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ome

FisHome

26 位追蹤者
在日常的朝九晚五,不斷與自己有無數次的心靈碰撞。 當找不到答案,也不喜在充滿霓虹的夜晚遊蕩, 看著電影視劇、埋進書裡,我不認識這些寫字的人, 但好像這些才訴的盡我最真實的模樣,就像離水的魚。 想為自己喜歡的事情留下腳印,分享故事從鄉間,到城裡。 [email protected]
由新到舊
【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投入日常慢慢梳理,來回生命幽谷,得一刻的自在輕盈。反覆將自己浸泡於過熱又失溫的書寫,來來回回,沒有華麗的用詞。 平實地寫著自己在成為文字工作者前後所有的心境歷程,誰說寫字的不食人間煙火, 彥菁說:「就算公開觀點,公開文章可能會招來謾罵,但比起如此,她想陪更多人,喜歡上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2021-12-23
11
【轉念的力量】將目光聚集於真相,讓轉念發揮有別於口號的力量。 這一本更像是好好說話的進階版了,一切先從自己的信念出發。我們都受過那種對自己「作過的事、犯下的錯要如何反省」的能力,這樣的教育,但卻未受過「對自己即將產生或投遞的信念,回馬槍檢視」的能力,而本書將提供這樣的思考工具,藉由有條理的資訊去評估,給腦袋有足夠的選項與選擇。
Thumbnail
2021-12-09
6
【四樓的天堂】 – 我只是個推拿的,心的問題你得自己決定。 時間往前走,科技只會趨於飛騰,日子也許越來越方便了,很多從前得以倚靠來邊做邊思考得事情,勢必大幅減少。從現在看過去如此,從現在揣測未來的角度,可能亦然。 我們所有此刻的焦慮與煩心將不會邊際遞減,這帖良方除了保身也保心,四季皆適宜,卸下層層面具,稍稍讓自己保持透明,我們才能夠柔軟地擁抱彼此。
Thumbnail
2021-12-02
9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待在各自的角色,不再感到相互歉疚與填補匱乏。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2021-11-24
11
【疫情釀的酒 】– 停下來的時候,才能成全真正的「抵達」就像釀造清酒過程那樣需要靜待但認真以對。要浸漬、要冷卻、需要時間發酵.....等依序的流程。無論疫情穩定控制與否、我們是否只能繼續透過眼神交流,這樣對自己的提問不會停止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對待彼此,不急著回應世界,但花很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麻煩耗時但可能心情愉悅的事情。」
Thumbnail
2021-11-10
9
【大疫年代十日談】大疫之後,藍天如斯草綠如此,我們去散步吧 !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2021-09-24
9
【真相製造】被織造的假象重新以人為主軸思考,與一期一會的暖意交融。 「你必須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 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 閱讀各種新聞,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與事實。」
Thumbnail
2021-09-15
9
【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去感受與撿拾一路散落在生命之旅的禮物。 如果有「最好的人生」,這種模板,可以讓每個生命的長成,作為楷模般一部按圖索驥地走去,那「在人生裡過的最爽的人」這種模板,會是什麼樣子呢? ! 閱讀不只是用來區分知識與資訊的差別而是內容深度,讓我們能透過像顯微鏡下的切片,看見別人生命深邃之處,與此相遇,也可能是靈魂碰撞或只是被啟發了。
Thumbnail
2021-08-24
6
【上班,離職,還是撐下去】職場流連之思前想後自由人三部曲。 將工作與生活像麵團那樣揉在一塊,在工作中可以休息,在休息中也可以工作(我覺得這是最高境界),並不會特別設下一個工作與休息的界線,而且工作也暫卻生命中很重要一部分,失去這部分人生會顯得沒有意義。 不知為何在看這一段時,突然想起來日本職人那種濃厚感, 熱愛自己堅持做的事,
Thumbnail
2021-08-10
23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生活系閱讀,無關啟發卻共感滿溢,暖心上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Thumbnail
2021-08-05
7
【我人生的韓劇】致那些,百看不膩且歷久彌新的作品們。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系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所有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無論國籍無論語言,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劇情與檔期終將落幕,但這些內容踏踏實實地,在你心裡留下一些什麼呢?! 而你將會記得它,多久 。
Thumbnail
2021-07-18
5
【疫情日誌】當疫情來臨時,讓閱讀開始。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袖珍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5-23
6
【煩惱10秒就夠了】適用各種領域的帥氣編輯工作術。相信成為「編輯」的技巧或眉角一定不止如此,但在第一章就描出了編輯意義的概要。從會議改革至雜誌內容、團隊改革,不帶筆電的開會方式,我都覺得超帥,但也同時又細微的地觀察與照顧到團隊夥伴的微小感受,看起來很「漢子」的總編輯,其實原廠內建柔軟的貼心。
Thumbnail
2021-05-22
5
【我的極短篇】 暫時停止青春了,然後呢?「無止盡的擁有,容易取得的世界, 待在那裡的人真的快樂嗎 ?」 因為死亡焦慮的迫近,才讓留下與傳承有了另類的意義,生死看似對立的兩種面向,卻也是共同體的表現,所有死亡都是重生的樣子。
Thumbnail
2021-05-09
7
【物裡學】每一個凝視物件的書寫,便是一次全新探訪自我的旅程。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的本身,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細微的提問,存在於充斥萬物的天地循環, 那物與物之間,我們與物之間的關係什麼?
