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s Yen

Angus Yen

44 位追蹤者
貓奴、看起來像教機械科的英文講師
44會員
187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由新到舊
想不到的事情好久沒有寫點東西,發生一連串從來沒想過的事情,又或者是過去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遭遇,如今都發生在我身上。
Thumbnail
2024-06-08
9
我是你,而你也是我:董啟章《安卓珍尼》出道三十周年紀念版,時間始於董啟章已〈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與〈少年神農〉分別得到聯合文學中篇小說首獎、以及短篇小說推薦獎。有趣的是,當年的評審直到會議結束前才知道:這兩篇作品來自香港,而且出自同一人之手。
Thumbnail
2024-03-05
5
你我都是世間的一顆苦瓜:歐娜的《從苦瓜熬成哈密瓜》 一開始知道歐娜是因為她跟劭中的podcast節目《愚樂百昏百》,印象中好像是第二還第三集開始聽,慢慢收聽之後是覺得有點回到當年《娛樂百分百》的感覺,於是很常在開車去學校或睡前固定聽一個小時。
Thumbnail
2024-01-22
7
「石頭其實是柔軟的」:劉枝蓮的《潮間:我的石頭屋》說起石頭屋,去過馬祖的人應該都會想到芹壁村,依著山堆疊的石頭,搭配蔚藍的海天一色,被譽為像愛琴海一樣美。劉枝蓮的《潮間》深入繁瑣的日常,去除美麗的幻想。
Thumbnail
2023-12-15
6
另類的感官美學:《人面疽:谷崎潤一郎短篇小說選》總共六個短篇故事,分屬不同的感官饗宴,包括追尋純粹母愛的〈戀母記〉、恍若宮廷百味佳餚的〈美食俱樂部〉、與寄生與吞噬肉身的〈人面疽〉。
Thumbnail
2023-12-09
8
日照甲仙埔──愛鄉成癡的文化工作者游永福2019年12月5日冬季的甲仙,比平地高雄冷冽一些,蜿蜒的山路讓人有種時空暫停的感覺,也很難想像,普門書局的老闆游永福如何在甲仙堅守數十年的歲月,引領民眾認識腳底下這塊土地。
Thumbnail
2023-11-01
7
臺柱與太子:張國立的《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試讀心得張國立再度推出結合宗教、科學與傳統的小說《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總共分為四部分:〈新高口駅的失蹤案〉、〈五營將軍的奮戰〉、〈消失的太歲殷元帥〉、〈陳永華的封印〉。藉由11歲的小男孩林旻求失蹤三天,原本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卻遭遇列車故障而移動到阿里山鐵道,再串聯過去三件相似情況的男孩失蹤案。
Thumbnail
2023-10-28
5
給香港的註釋:劉以鬯《寺內:中短篇小說精選》劉以鬯曾說:「我無意寫歷史小說,卻有意給香港歷史加一個註釋。」在《寺內》這部中短篇小說精選當中,作者旁徵博引地將經典疊加在香港這塊土地上。例如〈寺內〉參照王實甫的《西廂記》、〈除夕〉書寫曹雪芹的寫作心境、〈蜘蛛精〉將唐僧的情慾表面化。
Thumbnail
2023-10-25
6
無法完結的故事:牧羊女的《島嶼,沒有遠方》不知為何,讀這本書的時候想起林宥嘉唱的《殘酷月光》:「可沒有夢想,何必遠方」,遠方乘載著人們的嚮往、美好的幻想、甚至功成名就的地方。牧羊女說當年的金門沒有遠方,也許是生活猶如被困在153平方公里的島嶼、也許是風雨雲霧鎖著金門而不見遠方。無論如何,看似貧瘠的土地依舊滋養著人民,開出美麗的花。
Thumbnail
2023-10-08
11
從內褲到鬼故事:腦洞大開的《神展開》一直以為裸比是專職的內褲廠商,沒想到居然還是PTT Marvel版的名人,甚至出了一本腦洞大開的故事集。書裡荒謬的程度讓我不禁在想:「這個人平常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Thumbnail
