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就是要來修行的 --- 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

2023/11/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也許無法完全成為自己的主人;但至少盡可能提高這方面的比例囉。

書本的一開始就是一些很老生常談的內容,像是「此生有限,而想要的太多」 「人物有限,而人間複雜」但可能更多人的想法跟體會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老實說年輕的時候也常常是這樣覺得,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漸漸覺得沒有什麼身不由己,就算是跟家人之間有著血緣關係,也沒有甚麼一定放不下的,因為那都是自己不願意做割捨、不願意去面對跟承擔別人眼中那個不好的自己。如果說人生就是由命運兩個字構成,命是註定,那也就是說怎麼努力跟調整,終究要面對的就是逃不掉;而運是後天的,也就是全看自己要怎麼安排跟選擇,既然如此這就是看個人的智慧了。

開頭的內容就很哲學、很玄,在闡述那些人們為什麼會困住的情況?因為你/妳不管是先天註定、甚至是帶著前世的心願等等,到了人世間終究還是會被一些事情困住,就連你/妳已經自以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人,其實也還是困在裡頭,而這個念頭其實最近也有在腦海中思索過,就是如果要花那麼多時間去閱讀古人的智慧、別人的經驗,那麼何時才能開始有著屬於自己的日子呢?這個念頭產生關於閱讀的另一個層次的考量。

第二章開始在談,那麼要如何才可以逍遙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妳放下了執著,因為有了執著,當然就無法逍遙。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大家一定會覺得再怎樣還是要有工作,要賺點錢在身上,不然怎麼買東西吃?或是有個地方住,這聽起來很正常也合理吧?但即便是這樣看起來很理所當然、是生命維持下去必須的事,透過書中內容的說法,覺得連這樣的事情,其實都算是一種執著,因為你/妳會擔心自己沒飯吃,所以再怎樣還是會去找份工作餬口,但也因為這樣你/妳就無法好好地想去哪就去哪?除非你/妳身上的財富是夠用的;但是如果不是出生在有錢人家,一般人要賺到可以財富自由時都幾歲了呢?所以說人來到人世間要談修行,其實修的就是自己,那些志願度化別人的,其實都太看重自己了,作者寫到就莊子而言「人生是乘物而來,遊心而生。

在第三章開頭提到了「形化」其實講的也就是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模樣,而不同模樣的產生,不論是自己看自己、還是別人看自己,都肯定會出現不同的想法跟做法,而這會延伸出什麼呢?就是「是非」的議題,從這裡開始作者便拿臺灣選舉以及兩岸關係做案例分享,在一場必須分出勝負的賽事裡,年輕時候的夥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再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一家歡樂其他家愁的時候,事情就變複雜了。回到執著這件事,也就是如果你/妳放不下過往的年輕模樣、放不下從前的強健體魄,那麼必然發生的形化就會給自己帶來新的困擾,這樣的困擾不只是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跟別人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價值觀的部分,當你/妳帶著執著是非的價值觀時,其實這時候是無法同理別人的,也無法好好做到溝通、甚至會有產生階級跟不對等身份的作為等等。