Thumbnail
2021-05-08
8
【城市在閱讀】我們在什麼時候買書閱讀,也是有餘溫的吧! 那些書中所述的可能是流程、字句都會構築 成畫面。也可能闔上這一本書時,必不會記憶猶新, 如往後有相似情節或者類似心境時,那時讀過的書, 某個篇章、某幾個段落,將不人工化地浮現出來, 我覺得閱讀可以很科學,這很有趣。
Thumbnail
2021-04-03
7
【我的極短篇】 追求乾燥的另類解釋有時候想,應該感到知足的是, 因為生活有足夠的餘裕,不擔心溫飽, 才有辦法關心與思考心理與心靈的事, 例如你都清楚地知道自己, 至今每日忙碌,是因為什麼嗎 ?
Thumbnail
2021-04-03
3
【觀影存放室】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流傳下來人種之間的歧視,也許固然存在。 即便是兩個不認識的陌生人,都可能會有這些情節可說。有誤會、有不解、有相看不順眼。但經歷長長旅途的相處,兩人之間,也談天、也鬥嘴、也爭執還打破彼此規矩原則的僵固。 可愛的地方在這裡,會被記下來的也都是這些,那些嚴肅的不會被遺忘,但那些真情的一定會被留下。
Thumbnail
2021-03-14
5
【我的極短篇】暫時離線的時刻不需要長篇落落地說,只留下想留下來的什麼,就像家常飯桌常見的肉末配料,那樣不起眼,卻能漾起什麼在心裡,就這樣命名下來,稱之為 【我的極短篇】。
Thumbnail
2021-03-06
3
【格徵文】用敘事如日常,讓自己回歸框架之外的初心。每個人都各自經歷一個世代,一些環境驟變,要適應,要跟上,但最多的時候是忘了停下來。實際擁有的物品越多但心卻越是空泛,我們很常跟很多人在一起,但最多時,是在一起孤獨。 希望閱讀過這裡文字的你們,不會關閉視窗後在心裡徒留空泛的感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發表,全都札實的像全麥麵包那樣。
Thumbnail
2021-01-23
7
【格徵文】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書店時,你的悲傷與喜樂是否還有能被寄託的居所。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2020-12-27
12
【甘願綻放】以四季為底以人心為蘊, 甘願等待雨停,然後花開。「 內在經歷絕大的摧毀,決不是毫無原因,凡是有力量的事物都可能是雙面刃,為了填補空虛而吃喝,餵養的都是慣不飽的無底洞 ; 為了逃避責任而出走,華夏玉食也都只是獄中放風,真正自由的豐足,始終都在人心。」 這本書是這樣的書,女生是怎麼成為女生的?就是因為這些。── 【吾思傳媒 女人迷主編】柯采岑
Thumbnail
2020-12-06
7
【活下去的參考提案】願所有生命都能在困境邊緣得到最後一次救贖。常常在兩種思想之中被擠壓的有些混亂,但還堅信活下來的參考提案是願意與時俱進不與社會脫節,但別對他人的生活羨慕不已而掉入相互比較的漩渦,時時能夠停下腳步看看別人再看看自己,對自己所有感受有所覺知,去體驗或閱讀和思辨。讓開始到結束呢,完整了一個有機的過程。
Thumbnail
2020-11-19
13
【格徵文】總有一個你沒有提而我不會想起,那個披覆著隱形斗篷的故事。換東西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 如果要薔兒說,她不一定說的出來 但不代表這沒有半點邏輯在她腦裡,只是那些邏輯多半以圖像存在, 朵兒呢 ? 一開始他以為這是一個無利可圖的浪費, 但自從心理價值這幾個字留在他心理之後,事情就起了變化。
Thumbnail
2020-11-07
7
【野蠻生長】在時間的河流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其捏造完美不如放生野蠻。 作為一個偏激份子,共通的連結慢慢清晰了起來,作者在所有意見裏頭,即便看起來是偏激的但其實都是中性的,因為在A面與B面的選項,他都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與為什麼不要了,各有優缺點的選擇因為不完美,也就沒有百分之百的缺陷。 《給那些很早就做自己,但還是不喜歡自己的人__From 劉軒》
Thumbnail