2023-10-06
12
是消失,還是遺忘:喬塞‧阿瓜盧薩的《遺忘之書》作者援引露朵薇卡的日記,改編成《遺忘之書》(英文譯為A General Theory of Oblivion)。從葡萄牙到安哥拉生活的露朵,因為當地爆發革命,露朵被遺忘(或自己囚禁)在艷羨公寓(Prédio dos Invejados)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2023-10-01
5
正視法律的缺失:試讀唐福睿的《童話世界》2021年唐福睿推出《八尺門的辯護人》,2023年改編成影集,掀起民眾討論移工與原住民等相關議題,其中一場場的法庭攻防,讓觀眾深入司法體制的核心與實務,不再是表面的支持或廢除死刑。
Thumbnail
2023-09-24
10
年輕躁動的痕跡:夏烈《白門再見》1990年出版《最後的一隻紅頭烏鴉》,2023年重新出版後,以其中一篇同名作品〈白門‧再見!〉為書名。本書分為兩輯,前半部是五個跨時代的短篇故事,後半部則是夏烈大學時期作品。作者夏烈是林海音的兒子,〈白門‧再見!〉刊載於《中央日報》副刊時,他年僅22歲。
Thumbnail
2023-07-28
6
疾病纏繞的身體:讀林黛嫚的《彼身》這是一本關於家族與疾病的紀錄,其實每個家庭都可以有這樣的記載,當身體被病菌寄生時,文字圖像甚至語音便成為一種出口。在治療與治癒的過程,時而前進時而倒退,當然也會影響著心理,還得分身處理「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3-07-27
3
相隔五十年的鄉愁記憶:東年的《太平洋廣場號返鄉記》根據作家東年的說法,鄉愁的解釋是「鄉,在空間是出生地方、長期住過地方,在抽象空間是一種境況,在時間是往昔;愁,是悲傷或慘澹情緒造成的愁苦或憂慮心境。因此,鄉愁就是懷舊往事或懷念故鄉。」(頁35)
Thumbnail
2023-07-18
6
刀,削去他的勇氣:劉以鬯的《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劉以鬯在1970年發表於《明報晚報》的作品,出版時刪減五萬字,讓整篇故事顯得更為緊湊,雖充滿主角亞洪內心獨白,卻不覺得分心。如同喬伊斯的《尤里西斯》或吳爾芙的《達洛威夫人》,故事總圍繞著最平凡的生活細節,如何順利完成一件事情,似乎可以是現代人的成就。
Thumbnail
2023-07-16
7
酒後失言的文學信徒:讀劉以鬯的《酒徒》《酒徒》被視為華文世界第一部長篇意識流小說,講述一位懷才不遇的小說家應該堅持理想或隨波逐流的故事,一方面回顧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發展,一方面感嘆當今物慾橫流的資本世界,早已沒有純文學的立足之地。
Thumbnail
2023-06-13
6
星與月的距離:讀李琴峰的《星月夜》李琴峰一向擅長「打造語言豐饒之美」,在異鄉迸發的愛情,數著生活與感情的美好與無奈,彷彿對著讀者傾訴,於是相信這一切都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
Thumbnail
2023-05-30
6
「汝欲和平,必先備戰」:克萊拉‧居彭墨諾的《叛變》作者克萊拉細數1152年至1204年的英格蘭歷史,在真實與虛構之間轉換,從艾莉諾與法國路易七世離異、嫁給亨利‧金雀花開始,一直到腓力二世攻佔阿基坦為止。這殘酷的戰爭之中,我們閱讀到王室的忠誠與矛盾、也感受到文學的細膩與優雅。
Thumbnail
2023-05-30
2
藏不住的真實:讀楊宗翰的《隱於詩》「既然關不住什麼, / 就先關起自己吧!」〈錯誤〉。 楊宗翰在〈後記:大隱隱於詩〉裡談起創作理念,與小說或散文不同,寫詩成為一種逃脫術,避免將自己暴露於讀者前。如詩集所述關起自己。然而,寫詩也是在「面對真實,書寫現實,曲筆誠實。」(頁206)那麼,《隱於詩》究竟揭露什麼樣的現實呢?
