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無法自外於世界,你有跟世界交手的世界觀嗎?

2022/1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年來,隨著疫情、戰爭、天災人禍,彷彿外在大環境是個意外不斷的變動場,而在其中的人好像只能被動地反應或因應。無論是醫療物資的分配、戰爭造成油價與物價上漲、公安意外造成的死傷,讓當局開始認真反省大型集會的安全措施,甚至是近期高科技公司大批裁員的狀況,個人相較於系統,似乎無足輕重,即便有再多的個人在系統中運中,似乎都無法反轉系統運轉的態勢。
然而,如何回應這樣的動盪與變動,其實也反映了我們的觀察與思考模式、隨著思考之後而做出的選擇,以及最後願意承擔的責任。動盪的環境,讓我們的許多人生選擇,不再是簡單二分的是非題,更多的是必須納入時間與空間的,提供縱深與景深的思考與行動。
就像是去年因為三級警戒的關係,居家辦公人數大幅增加,導致筆電與工作設備供不應求,而到了今年,生產廠商卻又紛紛警示庫存過高,或是海的另一端的高科技廣告行銷公司,因為看到疫情之後的商業活動復甦與廣告需求不如預期,所以中止招聘,甚至開始大規模裁員。
身為在其中的個人,像是個被人擺佈的棋子,而這個棋盤的構成有可能是政經情勢、地緣政治、國際經濟、個體經濟或是政治制度、勞動條件等,如果我們只把自己生命中所碰到的暫時挫敗,立即歸因為某個即刻可見的因素,不但不實際,也似乎給不了自己什麼安慰。
猶記俄烏戰爭剛開打時,我跟某個在歐洲的同事討論一個尚未解決、拖了一些時間的專案技術問題,一開始其實只是想要反應某些問題的解決時間拖得有點久,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人可以聯絡,可以加快結案速度?後來才聽同事說,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所以有些位於該些國家境內的開發團隊,被迫要舉家遷移到比較安全的地方,所以某些跟開發有關的事項,可能因此會有些延遲。
當下聽到這個回應的我,其實有些羞赧,一方面對於自己沒有即刻意識到在某些國家的實體場域工作的同事,他們的真實生活面臨到了什麼生死交關,甚至是人生大幅軸轉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自慚於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似乎只從某個偏狹的亞洲甚至是台灣視角,而忽略了在我視野的另一面,有一大片我看不到甚至沒進入眼簾的世界,而那個世界裡也存在著跟我一樣活生生,每天也有工作、生活甚至是生死交關事情要煩惱的人。
當媒體不斷地鼓吹國際觀、跨國移動力甚至是跨文化協作能力時,我們除了讓自己原本偏狹的視野,可以隨著知識的積累持續擴展外,或許也更該培養看待任何事物的彈性視角與反應能力,不時地思考自己和他人在系統裡所處的位子,讓自己成為世界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反應者。
同時,也別忘了,每個我們從媒體上接收到幾分鐘的國際新聞事件,都是每個在其中的人漫長且紮實經歷的真實人生,他們都只是跟我們一樣,會笑、會哭也會痛的人。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