2020-11-01
10
【格徵文】別再這樣於日常緬懷無常,感嘆生命太短,而遺憾太長。不是留下最後一封煽情的信箋給世界,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充斥著熱衷與熱愛的自己。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Thumbnail
2020-10-29
6
【格徵文】這不是芭樂,帶著詞曲的靈魂,重新體驗生命中會有的羈絆、糾結與可能。而大部分呢 ! 也多少會沾黏到一個事件、一個故事點、一種心情甚至,是一段或長或短歲月,只在記憶深淺只在這首歌,會讓你想起多少。 城市荒島的歌單有時來自佇立在人聲鼎沸的自己,就算與他人不用直接的連結,也默默的觀望一個個故事的上演,何必是一首歌,也可能像是一個Action & Take。
Thumbnail
2020-10-22
6
【格徵文】沒關係,無論如何世界怎麼失控迥異,我們都能是正常的自己。然後,不要追,不要留戀假裝正常的漩渦,在必要之外記得褪去妝點好的微笑妝容,因為在這個無法衡量正常與否的世界,又何必爭辯我們是否成為正常的樣子了,共勉之。
Thumbnail
2020-10-17
4
【我們為何工作】重新認定工作的名稱是職業或天職 ?因發問而探索,因探索得到更多。錯誤的意識型態會造成自我應驗的特性,而人類是尚未塑形完成的動物,而我們能對人類寄於怎樣的期待,得看社會如何塑形我們。 現在支配我們技術的思想是虛構卻強大,是一種會排擠掉我們與工作之間延伸其他關係的意識形態,也貶化了:「人類想把工作做好,甚至有更好的創作與發想,純粹只是因為,人類想這樣做。」
Thumbnail
2020-09-12
5
【給未來的讀者】帶一本書出門,用好奇圍繞創造運轉,讓有機的閱讀變成另類地圖。那一書之差,讓時間開始了。 絞盡腦汁得不到得,放空時卻得到答案,所以我們更需要離線時光。做這件事的目的,並無帶著明確的目標與期待,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擁著寧靜與單獨的勇氣,成為自己靈魂的中心,成為像一本書的人。
Thumbnail
2020-09-06
6
【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將這些記下生命厚度的明信片,一封封送到你能收到的那裡。 逃了很久的難,吃了許多的苦,離家鄉好遠好遠,一輩子都騎著幸福牌自行車,每天在家吃飯,總是待在地下室的房間讀書,沒教出過功成名就的學生,沒有特別被誰看得起,沒貪過別人也沒有揮霍過一塊錢,待人禮貌非常謙虛,平生最怕對不起誰,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這是我的老爸爸。
Thumbnail
2020-06-21
4
【成為自由人】在心上安置一座天秤來思量對你而言,人言自由的真正價值 。 怎麼樣稱得上是工作的自由 ?! 我很喜歡書上這句話: 「我想試試,純粹以真實的態度行事,可否在社會上生存。」不刻意包裝一個社會的我,與真實的我 ;而是用真實的我,圍繞社會的我,當我感到扭曲時,就端出真實的我,去衡量那些世俗的判斷與對錯。
Thumbnail
2020-06-14
5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以為所有選擇填滿了人生,填滿後卻發現成了失去眼睛的乳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2020-06-06
5
【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無論是什麼色彩,我們要有光才看的見彼此不同深淺模樣。 無論世界過去與未來是如何、將如何地對待妳,也許會帶來無奈與遺憾,都希望我們成為一朵棉花糖,不管我們的外表對他人來說是何等價碼,只要我們自己相信,我有何等價值,足矣。
Thumbnail
2020-05-10
3
【與焦慮和解】我們要學著,如何褪下完美與凝結強迫,讓焦慮從滾燙漸進冷卻。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2020-05-02