Thumbnail
2023-05-06
5
在煙硝時事裡綻放出《白晝之花》2023年的春天,城市裡的洋紅風鈴木已經綻放,轉黃的樹葉卻隨風散落地面。楊瀅靜的《白晝之花》記錄生命當中美好又帶點傷痛的日常。詩集分為五輯:「為了一件美麗的事 / 虛線暗藏靈魂實線埋藏地雷 / 葡萄般的串連,人生頻頻結果 / 小小故事,哀豔欲絕 / 賴活在還不賴的人生裡。」
Thumbnail
2023-03-29
5
日常有時並不尋常:試讀《黑霧微光》有一陣子我很喜歡看作家們書寫日常或過往,街道立起的每扇門,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又有共同的記憶將人們串在一起。《黑霧微光》便是這種類型的作品,其中一篇〈印記〉描述隔代教養的生活,以小孩的視角觀看大人的世界,無論是外婆的感情三人行、處處皆明牌的六合彩、以及因為散盡家產導致的悲劇
Thumbnail
2023-03-26
6
劉克襄講座側記:「只在小站下車—我的新式鐵道旅行」這是人人講堂最後一場,也是最多人的一場,光是報名人數就有100人,實際到現場大概有80位,差點以為坐不下XD
Thumbnail
2023-03-18
6
面對著火繼續活著:讀楊書軒的《火光》《火光》共分成四輯:「生生」、「火光」、「偷馬」、「老哥」,從四面八方散發光芒。循著詩的光源,時常看見黑暗的模樣,無論是慾望堆滿的〈藍莓夜〉、響起樂音的〈生生〉、抑或在〈凜冬將至〉互相取暖直到點燃彼此為止。也許我們必須在最暗的地方,才能看見希望;又或者如同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Thumbnail
2023-03-11
5
二十道工法鋪成一條《羽道》伊絲塔的《羽道》像是淬鍊心靈的淬鍊之路,尋訪大自然撿拾鳥羽,同時也習得鳥語。然而鳥類會破壞自己的羽毛,避免暴露行蹤。修復一根落羽,可以是蒐集「天空的想像」(頁50);失敗時,「收藏的,是遺憾」(頁51)
Thumbnail
2023-03-11
2
結束亦是開始:試讀張草《大冰原記:末世三部曲③》從圍牆、廢墟到冰原,張草的末世三部曲鋪陳母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也埋下另一個起點。
Thumbnail
2023-03-08
5
妝點生活的詩句:羅青《吃西瓜的方法》這是羅青24歲時自費出版的詩集,記錄著他看世界的方式,包括四卷八輯,地點遍布臺灣各地,物品也從上天到下地。如今屆滿50年,以現在的觀點回頭看羅青的詩集,仍需讀者自行體會「吃西瓜的第〇種方式」。
Thumbnail
2023-02-26
9
完整的人生:吳雅蓉的《一個樸素的道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從小就聽過這句話,但過了很久之後,身邊遇到越來越多身障人士,才突然領悟:「如果不是自己毀傷的呢?」只是同樣又從書本讀到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慢慢地我也才瞭解到,生活在傳統華人文化之下,很容易被道德綁架。
Thumbnail
2023-02-26
2
楊双子講座側記:「昭和台灣・縱貫鐵道・美食之旅:歷史小說家的飲食故事」本次講座搭配本館特展「快慢之間:臺灣鐵道旅行特展」,楊双子老師以百年幾乎不變的縱貫鐵道為經、從昭和臺灣到現代為緯,觀察臺灣人餐桌食物的演變,與背後蘊含的意義。
Thumbnail
2023-02-24
4
期待廢墟後的重建:試讀張草《大廢墟記:末世三部曲②》這是地球聯邦滅亡後的時代,瑪利亞也不在了,時間變得沒有意義。張草的末世三部曲之二《大廢墟記》分裂成三條支線:潘曲必須完成濕婆大神的任務,找到瑪利亞並帶回核心;火母白眼魚必須保護所有被帶到百越國的天縫族人;鐵臂完成蓬萊三聖的使命,再度回到天縫,發現物是人非。
Thumbnail
2023-02-07
5
培養心靈彈性舒適的力量:試讀伊蓮‧福克斯的《心適力》現在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整日低頭回覆訊息或處理公事,甚至需要隨身攜帶平板或筆記型電腦才能應付日常;也有許多研究或新聞顯示低頭族的頸椎危機、幼童視力衰退、甚至謠言的可怕等。然而,永遠回不完的訊息、以及緊湊的行程都容易讓我們的心靈感到脆弱。
Thumbnail
