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培養新習慣,那就直接選擇最好的吧 --- 高成效習慣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高成效習慣,覺得適合想要養成好習慣的人都可以閱讀,因為先不管養成好習慣能幹嘛?但是有好習慣就已經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了,事實上有段時間作息是很亂的,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晚上十一點就開始想要做事,最晚弄到凌晨三點,結果隔天的行程跟做事效率就變得非常差了。

攤開作者的背景來看非常驚人,合作過的對象有歐普拉女士、葛萊美獎歌手、奧運選手、特種部隊等等,還是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華爾街日報第一名的暢銷作家,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會覺得內容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不過光是開頭內頁的三個問題,就已經是非常值得了,分別是「為什麼有些人或是團隊,就是能比別人成功的久跟快速?」「為什麼有些成功的人反而沒那麼開心,甚至是很痛苦的?」「甚麼樣的習慣跟訓練,可以讓人們精進?」養成好的習慣肯定大家都不陌生,一直聽到別人在說,但是怎麼養成?就是這本書要跟大家討論的。

卓越,是一種習慣」很喜歡這個詞,在學習運動心理的時候,老師也是用卓越這個詞,從前並沒有對這個詞特別有感,也不知道用這個詞跟其他正向或是稱讚的詞有什麼差別?但是隨著學習的過程,然後去實際演練之後,發現卓越是個很棒的詞,還是有比較但是跟自己比較、還是需要有進步但並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如果說優秀是指達到目標、卓越就是超越目標,可是應該很少人為了超越目標,因為光只是達到目標就已經讓人很疲憊了;但回到書裡面的內容,其實卓越並不是要談目標執行到了什麼境界,而是要養成一種叫卓越的態度。

書裡的例子有很多都已經是成功人士了,然而覺得很意外「為什麼有些成功人士並不快樂?」更驚訝的是為什麼這些成功人士還會需要有教練呢?還會需要有人提醒該作這個?該修正那個之類的?如果會有這樣的想法,那一定要找這本書來看。或許可能會覺得這些不滿很像是無病呻吟,畢竟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很好的職位跟收入、沒有看起來好像很彈性的工作時間,不過其實成功人士的生活要構成這樣的結果,先前經歷的過程,以及為了維持下去的過程,那都不見得是很輕鬆的。除非有設定停利點,而且還是員工的身分,不然若是個老闆時,設下停利點後要關掉公司去過退休生活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說停就停,越是大家的公司、跨國企業更是難以如此。

說到習慣也是有好有壞,好的習慣也有分層次的,書裡面說有沒有看過那種很堅持、很努力、有熱情也很專注的人,卻始終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這種人其實不少;但與其怪罪外在環境,要做的還是把原因算在自己頭上,那麼努力卻無法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那肯定是有些地方需要調整,有些看起來好的習慣是需要改變甚至捨棄,把時間精力去建立在高成效習慣上。想退休的人應該很多,那麼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還不趕快調整跟改變,是要等到何時呢?高成效的定義是始終如一跟長時間,因此為了一件事而學習一個技能、養成一個習慣;但這個學習是可以類推到其他領域的。

來聊聊作者針對高成效習慣的分類吧,主要分成六種,分別是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跟勇氣,所有的行為舉止都可以透過這六項指標去評估,看看習慣養成是到了什麼樣的程度。量化終究還是這個世界比較讓大家有感的形式,很難去找到有人去學習一種方式,然後無法透過量化去評估的,事實上不為了特定目標而學習是最好的;但可能太過理想了,不過一開始的例子就覺得非常有趣。尋求作者協助的客戶,開頭就說不要再給他分類分析了,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作比較好?這樣的概念真的很好,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一開始都會被要求填寫問卷、然後開始分類,說是了解天賦、優勢劣勢,就是剛剛講到的量化,不過人終究是不一樣的,就算都是在商場遇到了人際關係,壓力都是來自於長官,不一樣就是不一樣。猜想這個客戶應該有很多或是聽過太多類似的形式了,才會在一開始就提出這樣的訴求,而這樣的例子直接帶出了高成效習慣才是重點,因為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問題是有可能改變的,所以就算今天討論完準備回去做調整,也可能在明天就遇到新的改變,導致討論半天的做法,就算派上用場也意義不大。