從第五章開始,書裡面便從大道開始講起,但它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大道會不見了呢?因為人們都把心思拿去執行小道了嘛,聽起來很合理;可是有大道不做,為什麼要做小道呢?因為小道比較容易達到啊,而其實小道也就是一些人們之間會有的互動,特別是是非對錯的部分,說起來這是決定大家社會地位跟優秀與否的重要指標,所以當然是要先搞定小道啊,只是如果一直把心思放在小道上,並不會因此就修成大道,反而會離大道越來越遠,因為在本質上它們並不是真的就是大、小之分,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項目。作者提到了「道是一種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意思就是說只要你/妳願意,人人都可以透過努力去達到這樣的東西,甚至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有著這樣的東西,只是你/妳是否要選擇使用它而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第六章的大標題是「大鵬怒飛的主體境界」開頭對逍遙兩個字做了個解釋,放在一起的話就是「生命自在」的意思;但如果拆開來看的話,逍是消解,也就是你/妳要把生命的有限性給消掉,什麼叫生命的有限性?就是你/妳一定會死啊,因此如果希望逍遙的話,面對生死的態度也就是有限性的部分,將決定你/妳「遙」境界。內心想法決定你/妳的逍遙程度,那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去除「用」這個用是指別人看待自己的價值,書上說人來到世上一定會遇到一個情況是,你/妳有沒有用?如果活在別人認定的用、而不是自己認定的,那麼你/妳肯定是很難逍遙的。還有另一個可以達到逍遙的,就是必須順勢、指的是跟大自然一起、與它同行,也就是說不會因為天氣熱就想要找方式對抗它、不會因為下雨就感到厭煩,因為像這樣的情況是無法駕馭的,無法駕馭又希望逍遙的話,那就是好好地跟它同行即可。

第七章的標題是「無用之用的生命大用」很多事就是跟你/妳以為的,往往是大不同;但那是因為站在不同邊看事情而已,這也是為什麼要閱讀別人的書籍跟觀點,畢竟一個人的生命經驗跟腦袋就是有限,而透過別人的思維可以有機會快速得到不同的觀點,在這個章節談論了很多孔子學說跟莊子學說的差異性,覺得就像拿佛教跟基督教跟回教做比較,其實各自有各自的制度,因此沒有什麼境界高低之分,而是在各自的世界觀有著各自的想法跟作為,因此分享莊子的內容,好或不好?適合不適合?這個看個人;但如果你/妳希望順便知道其他體系,那麼在這個篇幅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內容。另外就是作者提到術、就是在講通路,因此講法術、話術,其實也就是在講一個宣傳的管道,為什麼需要這個術?是因為沒有通路的話,你/妳的道再好、東西再精緻,那麼跟外界還是不會有連結到,因此術不見得是不好的,就當它是一個引道,像是高速公路的交流道那樣。

最後一個章節標題是「生死大關的懸解火傳」其實談的就是生死,這要先看你/妳是如何看待生死?有些人就算小動物死掉也會很悲傷、有些人則是至親死掉才有感也可能無感,在這方面的修行倒也不是讓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理性的人變成無血無淚,而是如果你/妳知道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那麼你/妳其實真的無須過度反應,書裡面用了兩句話,一句是「來只是偶然,去則是必然」你/妳是在不知道也沒選擇的來到這個世界;但要離開世界是絕對會發生的事,既然如此何不順勢就好?另一句是「安於來的時,面對去的順」因此就是消解對於「死亡」的執著,大家總說死掉就能解脫啦;但是有為此不在意死亡、不害怕死亡、隨時都能迎接好自己的生命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嗎?是的話應該已經挺逍遙的了。

人們若是有所謂的天下大患,那是因為大患從天下而來,可是人人都會有天下大患嗎?只有你/妳要去打天下的人,才會有天下大患,那麼為什麼要打天下呢?那都是為了榮耀自己,作者引用了庖丁解牛的故事,這個故事正是出自莊子的一篇寓言,談的是一位技巧高超的廚師;但其要表達的智慧是重點並不是如何解牛,而是在解自己,這個部分就也很像助人工作者常常會說的,好像是在協助別人,其實是在拯救跟治療自己。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換成任何一個技術的學習跟展現也是如此。

不生就沒有不死、形體是過客而心靈則是歸人」作為人類最幸運的地方,就是即便當時的人已經逝去;但只要文化產物保管得當,就算幾千年之後還是有機會去學習當時的內容,在書裡面作者說就像莊子應該也不會想到,幾千年後還是有人在繼續研讀他的內容著作,帶著這樣的思維活在世上,你/妳就會明白光是活著就是很有意義的事,因為你/妳不會知道是否自己何時何地就帶給了別人希望、一種滿足、甚至是一種學習。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7.0K會員
176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