2023-01-27
16
流轉且平淡的生活:我讀《沈從文自傳》第一次接觸到沈從文的《邊城》是大學時期的國文課,剛滿18歲的學生們(包括我)並不太懂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相較於教授書單裡的其他小說,例如錢鍾書的《圍城》、白先勇的《台北人》、老舍《駱駝祥子》等,《邊城》似乎平淡許多,離我們的生活好遠好遠。
Thumbnail
2023-01-26
5
臺史博2022年12月份講座側記現任《科學月刊》副總編輯的趙軒翎,在聖誕節前夕前來臺史博分享她從生科系不斷轉職,偶然踏進《科學月刊》,最後成為科學傳播小尖兵的過程。10年過去,她仍舊努力傳播科學資訊,讓科普融入生活中。
Thumbnail
2023-01-17
3
離散之後還回得去嗎?:讀《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小時候就聽過司馬中原的名字,對他的印象總停留在鬼故事階段,記憶中的他就已經是白髮蒼蒼的模樣。直到這本書的介紹,才瞭解他年輕時的激情壯志,以及年邁轉為抒情感悟的風格。
Thumbnail
2023-01-14
5
「人客來坐喔!談臺灣百年風月文化史」講座記錄摘要蔡蕙頻老師目前擔任臺灣圖書館編審兼臺灣學研究組長,對於臺灣常民文化,特別是日治時期,信手拈來就是精彩的故事。「我不講歷史,我講故事」是她在這場演講的開場白,而她也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揭開日治時期臺灣人民的人性與情慾。
Thumbnail
2023-01-08
0
「宮中食.器二三事——清宮宴及宮中飲食文化」講座記錄摘要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人人講堂】系列演講 宮中食.器二三事—— 清宮宴及宮中飲食文化
Thumbnail
2023-01-08
2
那段永生難忘的歲月,即使忘記名字:姜泰宇《記得我的名字》也許有個世代受到詩人Robert Frost影響深遠,尤其是《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這首詩。我們永遠不知道那條未走的道路,長什麼模樣;跟著前人的腳步前行,也未必能和前輩們有相同的際遇。
Thumbnail
2022-12-04
6
生活在熟悉的異域:《雨中跳舞的斑馬》簡玲《雨中跳舞的斑馬》介於詩與散文間的文體,以「水與火」為開頭,用文字凝鍊與洗鍊出優美的風景。
Thumbnail
2022-12-04
1
她是不可靠的受害者:史黛西‧威林漢的《暗夜爍光》閱讀《暗夜爍光》時,想起一部影集:《窗邊女孩與對街屋中的女子》,失親同時失婚的女主角總是捧著酒杯監視對街的房子,直到謀殺案出現,她成為唯一的目擊證人,真相在清醒與酒醉之間必須得到平衡。
Thumbnail
2022-12-03
3
門背後的世界:《一月的一萬道門》試讀心得內容簡介(擷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事物穿過門扉時,無論多麼渺小,無論在另一側停留多麼短暫, 你已然開始改變,一系列變化即將來臨。
Thumbnail
2022-09-17
7
心靈寫作工作坊(四)一、「追尋」的定義 1. 追尋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2. 追尋自己想住的地方,地點在南部 3. 追求自己想成為地人,可以寫作、可以站在講台上、可以對著文字發呆 4. 追尋理想的生活 二、選擇上述一個「追尋」,進行書寫 三、追尋過程產生的行動
Thumbnail
2022-09-08
7
心靈寫作工作坊(三)一、吵架的經驗,必須選擇大魔王等級。 今晚,我們彼此怒吼,是我們第一次吵架嗎?或許算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反抗你的權威,而你試著用更強烈的聲響回應我的不孝。於是我們多次來回,我氣得頭好痛,卻也擔心你手臂洗腎的傷口,只是話語比想法來得迅速。
Thumbnail
2022-09-04
8