追求清晰」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習慣,屬於個人的部分,覺得是三個習慣裡最需要練習的,它的例子在說一個大家看起來很成功的女士,不論是在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等等,都是讓別人很放心、什麼事都能做好;但是這樣的人卻找上了作者諮詢,為什麼呢?因為她覺得自己雖然做的很好但似乎不知道為了什麼而作?對於一般人來說大概會覺得現在做的不就是想做的嗎?但其實很多時候不見得是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是在做符合別人希望自己做的,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子?如果是的話那就要好好想想,到底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清晰談的是未來,是自己想要的未來,而養成這個習慣的好處是會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在努力?甚至覺得它可以當作是一個方向跟指標,也就是一旦認為自己混亂了、不確定方向在哪了,那就是該停下來去確認跟調整,這樣就不會讓自己在忙碌完後卻得到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大多數人犯下的一個大錯是,他們認為所謂平衡,就是均等分配時數。」一開始不是很懂這句話,可能因為不是這樣思考的人;但後來多看幾次就有點了解作者的表達意思了,認為作者想說就是很多人以為量一樣就是一樣,也就是說在工作跟休息都各付出40個小時,那就是一種平衡,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工作的狀態會改變、每次休息的狀態也會不同,一樣是工作八小時跟睡覺八小時,週一跟週四就是會有差別,更別提如果是以週為單位或是更大的單位來看待事情時,其實離平衡通常是越來越遠的。在這本書裡與其是要學習六種高成效習慣,不如說先透過這本書好好的去調整認知,這些認知跟習慣在生命、在這個世界的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但它們卻不見得是那麼好的。

發展影響力」這個是被作者分類在社會層面的第二類,個人覺得算是非常重要的。在書裡面提到幾個常聽到的說法,像是有施才有得、要為他人發聲、學習如何思考、去挑戰別人的貢獻等等,這些如果放在日常生活裡,很多時候會比較不願意去做,因為那通常會花費不少時間甚至引發衝突,然後還可能得不到好處、惹上一身腥之類的。因此在這個章節特別想分享的是最後一個練習,那就是「以身作則」真的要做到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意味著必須真的有做到才能去分享、在做事情前都要思考跟判斷清楚。

勇氣」做人要有勇氣相信是不需要別人教、別人提醒的,不過在現在的世界裡,有勇氣變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有勇氣的人往往會被大家認同但也很容易成為出頭鳥被打壓,在這個章節的開頭寫到「應付困難有兩種方式,改變困難,或是改變自己去面對困難」通常要做到前者是不太可能的,要做到後者所需要的就是勇氣,然而為什麼長大後勇氣反而變少了呢?不妨看看這段話「勇氣是對恐懼的抗拒,是對恐懼的掌控。不是沒有恐懼。」現在的社會充滿了一種便宜的心態。其實就是在呈現沒有勇氣的狀態,但這應該要怪罪誰呢?當世界流行速食文化、流行搭便車的方式、流行與其努力不如投好胎的論點,那麼為什麼要認真呢?為什麼要挑戰自我呢?成功有什麼意義嗎?反正日子過的下去就好啦,整個風氣就默默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行為舉止,要如何堅持自己的勇氣反而變成一種保衛戰。

書本後面其實還有一個大篇幅在談「堅持成功」這個就沒有那麼認同了;但是很認同一件事是一直保持在高漲的狀態沒有比較健康,世界上沒有那種百分百擁有越多就一定是越好的事物,也就是每個東西都有合適的量跟狀態,因為萬物是要調配的、是有比例的,所以會覺得活越久越好、錢越多越好、肌肉量越高越好,那肯定是沒有遇過這些真實狀況。慶幸的是很多事情不一定要經歷過,只要有好的判斷力就可以了。

老實說它是一本非常厚的書、也是一本售價有點貴的書;但是認為它的內容跟價值是非常高的。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肯定是合適的。作者在這本書的討論是六種習慣、且每種習慣還有三種練習方式,所以是非常豐富的內容。倘若真的想要追求成功的話,那麼規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不是呆呆向前衝就可以保證有好事發生。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可透過下方連結購買書喔:


7.5K會員
180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