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諮商是什麼?可以達成什麼效果?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幾年接伴侶諮商的經驗逐漸累積,也越來越多25-40歲之間的情侶會來找我討論感情問題,如果是交往大約2年以上、感情也穩定的情侶,其中一個最常提出的話題無非是:我們接下來要結婚嗎?我們適合繼續走下去,並且結婚嗎?針對這樣的議題,伴侶諮商中有一種特定的諮商方式就是「婚前諮商」或「婚前輔導」。

 

      我看到坊間有一些關於婚前諮商或婚前輔導的文章大意是寫說:「婚前諮商/輔導適用於打算步入婚姻的伴侶,可以幫助伴侶建立穩固的感情與婚姻的基礎」,對於這樣的介紹,我一部分同意,但也一部分反對。我認為「婚前諮商/輔導」的用意是:協助伴侶雙方更釐清彼此的婚姻觀、感情觀,可以更深入地讓彼此看見雙方的差異,並在這個諮商的過程中去看見潛在的關係問題,讓雙方可以更透徹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想法、感受,充分地溝通與對話,然後兩人一起得出共識,看是否要往結婚的方向邁進,抑或是繼續交往但不結婚,又或者是分手、各奔東西。

      沒錯!你沒看錯!身為一位伴侶諮商師,我並不是站在「勸和不勸離」的位置,也不是站在「單身最美好」的位置,而是把選擇權交給眼前來跟我晤談的這一對伴侶。他們如果在伴侶諮商的過程中,「因為了解而分開」,最終晤談結束時,他們選擇要分手,我也會尊重並予以祝福。之前有不少民眾問我說:「跟老師你諮商,最後一定都可以修復關係嗎?」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對我來說,今天一對伴侶坐在我面前,要不要修復關係或是否會走到修復關係,其實最終還是取決於兩個人在這段諮商的過程有多努力、多有意願想要一起維護、修補這段有裂痕的關係,有時也可能即便三方(伴侶雙方跟諮商師)都努力想要修復關係,最終還是走向分手,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諮商歷程就如人生一樣,有太多變數了,諮商室外的干擾因素(如:親朋好友的意見、天災人禍、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影響到諮商的走向跟成效,身為一個平凡人的伴侶諮商師,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並且尊重眼前這兩個人的決定,讓這對伴侶自己決議出是否要結婚、是否要不婚但繼續交往或者分手、或者其他的決定。

      以上先交代完婚前諮商可以達到的效果,接著,就來說說婚前諮商的過程會經歷什麼吧!

      首先,婚前諮商的剛開始,我會先了解兩人的感情歷史,包括:兩人交往多久?當初是怎麼認識的?怎麼決定交往的?剛開始交往時,就有認定對方是可能的結婚對象嗎?然後,大致了解過往感情歷史後,就會回到關係的現況進行了解,去探索目前兩人的關係狀態或問題是什麼,做初步的評估與回應。在諮商中期,我們可能會就各方面的議題去討論,伴侶雙方較常在這個階段提出來討論的議題像是:生活習慣、對生小孩的想法、對自己跟對方的情緒會怎麼處理、金錢觀、性生活、家務分配、對於彼此與感情外的其他人或異性交友的態度、未來生涯規劃、買房與否等。在諮商中期,我著重的任務在於協助伴侶雙方了解彼此想法、需求的差異,把所有相同或相異之處都攤開來談,讓彼此更了解彼此何以這樣想、這樣決定、這樣行動、有這樣的感受,並且協助雙方順暢溝通,看看彼此能否協調出彼此覺得可以一起努力的共同方向。在諮商後期,當伴侶雙方都對對方增進整體的認識與了解之後,也在我的協助之下充分溝通與協調各種差異,並化解各種關係中的誤會過後,雙方可以自行決定未來的關係走向,看是要分開、分手呢?還是繼續經營感情、繼續保持交往狀態,甚或是一起步入婚姻。通常當雙方都已經有共識決定要繼續交往、經營感情甚至步入婚姻時,兩人也會很有意願調整自己的一些行為,試圖努力做出更多對方期望的行為表現,以期讓彼此都覺得對這段關係更滿意。

      感謝大家看完這篇介紹婚前諮商的文章。最後,想祝福大家:不論你現在是否正在苦惱著要不要結婚、往下個階段邁進,都希望大家都能傾聽自己的心聲(follow your heart)去做決定。人生有很多種過法,步入婚姻是一種,維持單身也是一種,持續交往不結婚也是一種,沒有確定感情關係也是一種。清楚自己想要、需要的是什麼,跟隨著自己的心意與感覺走,並同時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想,這就是尊重自己也愛自己的表現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