每件小事都是值得紀念的大事:讀吳鈞堯《台灣小事》如果賴香吟的《島》紀錄八、九零年代的政治變遷,吳鈞堯的《台灣小事》便是平民生活的札記。吳鈞堯以金門為基底,三重是人生中繼站,一路擴張到澎湖、香港、澳門等地,用各種小事串起每個篇章,鋪陳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我們每天所遇到的人事物,在未來都會變成值得紀念的大事。
Thumbnail
2022-08-28
10
心靈寫作工作坊(二)一、想去的地方 1. 想要待在一個完全無聲的空間,據說會把人逼瘋。 2. 想去一個隨時都有床的國家,可以立刻躺平。 3. 想去一個只有貓的世界,好像《格列佛遊記》。會不會貓其實很聰明,人類反而最笨? 4. 想待在一塊很大的草地隨意翻滾。
Thumbnail
2022-08-27
4
在這裡,人人皆是一座島:讀賴香吟的《島》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Thumbnail
2022-08-23
8
心靈寫作工作坊(一)又報名了一次心靈寫作工作坊,前幾個月過得太混亂(也許過去兩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混亂的歲月),希望這次也能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2022-08-18
7
World Youth Meeting 2022 感想從去年九月到今年八月,總共帶學生參加三次國際交流活動,雖然感覺每次都壓deadline才完成,但討論的過程還是蠻開心的。
Thumbnail
2022-08-10
5
你我皆是世間瑪麗亞:鄒永珊的《萬福瑪麗亞》事實上,李克明試圖定居柏林才發現,當年學長勸他移民的說詞只是美麗的泡沫,克莉西狠狠地刺破他的幻想:「至於工作呢,身分呢,保險、稅務、退休金,一切都是煩得要死的瑣碎文件,把所有浪漫殺死」。(頁222)
Thumbnail
2022-08-08
5
「什麼是關鍵的重要時刻?」:真藤順丈的《寶島》沖繩史每年夏天,沖繩就必須迎接來自太平洋熱帶風暴的洗禮。殊不知在二戰期間,沖繩島民還得遭受美軍的砲彈風暴,平均每四位沖繩島民就有一位喪生其中,這在沖繩歷史是血淋淋的痕跡。
Thumbnail
2022-07-26
6
寫給未來即將成為大人的《床邊故事》從神話開始墜入人間,成人的童話圍繞在世俗的職業,包括除草工人、釣客、晚班收銀員、甚至是人妻。關於婚姻的詩,孫維民取為〈童話〉,但卻是冰冷的兩人生活,女人懷抱著純真,生活在卡夫卡的故事裡,也許女人正化身為一隻大甲蟲。
Thumbnail
2022-07-24
6
針尖上的知識家:董啟章的《刺蝟讀書》《刺蝟讀書》分成四個章節:「移動的思考」、「文學的發現」、「趣味的遺傳」、以及「自我的告白」,這些專欄文章混著東西方不同學門的思考邏輯,到結尾回到作家自身的剖析。董啟章閱讀並消化的每部作品,最終都成為刺蝟身體的尖刺,凝煉成武器。
Thumbnail
2022-07-04
6
誰把人生放錯位置?:楊明的《一個人在島上》現代人透過媒體、社群網站窺探且羨慕別人的生活,感嘆這些機會從不屬於我,手機螢幕發送各種羨慕的語氣,卻鮮少行動,於是繼續過著寂寞的日子。
Thumbnail
2022-07-04
2
以海洋為本體的文化:閱讀夏曼‧藍波安《沒有信箱的男人》台灣是座島嶼,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原本就與海洋互相依存。只是長期受到陸地中心主義影響,海洋成為阻絕島嶼連結的屏障,但對於大洋洲的島民來說,海洋反而是通往另一座島的路。
Thumbnail
2022-05-02
7
致七等生的《一紙相思》〈一紙相思〉則是七等生面對愛情的掙扎,他一邊自信一邊自卑等待對方回應,就像他第二封信所表明的:「我想問:你看到我的信會覺得負擔很重嗎?我是否太瑣碎?你明白我寫信的方法嗎?最後你懂得我對你的準備嗎?」(頁72-73)
Thumbnail
2022-04-24
7
自由寫作:緣分這學期帶了幾個班,從進門的時刻就能感覺差異。以前我會盡量讓所有班級都調整到相同的狀態,包括課程進度、內容、甚至連笑話都一模一樣。但學生們的反應不可能相同,又或者說,就算只隔一年,現在也不能用相同的方法。
Thumbnail
2022-03-22
6
相隔二十年,再讀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作者蕭麗紅在序言寫道:「小說寫好時,已經三十歲了。前後三年,白天上班,晚上和假日才得空。大概年輕才有那種體力,接近尾聲時,更是寫好已經天亮,又要準備上班。」
