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壞你的歷史教科書:灌輸偏見的仇恨製造機

2017/10/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看過「史觀」的問題後,可以再看看,歷史課本某個方面的本質。
歷史課本並不是為了讓學生知道真相而設的,大部分時候他都會掩飾甚至扭曲一些真相。歷史課本裡寫的東西,是為了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世界觀和愛恨的。即使大家都不願承認,對於沒有辦法理性地去理解的人來說,歷史課本就是仇恨製造機。
我自己教過天主教學校,就連我教一些不怎樣聰明和讀書的學生,讀到耶穌受迫害的一段,也會說要殺光羅馬人。他們對歷史興趣不大,也對上課興趣不大,對考試也興趣不大,偏就是歷史課本滲透的那種感情他們還是會被教下去。他們不會在歷史科考出甚麼好分數,他們就只會記著羅馬人是迫害耶穌的壞人。
15世紀的宗教畫作。Source: Commons
學生未必會完全讀懂,但如果不是很好學、而且能接觸大量其他源頭的學生,那他的世界觀並不會超過歷史課本所說的太多。
學生的確不會把它當成是「歷史」,而是更徹底地,把這當成「常識」,因為不怎樣讀懂的人更不會反思內容對錯,而是毫不分辨地聽了就當是對的。當身邊的人也沒有別的聲音時,這些東西就叫常識,是大家無條件地就接受的想法。
當歷史課本說蒙古人是蠻族,就所有人都會覺得他是蠻族,正是因為隨隨便便,只應付考試,而四週的人都曾在考試答過這「正確答案」,大家就選擇最輕率的結論。而看到蒙古人,第一個印象都會覺得他就是蠻族,即使現在的蒙古人跟成吉思汗時觀念相去甚遠。這種充滿偏見的「常識」,就是歷史課本製造出來的。
而歷史課本往往能產生整個社會憎恨的對象,舉一個例子,秦檜。你很少能從其他文娛渠道讀到這個人的事情,但是歷史課本則差不多必然地把他強調,而大家對秦檜的認識和印象,大多都是源自歷史課本。
秦檜是壞人不是「歷史」,是「常識」。你問華人,不知道秦檜的很少,你問其他文化的人,知道秦檜的也很少,這就是用歷史課本作為包裝去製造「常識」的方法。
杭州岳王廟的秦檜跪像。因為秦檜是壞人、遭人唾棄是「常識」,一旁需有告示「請勿吐痰」。Photo source: 維基小霸王@Commons CC by SA 4.0
對歷史有認識的人可以說,秦檜也只是宋高宗的代罪羔羊,或者說他是務實,諸如此類,但對於大眾來說,抱持這些說法的只是一些標奇立異的怪人。他們只需要知道,「秦檜是壞人」,結束。就像《辛普森家庭》也有諷刺過,有人為了當美國公民去熟讀美國歷史,講到南北戰爭原因,他一開始分析,面試官就說「停,講為了廢奴就好了」。
歷史課本的作用是用來製造偏見的。
蒙古是蠻族。
秦檜是壞人。
南北戰爭是廢奴正義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同盟國打敗邪惡軸心國。
中世紀就是黑暗時代。
倭寇是日本人。
維京人是野蠻的盜匪。
歐洲的騎士自古就穿著全身閃亮的盔甲。
非洲是落後黑暗大陸,專出黑奴。
14世紀的倭寇搶掠圖;實際上明代的所謂倭寇中,日本人只占少數。Source: Commons
大部分人就是這樣認定了所有事,不會想他們是否正確,也不管是否正確。但是他們認為這是常識,你質疑這些事情,你就是標奇立異。
另外對歷史有興趣的人,「應該」會了解到教科書「只是一種教材」,這種論調也是不合邏輯的,這跟說對軍事有興趣的人應該會理解到甚麼甚麼一樣。實際情況,你自己去軍武討論版看看就知道,一知半解,或者將偏見當成全部的人絕對不少。
有興趣跟懂,是完全兩回事。只有少數人真的會花很多時間去讓自己搞懂每一件事,大部分人都只是得過且過,隨隨便便,任由自己的印象和感覺去論斷事情。但不要以為這種輕率的論斷沒有影響,建基於感覺的決定,幾乎可說是多於理性的。
越不懂歷史,越會把自己已有的印象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和定論,越會以「歷史」去論斷事情。歷史課本不是為了讓學生深入歷史,相反,歷史課本,正正是用來操縱這些輕率武斷的懶人,他們的感情與觀念。正是因為他們不懂,他們對自己那種不完整的歷史的信仰,更加的無可救藥。
我想說得清楚一點,所謂歷史課本便是「宗教課本」,也是「仇恨課本」。

延伸閱讀:


編輯:宅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鄭立
鄭立
鄭立,網名Cheng Lap、九龍帝國、無想流流星拳,尊稱C大、鄭夫子,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在中學任教,代表作為遊戲《民國無雙》、《中山立志傳》及政治隨筆集《有沒有XX的八卦》等;參與製作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亦已推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