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學筆記02:生而為人,還能怎麼更認識自己呢

2024/04/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們會怎麼描述自己呢?」

老師在課堂開始拋出了這個問題,在當下,我想自己是個害羞、自卑而開朗的人。

類型論裡,武斷地將人分類,無論是古希臘的四種類別,抑或是Sheldon提出的內胚、外胚、中胚;到了特質論的時代,將焦點放在程度上的差異,談的是特定情況下的穩定。
以前提到「穩定」,總會認為應當是每時每刻都維持的狀態才能稱之,直到上課時才發現原來在相同情況下的穩定,能夠更進一步幫助我們觀察人們,而不只限縮於每一個人只能有一種狀態的展現。即便特質論談穩定,但並不意味著人一生都不會改變,正如前面所提及到的,當情境改變,個體自然而然會採取不同的生存策略。

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包含內外向性、神經質(情緒強度及穩定度)以及精神病性(攻擊性),藉由因素分析和層級的方式推論出最後的結論。每個人對於刺激的敏感度都不相同,這跟內體RAS的調節有關係,內向者更容易被激發因此很敏感,經歷痛楚的感受也會相較外向者更強烈。
Jeffery Gray提出強化敏感度理論,分為BAS,BIS,二者對增強、處罰的反應不一樣。舉例而言,BIS更為強烈的人,因此對處罰和拒絕更為敏感,在生活中可能容易過度解讀他人的拒絕。我覺得自己是偏向這類的人。做任何事的時候,都很擔憂我會不會被討厭、別人是不是覺得我問這個問題很笨、我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
老師說與其在腦中胡思亂想,不如勇敢向前一步,直接問清楚。可後來怎麼想都還是不知道如何鼓足勇氣,實在太難了,在腦海內亂想或許痛苦但卻是處在安穩的舒適圈中。

Gorden Allport以通則、特則研究作為策略,提出核心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課程之初在描述自己時其實很難定錨,而若採用Allport的方法,我會說自己的核心特質是開朗的,中心特質是自卑的、害羞的、活潑的,次要特質則是勇敢的、果斷的。其實在描述完以後發現特質間可能有些矛盾,但又想這全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有時的我會如此、有時則截然不同……。依著情境的轉變,人們所展現的模樣,亦非單一特質所能概括。

Henry Murray提到當我們有所需求時,便會發展出對應的特質;而壓力能夠促使個體在環境中為了尋求滿足而表現出因應的行為。Raymond Cattell以因素分析作為資料導向,將特質分為表面特質和潛源特質,並將之進行命名。

Costa和McCrae提出The big five,分別為親和性、勤勉正直性、外向性、神經質、經驗開放性,得分高低者皆有其對應的典型特徵。特質論的用途非常多,其中一項便是應用在工作徵才上,尤以正直性和可親性是雇主非常重視的兩樣特質;特質論也會應用在測驗上,特別是學術領域的應用,但因為屬於自我陳述,所以需要避免偽答、不全神貫注填答等等問題,而特質論最令人詬病的事情是因為主要是蒐集資料,再進行推論,但是總有不知道的,因此實驗可能失準,而且特質論學者只進行推論,卻缺乏解釋為什麼。

在這兩個章節中最引起我共鳴的是「社會焦慮」的部分,老師上課放的可愛小影片裡角色的擔憂完全是我的日常,在點餐前在心裡覆誦很多次,深深害怕點餐的環節;因為大大小小和人互動的挫敗,而輕易覺得:「我到底為什麼要出門?」、「我剛剛到底為什麼要回應?」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但真的活得非常退縮,好像這樣就不會受傷了。但要是不能找出自己是因為什麼而過度憂慮,似乎怎麼樣都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永遠只能逃避、然後一次又一次的覺得受傷。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