Thumbnail
2022-03-18
4
回顧生命的點滴:陳銘磻《我的少爺時代》《我的少爺時代》記錄陳銘磻從學生時期、退伍、初出社會、一直到七十歲的生活,一路走來交錯轉折,經歷戰後窮苦困乏、見證經濟起飛與藝文發達、近兩年肺炎疫情幾乎全世界停擺的年代。這23篇生命書寫代表他曾留下的軌跡,無論台灣或國外,以及工作與生活留下的痕跡。
Thumbnail
2022-03-18
0
我們都在故事裡:《發光白鳥的洞穴》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Thumbnail
2022-02-02
5
為生活留點空白:黃智溶《冬日磨墨》〈李榮春文學尋蹤〉便提到黃智溶在頭城老街尋訪李榮春故居,終於發現可能的老宅時,屋內殘破且搖搖欲墜的階梯阻礙他探索;然而,這也成為遺跡保留的原因:「讓頭城和平老街成為一個,充滿文學想像與傳說的故鄉。」
Thumbnail
2022-01-31
3
如果千禧年前有Me Too運動:我讀《惡魔的女兒》透過心理諮商,女主角亭亭有意識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糾葛的人際關係。她失眠、聽不見、性成癮、甚至整個人像是被捆綁的狀態,隔離在陽光以外的世界。手記則是提醒自己曾發生的過往。
Thumbnail
2022-01-28
5
心靈寫作工作坊(七)時間:2022.01.24 一、我擁有(五分鐘) 二、我擁有(5分鐘) 1. 我擁有一間住著七隻貓的房子,原本要說「我擁有七隻貓」,但他們好像又不屬於我,他們是獨立自主的生命。
Thumbnail
2022-01-28
5
心靈寫作工作坊(六)一、想像一個能夠回答你任何問題的人,列出你想問的問題 二、 任選一個問題:如果不用賺錢,你想做什麼? 三、 第二個問題:現代灰姑娘能等到王子嗎?
Thumbnail
2022-01-18
2
心靈寫作工作坊(五)時間:2022.01.10 一、花較長時間相處、自己買的傢俱或物品 二、別人買的或送的,自己能夠使用的傢俱或物品
Thumbnail
2022-01-11
5
心靈寫作工作坊(四)時間:2022.01.03 一、簡述一段關係或經歷結束的經驗 二、關係或經歷結束 三、細數上一段經歷結束後,有哪些新的開始? 四、新的開始
Thumbnail
2022-01-05
4
心靈寫作工作坊(三)時間:2022.01.02(補2021.12.27) 一、自己的門 搬家之前,我有時不敢半夜走進浴室,全黑的空間誰曉得開燈之後會看見什麼。即使過了全家人洗澡的時間,裡面永遠乾不了,直到隔天洗澡又更濕一點。
Thumbnail
2022-01-02
4
心靈寫作工作坊(二)時間:2021.12.20 一、「一個脆弱的時刻」 二、「給予撫慰的空間」
Thumbnail
2021-12-31
4
心靈寫作工作坊(一)從2021年12月13日開始,連續七個星期一都會在線上參與心靈寫作工作坊,算是讓自己稍微沉澱一下,不然每個禮拜超過25小時的授課,對情緒負擔太大(咦?
Thumbnail
2021-12-14
5
心靈寫作一日工作坊(下午)中午吃完飯後,躺在屋子裡午睡,也許是早上跳舞的關係,或是這裡太安靜了,很快就睡著,醒來的時候覺得還想繼續睡。 下午流程是:靜坐20分鐘→慢走10分鐘→寫作練習15分鐘,重複三次。不過加上分享的時間,第三次的時候時間不夠,所以直接進入寫作練習。
Thumbnail
2021-11-21
4
心靈寫作一日工作坊(上午)地點:屏東長治繁華阿嬤的家 形式:一日工作坊,上午寫作與自由舞蹈時間,下午分別有兩次靜坐、慢走,以及三次寫作練習
Thumbnail
2021-11-21
3
流動的水與性:騷夏的〈水族〉檢視堅硬的乳 越想殺掉內心的獸 就越會聞到自己誠實的腥
Thumbnail
2021-11-14
5
將最細碎的事情發揮到極致:郭強生《作家命》《作家命》的書名似乎暗示作家與命運的不可分割性,而英文稱之為The Destined Life更有種「早已注定」的意義。然而,郭強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作家之所以為作家,源自於無意間的累積、某個當下的選擇,才能譜出一個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2021-11-11