2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成就不再遍體麟傷的相處之道。 人生中有許多低潮的時刻都從自我反省開始,那必定是一個很孤單的過程,且無法與他人用三兩句或兩三個小時的午茶時光可訴盡,必定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把自己丟進很深沉的思考裡面,也許你因此在哪一個moment錯用了尖酸的方式表達真意而感到自責,除了想跟自己好好對話以外,我也想跟你好好說話。
Thumbnail
2020-04-26
9
【生日快樂】我們終究沒有在一起,但到了每年這日便會想起彼此,生日快樂 。 好多年了, 一聽到起頭的音樂還這樣熟悉,原來多年以後我說的某一句話,竟然是電影裡的台詞,我還想怎麼如此熟悉,只是當時我們都太年輕,只是看懂皮毛對感受不夠深刻,只是覺得旋律好聽卻還沒聽懂崁進旋律裡的那些,想對你說的話。
Thumbnail
2020-04-05
4
【他們生活的世界】努力如電視劇般的生活卻讓我們更明這兩者的差距所在。到電視台工作後,我聽到長繭的演出基本,電視劇就是矛盾。 沒有矛盾的電視劇是不存在的,也不允許這樣的電視劇存在,將矛盾激化到最大限度,不要散漫的將它化解,將其昇華到一定的境界。
Thumbnail
2020-04-03
1
【他們生活的世界】我們努力置入純情在作品裡,難道只因在現實中過氣而無法實現。對於,我過於吃力的純情。 純情是什麼時代的產物, 電視劇和真實該如何揉合成同一件事 ?!
Thumbnail
2020-03-28
1
【他們生活的世界】我決定用什麼角度重新理解自己和妳,無論是開始或結束。我不記得,當初為什麼不在一起了。 也不記得自己為何一心執著在不屬於自己的愛, 要這麼久的時間,只願我們都不要再次帶著傷痕,不要再用這樣的自己,進入彼此的人生。
Thumbnail
2020-03-22
3
【他們生活的世界】遠看是他們生活的世界,但我們卻也活在其中而沒有發覺。電視劇跟電影的差別在哪裡? 電影可以用來完成一個比較遙遠跟夢幻的想像, 但電視劇大多時候會比電影再多貼近一點真實, 好像這就是你每天的生活。
Thumbnail
2020-03-22
1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擁抱缺角心靈,走一遍找回自由跟愛的歷程,過上圓滿的日子。就像《小王子》的旅途,對自己擁有的玫瑰有了遲疑,想透過出走找解答,繞境好多星球看見不同人生的生命哲學時,發現每個人都如此不同,也更認識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最後才發現,也許世界上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最正確、最好的那一個選擇,但我們能自由的注入時間與愛,讓自己所選的那一個如此不同。」
Thumbnail
2020-03-14
9
【我的極短篇】 人生如戲的最大謊言,就是戲如人生的這種比喻吧!?或許是經歷過這時候剛好的衝擊與相遇, 看見真實世界的悲歡離合,在所有唐突的事件裡不斷得到與失去,卻也沒有在這樣的往返間完整對失去和得到進行適當的心理儀式,接受它來了;接受它離開。 我們從來沒有完整的面對過破碎的自己,然後又被推著往前,接受了下一個事件。
Thumbnail
2020-03-08
1
【我的極短篇】你是不是也經歷過一回,當心裡焦慮的無處可藏時 ? (上)當我也焦慮的無處可躲時,世界會突然變得天昏又地暗。 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真真正正安排好的, 你要遇見誰,誰要來見你。 在什麼樣的心境,會搭上怎樣的事情或意外插曲。 有時候會一頭熱的栽進某一種熱情裡,栽得快燃燒的也快, 它雖然不只三分鐘,但抽離後的餘溫,還像慢性病深藏在骨子裡。 是真的,藏進骨
Thumbnail
2020-02-29
3
【我的極短篇】從找回無添加的純粹感,啟程。 重回週間日常裡規律自在的呼吸感,就像偶爾也需要看看大海跟山林這樣自然。 我想紀錄喜歡的文章、喜歡的書、喜歡的電影與喜歡的日裏電視劇, 或許摻或著其他更多生活裡的微小細節跟感受,無論如何都能漸漸踏出自己的步調,有自己的模樣與腳印。
Thumbnail
2020-02-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