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含有「法蘭克福學派」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意識形態戰爭 (5)讓我們重複一個不斷出現的線索。朴素社會主義思想自古以來皆有,作為一種政治經濟理論則在馬克思手上才逐漸成形﹔而作為一種政治方案,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建基於一個階級衝突理論。馬克思認為工業社會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英國) 的基本特徵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權力的不平衡。
Thumbnail
2022-01-22
2
【試讀心得】《愛的藝術》本書的第一章叫做「愛是一門藝術嗎?」從書名就看得出來,作者佛洛姆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佛洛姆繼續闡述愛為藝術的意義,就像其他任何形式的藝術一樣,想要精通就必須了解其理論,再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與實踐。這意味著,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華,人必須經由培養,才得以具備愛人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9-27
7
徬徨失措的現代寓言:電影《燃燒烈愛》《燃燒烈愛》就像是一則世代寓言,透過鍾秀(劉亞仁 飾)、海美(全鍾瑞 飾)和Ben(史蒂芬元 飾)三人之間幽微曖昧的關係和故事,呈現出韓國現代社會的貧富差距、階級問題及青年人所面臨到的各種窘迫處境,替這個徬徨失措的年輕世代發出,為了生存而掙扎、為了生命而反抗的低吼和怒鳴。
Thumbnail
哈巴馬斯哲學淺談哈巴馬斯1929年在德國出生。年青時,他曾對海德格的存在主義感興趣,卻對海氏稱讚國家社會主義是「內在真理和偉大」不以為然。他覺得德國知識分子既不了解也不批評國家社會主義是有問題,因而在英美思想的實用主義及民主傳統中尋找理論資源。 1962 年,《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出版,書中重視包容性、批判性的討論
Thumbnail
不變益:對現代性的反思由日本京都大學的川上浩思教授提出的「不便益」,是指不便所帶來的好處。 這背後挑戰的是當代追求效率的單一社會,我們可以從尼采、佛洛伊德以及馬庫色等人的思想去看看,不變益正在提醒我們,當代社會缺失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0-01-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