7
難道只能在夜裡穿梭?:郭強生《夜行之子》郭強生用13個短篇,串起從年輕到衰老的過程。當主角還是22歲的年輕人,他即將搬離美國;最後結束在91歲的E.M. Foster。故事包括王爾德入獄、歐蘭朵性別流動、震驚全球的現代911、以及屬於市井生活的日常。
Thumbnail
2021-11-10
2
如果家是一個無法平衡的沙漏:楊瀅靜的《沙漏之家》每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外人無法體會門後的情緒。楊瀅靜的《沙漏之家》匯集13個異想世界,篇幅不長,甚至可在一次沙漏流逝的時間讀完。裡面的房子出現傾斜的現象,人們跌跌撞撞地生活,好不容易穩住之後卻成為一幢鬼屋。
Thumbnail
2021-11-09
3
記憶的變化與定型:《12元的高雄》黃信恩《12元的高雄》紀錄他從高中到近年來高雄的變化,更多是沿著公車前進,投入12元就能繞行三民、新興、前鎮、小港等區裕,這本書是對舊高雄市區的回憶爬梳。十幾年來,不僅他的身分改變,高雄地表也產生極大變化。
Thumbnail
2021-10-25
4
睡前自由寫作(2)時間:2021年8月31日 主題:一次最疲憊的經驗
Thumbnail
2021-09-02
4
睡前自由寫作(1)時間:2021年7月2日 主題:一個你今晚想要夢見的人
Thumbnail
2021-09-02
1
平路《行道天涯》:女性視角的溫柔革命小說的開頭是孫中山的革命結尾。
Thumbnail
2021-09-02
1
回得去也回不去的《鬼地方》2004年,李昂《看得見的鬼》以鹿港為背景,五隻女鬼喧鬧出一座鬼城;15年後,陳思宏在彰化永靖老家,用文字蓋出一個平行時空的《鬼地方》。同樣繞著暴力與死亡、見證當地的興衰成敗,陳思宏像是延續李昂筆下大時代的市民生活,呈現更多層次的矛盾與衝突。
Thumbnail
2021-08-20
3
時空幻覺之術:邱常婷《哨譜》邱常婷《哨譜》的書寫手法讓我想起魯西迪的《午夜之子》,當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獨立的夜晚,那一千位降生之子成為特殊的一群人。主角撒利姆擁有心電感應,超越空間及語言的隔閡,聯繫個人生命與國族歷史。
Thumbnail
2021-08-19
2
小品文〈不動〉陽光直射房間的日子我就習慣早起。從床上坐起來,雙腳踏到地面,戴起眼鏡,一隻已經四腳朝天的蟑螂幾乎貼在我右腳邊。左邊蹭來一隻貓,對於已經不動的生物,貓沒有任何興趣。
Thumbnail
2021-08-12
1
從紙張透出聲音的瓊瑤愛情:《嶗山悲歌》閱讀這本金氏世界紀錄的愛情小說,感覺看了一場瓊瑤連續劇:兩位來自顯貴家庭的子女,因為幼時一面之緣,相識於校園,不自覺萌芽的愛情讓兩人勇闖異國;悲劇總發生在瞬間,分離與流浪讓彼此深陷苦難,但烏雲終究會過去。
Thumbnail
2021-07-25
2
《畫鳥的人》裡輝煌與衰落的「國」與「家」葡萄牙的榮光與黯淡 記得國、高中的歷史課本提到「大航海時代」(或「地理大發現」),總會以葡萄牙為首,這個從十五世紀末積極拓展海上戰力的國家,
Thumbnail
2021-07-03
2
日常絮語:《給川川的札記》《給川川的札記》是奚淞在1986年至1987年之間,刊登在《皇冠雜誌》的系列文章,1988年集結成冊。有別於一般的專欄,《給川川的札記》除了文字以外,還有插畫以及特定的「對象」——川川。
Thumbnail
2021-07-03
0
防疫自由書寫時間:2021.06.14 下午2:00-5:00 形式:因為防疫,因此在線上進行自由書寫。
Thumbnail
2021-06-14
1
愛我,否則我殺了你:亞斯莫的《愛我》以前流行著一句話:「打你是為了你好。」久遠的年代裡,父母親修理小孩似乎是常態,小學時候坐我隔壁的同學時常被媽媽打,甚至吊起來;學校老師說考試低於90分,少1分打1下,我們總會在藤條或木棍下求生存。回家也不能讓父母親發現,否則便會再挨一頓揍。
Thumbnail
2021-06-02
1
用貓的姿態走出地圖誌:林瑞麟的《我們被孤獨起底》林瑞麟的詩集《我們被孤獨起底》分成三個部分:「貓疑」、「涉入」、「跳離」。讀起來有種先是圍觀文字的感覺,翻頁如同貓步一樣輕柔,深怕驚動詩集營造的氛圍。
Thumbnail
2021-05-26
