕了。


原因是那時候的我在外工作生活,那陣子過的並不順逐,很想念家裡面給我的溫暖,突然間腦海裡迸出了這段畫面:一腳踏在地上,開始嚎啕大哭的時刻。


那時的我,很希望自己能回到小時候,回到那個可以嚎啕大哭,有爸爸媽媽可以接住我,安慰我,抱我在懷裡讓我恣意撒嬌的時刻。


雖然沒辦法回到過去,但我知道我心中一直有個家,一直代表著安心與接納,足以支撐我繼續往前走。


raw-image


4會員
11內容數
我是四十爹,是一個工程師 在四十歲那年有了第一個孩子,目前是個雙寶爸。 因為教養孩子開始認識了蒙特梭利,接觸了阿德勒,還有薩提爾,找尋著教養中的選項。 想把這些學習的心得還有歷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