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學問》學習無他法,唯有腳踏實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關於本書作者:Scalers

  1. 著作有《刻意學習》、《持續行動》,以及本次讀書會選書《學習的學問》
  2. 微信公眾號:持續力
  3. 噹噹2017、2018年度影響力作家。
  4. 2014年創立ScalersTalk成長會社群,擅長通過社群幫助個體通過持續行動與刻意學習實現認知升級。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具體包括:從開始學習須具備的心態,到學會一門領域之間,要穿越哪些階段,每個階段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建議的解決方式,最終如何學以致用、檢驗成果。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當作讀書會的第一本書呢?因為作者Scalers特別會組織讀書會,每年帶領眾多網友攻克不少領域的書籍,看了令人熱血沸騰(?),所以就找了身邊喜好閱讀的好友來試試看囉~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學習無他法,唯有腳踏實地

講學習的書很多,多數講解學習的技巧,例如,把學習內容順序排列組合,交叉學習,試圖最優化;分段再切塊,利用零碎時間,並調整間隔,改善記憶效率等等。但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概念的陷阱。」許多人執著於追求"最好的學習方法",想要找到最好的教學書籍、網站或課程,卻沒有實際開始學習。無論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願意且持續的投入時間與精力,若花大量的時間"計畫",找了很多"事半功倍"的方法,但卻虎頭蛇尾,沒有投入執行,最終也不過紙上談兵。況且「好方法,是生長出來的」,我相信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讀書方式,沒有實際嘗試,怎麼知道自己是不適合呢?總而言之,時間先排出來,學習材料先拿出來,先動起來,邊學習,再學習如何學習,持續監控學習狀況、持續調整學習方法、持續精進。


建立概念網路

還記得教科書中常常會有名詞解釋嗎?學習新領域時,最重要的是先搞懂這個領域中的"概念",甚至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同一個名詞的定義不同,在學習時需對"概念"打好地基,逐一梳理比對,不要看過去有理解就好。在學習與工作上,要對自己誠實、守本分,不懂的地方不要跳過、不要心存僥倖心態,遇到問題直面解決,如果跳過了,地基打不牢,未來總會在某個地方成為自己的阻礙。關於概念,Scalers建議學習者可以建立自己的概念資料庫,每個概念唯一不重複,並記錄:

  1. 基本定義:摘錄自哪本書、哪個領域
  2. 寫出自己的理解:練習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閱讀只是輸入,輸出(寫出來)可以加強理解,或者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很熟的地方
  3. 寫出應用案例:生活、工作中,如何應用這個概念?
  4. 與其他概念的連結。

讀到這邊,我馬上在我的Upnote建立一個概念的專屬筆記本,用來蒐集並反芻閱讀所得的"概念"。當開始學習一個新的專業領域時,也可以蒐集這個專業領域的概念,讓自己快速了解一個領域。另外,作者提醒不要掉進概念的陷阱,很多暢銷書、老師提出很多新名詞,但其實是舊瓶裝新酒,需要注意釐清。


消滅小透明心態

在本書後面部分,Scalers提醒我們不能沉迷在"學會"的自我感動中,而是要檢驗自己到底有沒有學會,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輸出,寫心得、說給家人朋友聽,甚至寫教學文等等,都是很好的檢驗方式。此外,我們要消滅"小透明"的心態,學習了就要進步,就要承擔責任、影響他人,例如,讀完一篇文章、一本書,可以覆盤評論,或者留言、寫信回饋給作者,都是一種影響他人的方法,不要放棄自己影響他人的權利。「管住自己是終身的問題,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誰可以一勞永逸,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行動、持續學習、管住自己。」

raw-image



內容總結
學習的學問
4
/5
6會員
20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