2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乾隆在《埋香恨》的恐怖情人表現《埋香恨》寫出孝賢皇后的「愛」與香妃的「恨」:前者是在紫禁城備受尊重的皇后、後者是被迫定居京城的準噶爾女子;也因為乾隆皇帝無法真正永遠她們,只能轉化成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Thumbnail
2021-05-11
8
留在歲月的幽微時光:《踢銅罐仔的人》書名讓我想起小時候走路上學的習慣,總是喜歡踢石頭、鋁箔包、鐵罐等物品,像是自己不斷往目標邁進;長大後回想,反而覺得像一匹追著紅蘿蔔的驢子,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紅蘿蔔就飛走了。
Thumbnail
2021-05-06
2
徒步寫作工作坊(八):屏東內埔地點:屏東內埔 形式:今天是工作坊最後一次上課,選擇回到原點,在室內分享,總結這兩個月的心情。當然還是有書寫練習。
Thumbnail
2021-05-01
2
徒步寫作工作坊(七):屏東高樹、泰武地點:屏東高樹泰和農場à禮納里部落à吾拉魯茲 形式:本周其實是兩天一夜的工作坊,但我沒辦法參加第一天的行程,所以我第二天直接到吾拉魯茲跟大家會合,這禮拜並沒有徒步行程。
Thumbnail
2021-04-29
0
徒步寫作工作坊(六):屏東霧臺地點:屏東霧臺 形式:這次選擇到八八風災受創嚴重的阿禮部落,沿途依舊豎立落石危險的警告。而且新規定是不能隨意進入阿禮部落,於是我們最後選擇另一條叉路。
Thumbnail
2021-04-17
3
【書評】百無聊賴的現代人生:我讀《守門員的焦慮》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Thumbnail
2021-04-16
1
徒步寫作工作坊(五):屏東泰武地點:屏東泰武 行程:這次是夜間上課,我們在晚餐之後才上山。沿途經過泰武主要部落之後,在某個岔路的餐廳旁邊集合。這次步行時間並不長,主要挑戰是「如何在漆黑無光的環境,席地寫作?」
Thumbnail
2021-04-16
0
徒步寫作工作坊(四):屏東林邊時間:2021.03.27 行程:因為這次的步行距離很長,避免接近中午的時候太熱,所以早上七點就從林邊車站出發,轉進羌園國小,沿著塭豐海堤。接著有兩條路線選擇,不過塭豐海堤有一段在整修,於是我選擇從塭子國小切到台十七線,經過佳冬車站後,往東海車站前進。抵達目的地大概是中午十一點半。
Thumbnail
2021-03-28
2
徒步寫作工作坊(三):屏東萬巒一、施展天賦的時刻 星期六的下課鐘響起,在拿著書包衝向校門之前,我握在手裡的車票,複習接下來的路線。
Thumbnail
2021-03-23
1
「徒步寫作工作坊」(二):屏東竹田時間:2021.03.13 形式:這次先到屏東西勢車站,在聚落與農田附近步行一個小時,沒有限定範圍。結束後再到指定地點寫作。 寫作: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將步行的心情記錄下來,大約10分鐘;第二、三次都是指定主題,時間分別為20、30分鐘。接著再自由分享。
Thumbnail
2021-03-14
2
「徒步寫作工作坊」(一):屏東內埔時間:2021.03.06 寫作形式:分成兩階段,每次20分鐘。 2021.03.06 徒步寫作工作坊_1
Thumbnail
2021-03-14
1
「徒步寫作工作坊」前言從三月初開始,連續八個周末的時間,我都會去參加「徒步寫作工作坊」。第一次聽見把「走路」跟「寫作」結合在一起的活動,覺得蠻新鮮的;加上周末想留點時間給自己,算是暫時抽離日常生活吧!
Thumbnail
2021-03-14
1
《生吞》裡面,原來真的有星光《生吞》被歸類在懸疑推理小說。10年之前的棄屍案早已偵破,沒想到10年後出現相同手法的悲劇,當年承辦案件的馮國金是否抓錯兇手?抽絲剝繭的過程是《生吞》的主線。
Thumbnail
2021-02-13
1
《血清素》的性語言與性無能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血清素是一種「和自尊、和在群體中感受自信有關的賀爾蒙。」
Thumbnail
2021-02-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